孙玉容跟吞了苍蝇一样,无法回答,她悄悄朝一位姓贺的好姐妹使眼色。
贺姑娘心领神会,保持着坐姿,扬首朝云珠啧了啧:“玉容盛情相邀,李姑娘却要占了主家的位置,是不是太无礼了?”
云珠淡笑,将这个问题抛给孙玉容:“她说我无礼,你也这般觉得?”
孙玉容在心里狠狠点头,无礼狂妄,李云珠可不就是这样的人!
可她先摆出友善的姐妹姿态,这会儿再责怪李云珠无礼,岂不成了拆自己的台?
“怎么会呢,你这是真性情,与外人当然要客气,咱们谁跟谁。”
说着,孙玉容努力扯出一个大方的微笑,绕出亭子,亲手将云珠拉了过来。
云珠面上带笑,却在经过贺姑娘时驻足,微微蹙眉,遗憾地对孙玉容道:“罢了,我与这位姑娘话不投机,还是不打扰你们了。”
贺姑娘:“……”
云珠已经带着丫鬟径直去了十几步外的归鹤亭。
主仆俩离开后,贺姑娘第一个咬牙切齿:“这人也太嚣张了,我要是敢如此失礼,我娘早罚我抄《女诫》了!”
孙玉容哼道:“谁让人家命好呢,祖父是威震边关的大英雄,父亲是皇上身边的大红人。”
她家里也有爵位,可惜也只剩爵位了,当今的顶梁柱也就是她爹齐国公,身材肥硕,才干平平,领个闲差混日子而已。
这时,两队球员骑着骏马进场了。
一队穿红袍,一队穿青袍,每队十人。
云珠的大哥李耀、半个未婚夫曹绍都在红队。
李耀今年二十,身高八尺八,面容刚毅,虎背熊腰,像极了已经逝去的老国公。
这样的男儿放在战场上定能让主帅将军们喜爱器重,名门世家娇滴滴的闺秀们却很容易被他吓到,哪怕李耀贵为宁国公府的世子元庆帝钦点的御前侍卫,至今也没有收到过哪个闺秀的秋波暗送。
在李耀的衬托下,身高八尺却英武挺拔恰到好处的曹绍简直成了男仙下凡,既有温润的君子书生气,又有年轻武官的英姿飒爽,牢牢吸引了一批闺秀的芳心。
比赛尚未开始,曹绍同李耀打声招呼,突然催马,直奔北面的观赛台而去。
他一身红袍,玉冠束发,一手攥着缰绳,一手持着偃月形球杖,衣摆随着秋风飞扬。
随着他的靠近,芳龄待嫁的闺秀们几乎都屏住了呼吸,目不转睛地看着马背上的小国舅。
可惜小国舅早早锁定了心上人的位置,转眼便停在了归鹤亭下。
归鹤亭里,云珠坐了主位,两边各坐了三四个不甚熟悉的闺秀。
曹绍对旁人视若无睹。
因为宁国公府要为老国公爷守丧,家眷不外出也不待客,曹绍已经有两年半没见过云珠了。
日思夜想,不外如是。
此时此刻,他定定地望着亭中的云珠,早将提前预备的各种寒暄话语忘得干干净净。
喜欢来这边看球的闺秀多出自武官之家,规矩没文官家里那么重,所以曹绍光明正大地来见云珠,大家也不觉得有何不妥,要么悄悄欣赏小国舅的姿容气度,要么暗暗地笑他这模样过于痴了,与此同时,她们免不得地也都很羡慕云珠,很快就可以嫁给这么一个知根知底又俊美无双的好郎君。
云珠呢,多少也是有些想念曹绍的,毕竟他长得好看,也是个非常好的玩伴,从小对她有求必应。
女子十五岁及笄,十三四岁基本都已经开窍,会暗暗挑选心仪的男子作为夫君备选。
云珠也未能免俗,可以说,早在十三岁的时候,她差不多就认完了京城每一个与她门第相当的年轻子弟。
比较来比较去,曹绍方方面面都是众人当中的翘楚。
从小被家里娇纵着长大的公府嫡女,既然要嫁,当然要嫁最好的男儿。
曹绍喜欢她,两家的长辈也都彼此看好,云珠便也在心里把曹绍当未婚夫看了。
她离开席位,走到归鹤亭南边的雕花护栏前。
曹绍催马又往前走了一段,仰头望着她,俊美的面容在秋阳下一览无余。
云珠细细端详片刻,对曹绍润泽如玉的脸庞十分满意,她见过一些世家子弟,脸上会长痘的,她可不希望曹绍坏了这副好皮囊。
“马上要开赛了,你过来做什么?”云珠居高临下地问。
曹绍到底顾忌着别人,咽下“想她”的话,用兄长的语气调侃道:“许久不见,怕云珠妹妹忘了我是谁,特来混个脸熟。”
云珠笑了,嗔他一眼。
曹绍也不好耽误太久,打完招呼便回了队伍。
云珠也退回席位,远远望着场地中迅速交错的身影,只是,曹绍虽好,她更关心自己的亲哥哥,马球危险,容不得任何疏忽。
李耀心里憋着一股火。
家里刚除丧,恰逢西北战线吃紧,皇上便派父亲领兵出征,他也想去,父亲却说他有勇无谋,只适合留在皇上身边当侍卫。
李耀怀疑父亲是在报复祖父!
