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贞禧二十七年.贰(修)

章皇后则更偏爱徐幼荷。

徐稚棠只当这回姐姐去章皇后阁中,又是像往常一样与皇后娘娘说体己话。她准备趁这空当,出坤宁宫去寻回姐姐养的猫。

徐幼荷转进寝间,更换沾有泪痕的衣裙,又将项圈上悬的海棠玉与妹妹掉换过来。

跟着青灯姑姑徐徐踏入章皇后住的东暖阁,一位宫装丽人伏在章皇后膝前痛哭流涕。

徐幼荷识得,那是承乾宫的刘丽妃。

刘丽妃衣饰鲜亮、明艳动人,终究比不上中宫的天香国色,唯一略胜中宫的地方便是年轻。

刘丽妃哭道:“皇后娘娘,您不能包庇自己的养女,宫中只有荷娘养猫,她又遭万寿所厌,必是心有不岔,利用那只叫‘汤圆’的猫引万寿爬树,害万寿跌跤身亡。”

章皇后向站在青灯姑姑身旁的徐幼荷招手,“荷娘,你到本宫身边来。”

徐幼荷规矩地站到凤榻旁,刘丽妃往她身上飞了几记眼刀,那恶狠狠的眼神像是要剥皮活吞她。

章皇后示意青灯姑姑看茶,“丽妃,你先坐在一旁喝口茶,待本宫细问荷娘。”转首拉起徐幼荷的玉手,温言道:“荷娘,今日可出去顽了?”

徐幼荷轻轻摆首,鬓边的流苏微颤。

“臣女一直在西暖阁抄经。”

章皇后不再问下去了,她极放心荷娘这个孩子,荷娘断不会如刘丽妃所言存心加害万寿公主。

“丽妃,本宫是万寿的嫡母,又接连失去过三位皇子,你今日之悲痛,本宫感同身受。万寿厌恶荷娘,是什么缘故?丽妃你自己心里清楚。陛下那边刚传来口谕,万寿的丧仪按三年前福慧太子那样的规格办,很是体面了。”

刘丽妃不依不饶,落了手中茶盏,伏地不停叩首。

“皇后娘娘,就算荷娘没有出过坤宁宫,也是她的猫害得万寿破相跌跤,您得给臣妾一个说法。”

“刘娘娘,万寿脸上那几道爪痕,是吾养的这只小狐狸抓出来的。”太子突然奔入阁中,身后跟着一群内侍。

他右手揪着一只白毛尖脸的小狐狸,直接扔到刘丽妃脚下。

小狐狸爪子乱舞一通,对刘丽妃的腿又挠又咬。

“闻溪,不要胡闹,抱起你的小宠。”章皇后望向太子。

闻溪是太子之名,意境端雅纯净,却不是储君应取的名字。

太子抱起小狐狸在怀中安抚,坐到章皇后身旁。

章皇后慈爱地看了他一眼,对阁中宫人道:“将丽妃扶回座上。”

太子朝凤榻旁立着的徐幼荷微微一笑,目光落在她胸前的莲花玉上。

玉质通透,衬她的人品。

太子:“皇婶,这只小狐狸是吾养来给您解闷的,待它性子不野了,再送来坤宁宫给您。”

太子只是贞禧帝的皇侄,他原是湘王世子。

章皇后为贞禧帝诞育过三子,大皇子生下即为死胎,二皇子不足月夭折,三皇子平安长到五岁,却因为误食有毒的野樱珠早殇。

这桩“樱珠案”牵连甚广,凡涉案人等,经东厂厂卫严刑拷打逼问口供,三法司会审定案,无一不认罪认罚。只有两块犟骨头,一是李修之父岐阳王李广白,二是冯子若之祖父鸿胪寺卿冯贞。

贞禧帝后宫原本只有一位章皇后。章皇后接连经历丧子之痛,身心俱已亏损严重,难再有孕。

为了分担章皇后诞育储君的压力,贞禧帝选择接纳自己唯一一位兄长湘王之子当嗣子,又心不甘情不愿地擢选九嫔、绵延子嗣。

章皇后蛮喜爱太子这个侄儿,他常来坤宁宫请安,搜罗一些有趣的玩意儿孝敬她。他是那人的儿子,一样的相貌人品,令她爱屋及乌之心更甚了。

“闻溪,本宫问你一件事,徐家这两位姑娘还有两年及笄,陛下的意思,不该耽误了她们。你想哪一位姑娘留在坤宁宫?这样既可以陪本宫说话,也可以同你玩耍。”

原先太子与徐家姐妹年纪尙小,章皇后有意不让他们见面,少男少女一时冲动、闹出些动静怕有损皇家颜面。

如今孩子们心性定了,太子的婚事也该定下了。

姻缘一事,该男女互相钟情彼此,故今日特问问太子的心意。

倘若太子一个也没看上,倒有时间空出来再挑好的送进坤宁宫。

太子不假思索,靠在章皇后怀中的,指着垂首害羞的徐幼荷道:“就她吧,比她妹妹徐二娘子稳重。”

他忽而想起锦帕上那句“月漏瑶琴影野棠,云吐清露洗心尘”,能写出这句诗来的女子自然不俗,对徐幼荷的好感愈增添了几分。

落座的刘丽妃一脸艳羡地看着徐幼荷,陡然转了性情,柔声道:“皇后娘娘,臣妾娘家有一个与荷娘同岁的侄女,不知有没有这个福分,来坤宁宫中与荷娘作玩伴。”

