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少女蹬掉了脚上的绣鞋,歪着身子躺到炕上,像一只慵懒的小猫。
荔枝抱过软枕垫在少女颈下,抚着她的背哄道:“姑娘顽累了,等会儿泡个牛乳浴,咱们院里也吹灯睡觉,可好?”
“不好。”少女从炕上爬起身,抱膝坐望正认真数护身符的翠鸾,“明日春闱放榜,我睡不着。”
翠凤听明白了自家九姑娘的弦外之音。
九姑娘之母周氏夫人与宫里的周太后是一母同胞姊妹两个,母族是前一朝的梁帝后人,到周夫人、周太后父亲这一代,已封袭七世梁王之位。周夫人嫁的这乌衣巷崔家乃衣冠十姓之首,祖上出过三十多位宰相,世代簪缨,钟鸣鼎食,儿孙皆享朱紫之贵。
周夫人嫁的正是崔家长子崔守正,夫妻二人相敬如宾,生了三子二女:长子崔晚意为正四品大理寺左少卿,娶得是今上的亲皇叔瑞王爷的独女宝庆郡主。次子崔晚忌为从四品锦衣卫镇抚使,有一妻一妾,妻是内阁首辅张茂源的孙女,妾是淮阳侯李从简的独女。三子崔晚恕越过他前头两位兄长最先成婚,尚周太后第三女成平长公主。长女崔春华为圣眷优渥的麟趾宫贵妃,年前刚生下一对寓意吉祥如意的龙凤胎,今上已有四位皇女,可皇子只有崔贵妃养的这一个儿子,足见珍贵异常。
与九姑娘一母同胞的兄弟姊妹都这般出色,这九姑娘虽是个脾气顶顶古怪、品行顶顶刁钻的小娘子,但崔府门槛一日三换,都是来给九姑娘说亲的人踏破的。
其实九姑娘的亲事早说定了,她与江南第一书院凤桐书院山长陆心缘老先生的第二个孙儿陆元照定了亲。这涿阳陆氏祖上有五世七公的荣耀,已故的孝纯皇后便出自涿阳陆氏,是这位陆二郎的长姐。倘若这位堪称天下女子之表率的陆皇后还在,贵妃嫁小妹,皇后弟娶亲,定能成一时美谈。
翠凤心思流转,趁着给自家九姑娘递热帕子揩脸的间隙,问了一句。
“姑娘是想这陆二郎高中?还是不中?”
陆元照中与不中,关乎着他能不能娶到崔家女为妻,崔家女向来不嫁无有功名的儿郎。
“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你们只看到了我与那陆二郎门当户对,可这是盲婚哑嫁,我都不曾见过他一面,他要是个丑八怪,我嫁他还不如剃头当姑子去。”
“我才不稀罕什么郎才女貌,要我自己挑,必定挑天下第一好看的郎君来当我的夫君。”
崔家男女皆样貌不俗,更何况少女的三位兄长皆是美男子,尤其是她那位成了驸马都尉的三哥,胜过嵇康宋玉之流,高中探花便被成平长公主相中。有此等珠玉在前,少女更视寻常样貌的郎君如污泥秽水,绝不肯染指半分。
“姑娘大可放心。”玉瓶过来劝,“我听太太偷偷问过老爷这陆二郎的相貌与姑娘可否相配。”玉瓶学着崔守正捋须的模样,眯眼道:“老爷是这样答太太的话的,陆二郎要是相貌丑陋,那便成不了天子门生,他没有官身,也无缘成我崔家郎婿,再为音音另择如意郎君便是,没道理让音音嫁个蠢相的浊物。”
少女笑了起来,眉眼弯弯。
“是了,陛下比我更挑剔人的美丑。”
今上名朱澜舟,很是疼爱崔家这个小九娘。
小九娘出生时,朱澜舟还是太子,小九娘的姐姐崔春华则是太子嫔。朱澜舟喜欢孩子,而崔春华又思念家人甚切,朱澜舟便下旨把襁褓中的小九娘抱进东宫由崔春华抚养,他希望崔春华能借点小九娘的喜气诞下他早该到来的第一个子嗣。
小九娘的名字“德音”还是朱澜舟给她取的。
出自《诗经》: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崔家与德音同辈的姑娘们都从了一个“华”字。
二房齐夫人生的五姑娘名丽华,柳姨娘生的六姑娘名舒华,三房钱姨娘生的八姑娘名婉华。
德音若从“华”字,她父亲是想给她取名为“宝华”的,那德音的小名就不是“音音”,而是“宝宝”。
德音想到这儿就掉一身鸡皮疙瘩,感谢她的皇帝姐夫先爹爹一步,为她取名为“德音”。
京城贵女中,无一人的风头能压过崔德音的,她生来便是天之骄女,在龙袍底下撒过泼、打过滚,还尿过皇城里头千人跪、万人拜的万岁爷一身。
国朝的玉玺缺了一角。
是因当初朱澜舟登基为新帝,少年帝王抱着不满周岁的小九娘在怀中拿玉玺逗她笑。小九娘只是一个粉雕玉琢的香香小人儿,没有多大气力,故拿不稳那方沉甸甸的玉玺。
玉玺跌落在地,磕破了那一角。
一刹那间——
年轻俊朗的皇帝笑了,倾国倾城的贵妃也笑了。
笑得最开怀的,当属小九娘。
她是咧开嘴笑的,露出两颗糯米小牙,“咯咯咯”大笑,齐整的额发下一点朱红若隐若现。
皇帝低首垂眉,连连啄吻小九娘红苹果般的小脸蛋。
贵妃眸中掠过一丝几不可察的惊疑之色,却在皇帝的目光转向她时,依旧展露平日里风华绝代的笑颜。
“贵妃,你认为小九娘长大后,会像你多一点?还是像元贞皇后多一点?”