因为祖父生前总是瞧不起父亲,扬言父亲只会纸上谈兵,现在祖父没了,父亲就拿容貌酷似祖父的他撒气!
球场变成了战场,李耀手中的球杖也变成了长./枪,跨下的骏马更是猛虎一般,势不可挡。
只要见了球,也不管球在谁手,李耀便弯腰挥杖,抢走后直奔球门。
“砰”的一声,他又抢了一个球。
被抢球的同队曹绍:“……”
罢了,只要李耀不反对他接近云珠,准妻兄抢他的球算什么?
母亲已经跟他打过招呼了,只等宁国公从边关凯旋,母亲便会派人去李家为他提亲!
再看一眼归鹤亭的方向,曹绍胸怀喜气涤荡,笑着护卫到李耀右侧,阻拦青队抢球。
.
边关,经过十日的快马加鞭,宁国公李雍终于带兵赶到了甘州。
本朝建国已有两百余年,从初期的强盛渐渐衰落,到先帝朝,北线从东到西连丢九州,全被胡人占去。
这是积弱的国力决定的,几位叔伯辈的老将再骁勇,战功也只体现在成功抵御了胡人铁骑,让他们无法再南下一步。
幸好,国运保佑,先帝在位后期,大夏朝出了一位有志向且有能力兴国的首辅。
首辅厉行改革,国库一年比一年充盈,百姓们有了好日子,军队兵力也越来越强。
趁胡人几个部落起了内斗,二十年前元庆帝一登基,便开始了收复九州的大业。
时至今日,只剩朔、甘、肃三州。
越是紧要关头打得越艰难,李雍压抑不住心中的血性,主动请缨。
作为一个明明文武双全却一直被战神老子嫌弃贬低的热血中年国公,李雍盼这个能证明自己的机会已经盼了十几年!
老头子嫌他只会纸上谈兵?
这次他就要让老头子在九泉之下看看,他是多么的用兵如神!
九月中旬,李雍发兵攻打甘州城,败。
十月初,李雍带兵截击胡人粮草,未料只截了几十车沙子,大营反遭胡兵偷袭,损失惨重。
十月中旬,李雍亲率万余骑兵,轻敌冒进,被胡兵两头围堵在一处峡谷。
生死存亡之际,大国舅曹勋率领的援军从朔州赶到,经过两个时辰的英勇奋战,斩杀此地所有胡兵。
此时的李雍,左肩中箭右腰挨了一刀,因为是主将,先前胡兵没有杀他,而是将他五花大绑,准备活捉回去。
他无法动弹,只能看着曹勋的人马如神兵天降。
援兵从外杀到内,李雍找了很久才寻到曹勋的身影,见他右手持刀,前进路上所向披靡,脸庞被敌兵的血飞溅染红。
这样的曹勋让李雍十分陌生。
他们两人的父亲都是有国公爵位在身的武将,战场同袍几十载,称兄道弟,交情甚笃。
曹勋的父亲比老头子小几岁,再加上头胎生得晚,导致曹勋比李雍小了整十岁。
十岁也不算太大,李雍便一直与曹勋兄弟相称。
曹勋十六岁那年,李雍已经娶妻生子。
老头子不许他带兵,曹叔却很舍得历练曹勋,曹勋也在元庆帝问他有何志向时,发出了“不收边关不成家”的少年豪言。
自那之后,曹勋便一直追随曹叔征战边关,就连曹叔捐躯沙场,曹勋也只是在边关带孝守城。
算起来,今年曹勋已经二十九了,两人也隔了十三年未见。
杀完最后一位胡将,曹勋收刀,视线一转,大步朝李雍走来。
李雍垂眸,只觉得汗颜。
而在曹勋的部下眼中,这位宁国公虽然带兵不行,长得却儒雅俊逸之极,即便处在眼下的狼狈境地,宁国公仙风道骨的,看起来也只是因为不小心,才暂时龙困浅滩。
曹勋是唯一早就知道李雍长得好的人。
他单膝蹲下,在沉默中替李雍解开身上的绳索。
李雍再颜面无光,也得打起精神应对,看着开始替他检查伤势的曹勋,李雍苦笑道:“十几年未见,没想到会在这种情况下与你重逢。”
曹勋抬眸,见李雍已经垂下眼帘,他便也对着他的伤口道:“胜败乃兵家常事,李兄不必介怀。”
李雍还是苦笑。
他腰间的刀伤不深,难处理的是肩上的箭伤。
曹勋先替他简单包扎了下腰,交谈时一口一个“李兄”。
李雍后知后觉地想起一件事,曹绍那小子刚刚二十,与女儿年龄相配,他也从来没把曹绍当兄弟,故而默许了这门婚。
可是,等女儿真的嫁了过去,曹绍喊他岳父,曹勋作为曹绍的哥哥,见他是不是也得改口喊声“伯父”?
曹勋不知他心中所想,见李雍深深皱起眉头,关心问道:“李兄可是哪里不适?”
李雍:“……无,无碍。”
罢了,反正女儿还没嫁过去,随便曹勋怎么叫吧。
嘿嘿,更新啦!
阅读说明:
1.男主比女主大12岁,都不是完美人设。
2.架空,没有原型,虽然有个辅国厉害的首辅,但与守寡那本里的公爹不是同人,戏份也不多。
嗯,希望大家喜欢~
.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001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