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要复仇的话,必须回天上去。
她知道自己很难回得去了。她如今被困在一副凡人之躯里,还得庆幸自己能捡到这具形骸。哪怕捡来的身体毫无资质可言。
曾栖居于此的魂灵已经离去。
她心安理得地搬家入住,用羽衣艰难地将这副脆弱不堪、遭受了重创的□□缝补弥合起来。
她爬起身来,面朝着眼前暮色下的荒凉景象,看一只受惊的水鸟匆忙地从芦苇丛上飞过。
这不是她过往熟悉的景色。她知道自己的人生已经被从中截断——她熟悉的那个地方已经覆灭了。她极为好运地逃了出来。前半生彻底断送,后半生将落往她不可预知的方向。
要回去。除此之外,她也没什么别的事情好做。虽说她还不知道该如何去做。
她如今落在九州中的小小一界里。她不清楚此间情况,因为她过去不关心九州。从天上坠落下来的时候,她看见这一洲的气象很混乱,似乎正耽于战乱,民不聊生。
一些纷扰的影像浮现出来。是残躯的遗留。
她知道了过去曾使用这副身躯的人是个流莺——兵荒马乱中,一群颠沛流离的孤儿寄身在破庙,老主持慈悲过剩,饥饿过度,不久前已圆寂。为了谋食果腹,女孩去战场外做起了最古老最可恨的勾当。军营外游荡的哨兵探子都是客人。
可叹这交易一朝暴露,玩忽职守的士兵和流莺都被正法。
那些外伤已经被羽衣缝补好。死亡的暗痛却还沉积在骨髓里。她知道这副躯体已经死过一遭,不可能再回到在生时的状态。是比行尸走肉稍强一些的行尸走肉。
她也没法更换,因为幸运的眷顾只有一次。
她知道了流莺生前的遗憾,是对未能带回去的食物的渴求。
那小而可悲的火焰,在风中已然寂灭僵冷。就像她体内不再流动的骨髓。
她在芦苇荡中找到了一队士兵。那些新的哨兵,或许是告发者。或许是旧主顾,都无所谓。
不用大费周章,她设伏杀死了他们,不在乎帐中的将军会否在明日为此大作雷霆。
她拿到了流莺生前渴盼的,小小的几袋干粮。
第一夜,她回到了流莺曾栖居的破庙过夜。
庙宇残败,就如她所栖居的流莺的身躯。
孤儿们像瘦弱的野猫,从草丛和墙洞中钻出来。
这些不知为何能从屠戮、逃难中幸存下来的孩童,正遭受着饥饿的持续追杀。这些孩童都饿脱了相,在她看来长得差不多。与身体相比,他们的脑袋都显得特别大。这让她想起了宫廷中选育的某些宠物种类,这种特征似乎被贵人们看作是可怜可爱的标志。
孩子们肚皮瘪瘪,用渴求的眼神看着她,等待着幻想中的食物。以他们的年岁,大概不会知晓流莺每次带回来的食物究竟由何换来。附近十室九空,哪里还存在他们想象中的友好的化缘对象呢?
她不会再承担流莺曾承担过的职责了。她有她的事情要做。
她将食物全都交给那些孩童,告诉他们,这是最后一次。
她的话语让孩童们忧虑,但眼前填饱肚皮才是第一要务。战乱中的人们早就学会了不去想明天的生活。孩童们就着冷水,狼吞虎咽,将那些干粮抢食一空。
她远远地看着他们。有个孩童,在这场公开的饭餐结束后,向她走来。
他的怀里藏着粮食。极少的两三个孩子,会因为顾虑,在将干粮抢到手后,从饥饿的口中截下部分,存留以待明日。
只有那些年岁大些的,打起架来能守得住粮食的孩子会这么做。
那个孩子问,你回来前吃过了吗。
她摇摇头。
那个孩子就将自己忍耐饥饿省下来的那半份递给她。
她不理解,但没有拒绝。
这些干粮,对她的所需来说不过是杯水车薪。舍弃了无所谓,多了也没什么不好。
此界的食物比起她过往吃过的那些要难嚼得多,可今非昔比,她不该挑拣。
那个孩子看到她肯吃粮食,咧嘴笑了,顶着他的大脑袋,高高兴兴地走开。
他回到孩子群中,用草茎编织蚱蜢,给孩子们充作玩具。
孩童们刚抚慰过肚腹,又开始想要玩耍。他们的天性就是如此。
他们斗着草蟋蟀,也有孩子玩着玩着就将蚱蜢丢进嘴里咀嚼,咂摸着草茎上一点涩甜的滋味。
他们并不惊讶于寺庙周边的草茎也有这样的味道。
他们早就尝过,甚至拌水煮着下咽过了。
有个孩子始终没有加入这场游戏,他只有在抢食时迅捷如脱兔,之后就躲在屋檐的阴影里安安静静地坐着。
他的怀里也揣着藏起来的干粮。他很能忍耐,也很有信心,因为省下来的份量,要比他吃下肚的那可怜的一丁点要多得多。
他似乎打定主意,要节省能量。孩童们怎样的把戏也动摇不了他加入。他一动不动,好似睡着。
但他是醒着的,因为眼睛饿得发亮。
等其他孩子都因为身体发虚而睡下了。
那个孩子才朝她走来。他没有动怀里的干粮,而是问,你是不是要走了。
她点点头。
那个孩子问,你在哪里找到粮食的?
她不回答。
那个孩子说,带上我。你要是乞讨,我陪你一起,我很会扮可怜。
你要是买卖,我帮你算账,还能帮你打架。你要是偷盗,我可以看风,还能爬墙钻洞。
你要是杀人……那个孩子的眼睛看到了她褴褛裙装上的丁点血迹,我帮你擦刀。
她拒绝了。
天刚亮的时候,她准备动身。
一个孩子守在门口。是昨天分她食物的那个。他说,你不要去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