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两人在家歇了一天,直到第二天陈禾才跟虞秋一起赶着太阳升起的尾巴到了铺子里。
他俩早就商量过,在冬季来临之前要弄个类似“清仓大甩卖”的活动,将铺子里囤积的干货、皮毛通通卖出去,实在还有剩下的就拿回家自己吃用。
昨晚在家陈禾缝帽子,虞秋就做了块写着大字的木牌,就等着第二天带到铺子里,好开始清仓活动。
倒也不是说这些东西缺了地方堆放,只是冬季潮湿阴冷,堆得时间久了容易霉变、生虫蛀,容易白白浪费了好东西。
而对于麂皮、兔毛类的制品,冬季的低温虽能延缓腐坏,但长期储存需消耗额外成本,比如购置樟脑、搭建干燥仓库存放,款式上差不多每年都会有新花样,老款容易过时,并且皮毛老化也会导致其大幅贬值。
冬天天冷,按照去年的天气作为参考,更晚些时候还得下雪,整天往镇上跑不现实。再说现在的人们大多都有囤货的习惯,会过日子的人家在秋收结束后就开始了囤粮,他们现在做活动已经不算早了,正好能赶在天彻底冷下来之前多卖些。
既然要做就做得好些,一年末尾该有个好结尾来收场,虞秋便提议这回多加个步骤,将铺子好生布置一番,因为当下百姓虽无促销概念,却对时令场景的敏感度很高,合适的装扮能让顾客更快放下防备。
陈禾听完他的提议,点头同意,“这话在理,要是光摆着货物喊便宜,总有乡邻要站在门口犹豫半天。若能把铺子拾掇得有有模有样,想必愿意进来的人会多些。”
两人说干就干,先从门口布置起。
虞秋将昨晚做好的木牌立在门边,上面从上至下写了“暖冬备物节”五个大字,还用红漆描了边,阳光一照格外显眼。
陈禾则从后院抱来几捆新鲜松枝,仔细捆绑在门框和货架边缘处,松针的清香混着淡淡的木头香气,倒有了几分清晨山间的清爽氛围。
与此同时,陈禾还带来了家里前两年过年剩下的两串红灯笼。他将灯笼挂在铺子门边两侧,虞秋见状,又取来笔墨在灯笼上添了“囤冬”“暖货”几个小字,省去了纯色的单调,为灯笼增色不少。
“再摆个炭火盆,这样暖和。”虞秋寻来一个不用的铁盆充当容器,蹲在铺子中间,调整铁盆的位置。
灶房里还有些自留的干姜,陈禾听说有些传统仪式中人们会将其切片丢在炭火上烘干,散发出来的温热香气有着“驱邪避秽”的意义,再结合炭火的暖意,能在铺子里共同构建出庄重又不失温暖的氛围。
虽不知传闻真假,但手边有材料,做法又不费事,陈禾决定效仿,也在炭火上搁几片试试。
他从库房取了些碎炭、短枝扔在盆里引燃,再将切成大片的生姜放置其上,不多时,淡淡的姜味便在铺子里弥漫开来,驱散了阴冷的氛围。
布置完这些,陈禾将一块半人高的木牌搬到门口摆好,这也是两人商量好的内容,免得像七夕那会儿一样喊得口干舌燥,还不停有新的客人来问关于活动的内容。
他们将货物大致分成三类:一类是厨房必备,里头列了香菇、木耳、干笋等山货,泡发后耐储耐煮,冬月炒菜炖肉的最佳伴侣;一类是御寒必备,列了麂皮袄、兔毛帽,做工不说多精细,但足够结实,穿着雪天出门也不冻身;最后是养生必备一类,有干姜、枸杞、当归,煮茶煲汤都好,冷天正能用来暖身子。
木牌刚立稳,就有早起赶市集的老主顾路过。袁秋英探头进来笑问道:“陈小哥、虞小哥,这铺子咋变得这么喜庆?是有啥好买卖?昨个我来你们都没开门,今儿可算等着了。”
陈禾迎上去,跟袁秋英打过招呼后,他指着木牌解释:“咱们这几日在办‘暖冬备物节’,今日是头一天,买东西都是七折,明日折扣就少些,只打八折,再往后这折扣就更低,只有九折。这折扣的意思先前您也体验过,咱就不多解释了。而且您是常客,又是前几位来光顾的,今日这铺子里的东西六折就能拿。”
虞秋也跟着补充道:“待会儿午时,我们还会煮干姜茶、烤山核桃,您要是不着急,待会儿也过来尝尝?”
袁秋英听得眼睛一亮,之前她可是得过打折的好处,明白这机会要抓紧才是,当即迈步进店,“那可得好好看看,正好家里的干笋快吃完了,趁便宜多囤些,再给我家小子买顶兔毛帽,雪天出门也暖和。”
看着她在货架前挑选,陈禾便贴心地过去作陪,时不时给她介绍一二。
虞秋在铺子门口默默看着,忽而肩膀被人拍了一下,他转头一看,是许久不见的丰永怡。
对方冲他一挑眉,“好事将近?瞧着气色不错啊。”
又在胡说八道,虞秋没多说什么,只是悄悄堵住了丰永怡的退路,勾上他的肩膀,“确实有好事,现在铺子里做活动,你不来支持支持?”
丰永怡默了会,半晌没好气地哼了声,但还是应了,“行,哪不行?正好我给欣蔓带点东西。”
虞秋带着他在铺子里转了两圈,最后丰永怡挑了顶麂皮护耳帽以及一双兔毛手套,又买了些香菇、木耳之类的干货,拿到柜台结账。
瞧着虞秋给他算钱,丰永怡又将目光放到门口显眼的木牌上,忽然福至心灵,“诶,你说这活动,咱粮铺也能弄不?”
陈禾此时正巧也带着袁秋英过来结账,丰永怡这话一出,最高兴的反倒是这位掌管家中采买大权的婶子。
“丰掌柜这话可当真?那正巧我今儿就在你们这邻居铺子里买好囤冬的粮食了!”
这还没正式定下呢,就有位潜在顾客,丰永怡立马转头看向陈禾,“怎么样?你们意下如何?”
陈禾跟虞秋对视一眼,都觉得并无不可。将袁秋英送出铺子,几人又聊了几句具体的可行措施,最后陈禾作为话事人拍了板,只不过粮铺的利润与山货不同,他们便约定好了今日午食细细商讨后,再来决定两家的“联动”形式。
明天也许有更新,也许没有……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3章 第 63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