刘丽妃今日来,本想借着女儿的意外向徐幼荷发难。等章皇后逐徐幼荷出宫,再将自家侄女荐进坤宁宫来。就算她侄女不能成太子妃,当个太子侍妾也是好的。

十个公主也抵不上太子的一根脚指头,况且万寿生来是个残缺孩子,死了便死了,活在世上徒增陛下烦忧,也让她这个生母好没脸面。

刘丽妃指望着现下肚里怀的能是个健康的皇子,好让她扬眉吐气,得陛下青眼相看。

位分上虽越不过皇后去,贵妃之位她是势在必得。

章皇后睨了刘丽妃一眼,她家的女孩人品能好到哪里去。

“丽妃,这事本宫做不得主,你自己去向陛下告求。”

万寿公主的丧仪还有得忙,章皇后敷衍了刘丽妃几句话,摒退了她。

又与太子唠了会子家常,一旁的徐幼荷做事妥帖,端茶递水,伺候得章皇后极为周到。

乾清宫的管事牌子来请太子过去,回得是贞禧帝要问太子最近的课业。

太子退出阁外,章皇后让徐幼荷回西暖阁去歇息,阁中只留她与青灯姑姑说话。

青灯姑姑边向皇后敬奉汤药,边道∶“外头人只道娘娘偏爱维护荷姑娘,实际上,陛下和娘娘都是最疼棠姑娘的。宫里头日子难熬,棠姑娘是有福气的。”

章皇后咽下一口药汤,盯着宫院内的野棠树,若有所思。

“这野棠长在宫外多好看,移植到宫内,反倒失了颜色。棠娘心性率真,太子心思深沉,难成佳偶。陛下想要促成‘皇帝养子娶皇后养女’的美谈,是怕本宫走在他后面,因无子被人欺负。太子毕竟还有一位生母在宫外的湘王府,养娘哪有生娘亲。”

青灯姑姑叹了口气,“但娘娘相中的荷姑娘不大有主见,她贤德太过便成软弱,只怕以后一心向着太子爷,倘或哪日娘娘受了气,荷姑娘不敢为娘娘出头。棠姑娘那爱憎分明的性子,只问公理,不问亲疏,前几日她与陛下下棋,陛下耍赖悔了几步棋,棠姑娘与陛下生了好大一场气,什么混账话都敢在陛下面前说,惹得陛下笑着与她对骂许久。这天不怕地不怕的小娘子,才是真正护得了娘娘的人。”

“棠娘是很好的孩子,本宫不忍为一己私心困住了她,放她出宫去吧。至于荷娘,她是自愿留下来的,她与太子有缘无缘就看这一两年了。”章皇后咳了数声,阁内宫人开始熏起润嗓益肺的枇杷香药,棠娘那孩子有心了,写给她的这张枇杷香药方子很有效用,人是活泼闹腾了些,但聪敏机灵,懂得藏拙。

棠娘那孩子实则是当太子妃的最佳人选,荷娘也不错,可惜她们姓徐。

家世太显赫、亲族太能干,对于大昭未来的皇后而言,并非是桩好事。

魏国公府徐家可以出皇后,但不可以出诞育储君的皇后。

*

坤宁宫正门外,太子迎面撞见逮猫回来的徐稚棠,打量她也是一身碧色衣裙,项圈上悬的是海棠玉。

比她姐姐,面前的少女娴静不足,但神采飞扬。

徐稚棠微微颌首,并不打算向太子福身,正欲闪进宫门内,却听太子先发问:“站住,你叫什么名字?”

徐稚棠身上的朱红百子衣汗湿了,她着急回去沐浴更衣,随意答道:“臣女叫徐二丫。”

太子会心一笑,“那你姐姐是叫徐大丫喽?”

徐稚棠不正眼看他,“殿下得去问姐姐了,臣女只能告诉殿下自己的名字。”

太子假意吓她,“编排个假名来糊弄吾,难道不怕吾治你欺君之罪?”

徐稚棠冷声道∶“难道殿下不知,外男只能在婚嫁六礼中‘问名’时方可知女子闺名?”

太子开玩笑道:“那简单,吾向皇叔求旨,娶你便可。”

徐稚棠很是认真地摆首道∶“不婚不育芳龄永继,不生不养仙寿恒昌,臣女求长命百岁,不求如意郎君。”

太子一怔,这徐家二娘子人瞧着机灵,说出来的话却憨气十足,有趣,戏耍之心油然而生。

他轻咳几声,清了清嗓子,肃声道∶“你为卑,吾为尊,你方才说话对吾极不恭敬,吾要罚你。”

接着唤了一声“小春”,身旁的内侍立马应声,“殿下有话尽管吩咐奴婢。”

太子对内侍小春耳语几句,狡黠一笑,拂袖而去。

留下小春与徐稚棠站在原地两两相望,徐稚棠抱猫与小春擦肩而过,听得身后人道:“徐二小姐,殿下吩咐奴婢,督促您做一碗撑腰糕当殿下晚饭后的点心。”

她正愁出宫后没机会惩戒太子,他自己倒送上门来了。

徐稚棠转身对小春笑道:“小春公公,你家殿下喜欢吃重油煎的撑腰糕,还是少油煎的撑腰糕?”

小春被徐稚棠这皮笑肉不笑的模样吓出了一声冷汗,哆哆嗦嗦回道:“殿下说,请徐二小姐放一点点油花煎,隔年年糕要用宫外白马寺旁张家铺子的。”

白马寺旁张家铺子,徐稚棠差点忘了,前世张钤有个诨名,叫卖糕首辅。

张钤十年寒窗苦读,皆靠他那瞎了一只眼的老母开铺子、卖糕饼辛苦供养。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贞禧二十七年.姐妹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六十二年冬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我寄长风

狩心游戏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
嫁奸佞
连载中公子一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