“陛下希望音音像谁呢?”
皇帝有些许怅惘,又有几分迷茫,叹息过后,缓缓道:“但愿十方神明偏爱我们的小九娘。”
贵妃抿了抿朱唇,表姐元贞皇后的闺名正是神爱,陛下终是未放下这位十三岁就死了的元妻。
她抱过小九娘到自己怀中,向皇帝屈膝一拜,声色恭敬至极。
“音音怕是没有福气长成元贞皇后那样的仙姝神女,音音与臣妾同为崔家女,而非周家女。”
皇帝看出了贵妃眉眼间的倔强,他喜欢贵妃这样的倔强。
“母后说十一弟很像朕小时候,朕想要十一弟与小九娘结个娃娃亲,贵妃可瞧得上朕的十一弟?”
贵妃复向皇帝屈膝一拜,“湘王殿下是天潢贵胄,音音她高攀不上。臣妾只得音音一个亲妹妹,盼她长大出阁能过上平平淡淡的日子。”又搬出已故的元贞皇后来提醒皇帝,“陛下,试问古往今来天家的少年夫妻有几对能熬到白首偕老之时?”
元贞皇后之死已成皇帝身上一处无法愈合的伤口,皇帝听完贵妃所言,面色稍霁,拂袖而去,留贵妃与咿咿呀呀口齿不清的小九娘在殿中说话。
贵妃用食指点指小九娘翘翘的鼻尖,“我们音音,才不学姐姐我这没出息样儿,做这金丝笼中雀,一辈子葬送在这四堵宫墙里。天家儿郎皆绝情无爱,姐姐进宫时只对陛下动心了一日,音音你长大了,可要正眼都不瞧他们姓朱的子孙。”
贵妃想起了元贞皇后死前那张苍白美丽的小脸,元贞皇后那时才十三岁,当了十三日的太子妃便被人害死了,而今的陆皇后又能稳坐中宫之位多久?
倏忽间,一个唇红齿白、眉目如画的小童跑进殿来。
贵妃打趣起满头大汗的小童,“照哥儿,又来瞧自己的小媳妇儿了?”
小童乃而今陆皇后的幼弟,名元照。
元贞皇后周神爱死时尚是东宫的太子妃,是朱澜舟登基后才被追封为皇后的。而今的中宫名陆元姬,原是涿阳陆氏一门的贵女,八岁时作三篇文赋名动天下,乃江南第一才女,她的才情,令天下文人汗颜,故成了朱澜舟登基后的第一位皇后。
陆皇后的幼弟元照也是少有才名,反正涿阳陆氏后人中,就没有不会读书的。
贵妃与羞红了耳尖的小童开玩笑道:“我们音音,将来可是要嫁三元及第的状元郎的。照哥儿,你要苦读诗书,来日蟾宫折桂,我才肯音音吃你家的茶。”
小童仰着可爱的小脑袋,踮起脚尖与懵懂无知的小九娘勾指成约,而后郑重向贵妃长揖到地,“娘娘,君子重诺,百年无悔。”
贵妃一怔,瞧见小童无比认真的稚气小脸,颌首应许。
“一言为定,照哥儿。”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勾指成约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