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允文好似早就料到有人会问这个问题,笑眯眯道:“并无说法。”
*
商议结束已是黄昏时分,铛梨在县衙外战战兢兢等着,看见闻昭出来后匆匆迎了上去。
“姑娘,那些人有没有欺负你?”
她翻来覆去看闻昭身上是不是有什么不妥的痕迹,被闻昭抓住了手,笑着安慰道:“没事,有李县丞在,他们不敢做什么的。”
“那是说了什么啊?”
两人上了马车,颠簸启程。
闻昭和她详细说了一番。
听到最后,铛梨惊叫出声:“五百斤?还有余?”
闻昭摇摇头,一天波折后,眼尾终有了些上扬的弧度。
她被铛梨的天真可爱感染到几分,玉指抚上铛梨垂在肩膀上的黑发,捻起几撮别在耳后,缓缓道:“对于黄花梨木来说,五百斤确实不可能。师父从前说,黄花梨木最多承重两百斤,李县丞将那个椅子搬出来,想来是在暗示我们,莫因银钱,而失了本心。”
黄花梨木贵重好看,却不实用。就像这建造权,是为了新知县而造,为了自己的能力有地方施展而造,不是为了那区区几两银子而造。
这新知县倒是个正直谦卑的。
转眼马车已行至营造阁,闻昭总不习惯这颠簸行程,这一会儿还有些头晕。
忽然听得铛梨一惊一乍道:“姑娘!姑娘快看!”
闻昭揉了揉太阳穴,方才抬眼看了过去。
大片黄昏色下,街道上的车水马龙还是一如既往的热闹,并无惹眼的地方。
她正欲收回目光,忽地发现营造阁门前站了一个人。
还是上午那个仗义的少年,长身立于街边,人声鼎沸时,他的目光竟也是清淡疏离的,与先前和她说话时的神态大不同。
他本该埋没于人海,和其他人一般勾不起闻昭的半分兴趣,不知怎么,闻昭竟也能将他从茫茫人海中择出来。
大概是早上见过一面的缘故。
闻昭如是想,和铛梨一块走了过去。
宋连淮远远便看到了闻昭的马车要往这边来,早早在这儿等着,却在闻昭将要看过来时,欲盖弥彰般挪开了眼。
等人愈来愈近,宋连淮才装作刚注意到她的样子,拱手道:“闻昭姑娘。”
那几分肉眼可见的疏离已然消失在了他的眼底。
闻昭躬身道:“公子,可有事来找我?”
“今晨见姑娘店里的工艺品很是特别,却因为有事走的匆忙,”他眸光流转,不愿多于闻昭身上停留,转而向冷冷清清的铺子里,“正巧有事又路过,想来再挑选挑选,没想到刚好遇见了姑娘。”
“……”
闻昭向来心细如发,这般小动作逃不过她的眼,纵然知道他所言非实,也依旧配合道:“自是有缘。公子这边请,我带你逛一逛铺子。”
说罢,闻昭先行走了进去。
没人注意到的地方,宋连淮猛地呼吸了一大口,反应过来后,又诧异自己为什么要在闻昭面前无意识的屏气凝神。
想来是县衙里的人多枯燥无趣,唯有这般特别的姑娘才让他心心念念着。
有一排货架上摆着的全都是各式各样的榫卯锁,三通的,六通的,九通的等等。
其中一个便是闻昭早上修复的那个。
与其余不同的是,这个榫卯锁连接的地方溢出了些黄色的胶。
宋连淮一眼便注意到了这个。
“姑娘,可否将这个锁卖给我?”
闻昭以为他看不出这是个残次品,要是旁人她自然就卖了,这毕竟还是个帮过她的人,于是她提醒了一句:“公子,这个锁就是今早滚在地上的那个。”
“这是姑娘亲手修复的,便更有收藏价值了。”
少年轻飘飘的笑了笑,和那几分淡漠揉合在一起,便多出了些漫不经心的味道。
闻昭只觉这是他的什么癖好,颔首道:“好,三十文。”
“姑娘,你看——”
铛梨拿着本册子,凑近闻昭神秘兮兮道:“这历来知县个个膘肥体壮,李县丞说的那位五百斤的友人,不会就是——”
她压低声音,不过好像也并没有什么用,宋连淮这边也听的真真切切的。
“——新来的知县吧?”
一阵急促的咳嗽声忽然响起,闻昭转头,礼貌问道:“公子可是有什么不适?”
宋连淮摆了摆手,心虚道:“没事。”
不过是为姑娘能重掌建造权出的一个难题罢了,竟然还连累到了他。
这李允文,当真不会办事。
传他挥金如土也就算了,还说他五百斤,膘肥体壮。
宋连淮掂量了下自己腰间的肉,心想是不是真的有些肥了。
铛梨那边的猜测还在继续:“许是这位新知县有些自卑,怕自己来了之后寻不到一把合适的椅子,借此事……”
“姑娘。”
宋连淮适时打断她,将钱袋递了过去,“现在就买了。”
再说下去,以后要是身份暴露了,他的面子往哪里搁。
暮色渐渐压了下来,闻昭拿了几盏油灯,擦过火折子。
油灯里冒出来一团一团的火苗,照亮的范围不大,也算有些用处。
末了,她又拿起一盏,走向宋连淮。
灯火堪堪亮在她胸膛前,随着走动的步子跳跃摇晃。
“公子。”
她抬起手臂,光火冉冉升起,直至照亮宋连淮的脸。
耳边忽然万籁俱寂。
宋连淮不禁怔住了片刻,仿佛眼前所有背景都成了虚妄,唯有被火光照亮的,闻昭那张清秀精致的面孔,才是真正的现实。
“给你灯火。”
她柔柔说。
如此普通的一句话。
竟让他的心跳生生空了一拍。
他木然接过,眸中倒映的,是被火光包围的闻昭。
“多谢姑娘。”
旋即,闻昭垂下眼,一寸一寸迈出这光亮之地。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