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半分都不带犹豫的说道:“我的货物当然是我做主,今日我看这灯笼与小姐有缘,既如此,缘着中秋佳节的机缘,就当是跟小姐交个朋友了,我给您打个折,您随意的给个一两银子就成!”
“老板你--”张惟竹欲要再说些什么,身侧的谢奴奴制止住了他,摇了摇头。
女子得意的冲他们一笑,“清梨,给钱!”
站在粉衣女子身侧的婢女把钱递给了老板,摊贩老板乐不可支的把灯笼转递给了清梨。
女子抢得了想要的东西,就跟镇头斗鸡场的大公鸡一样,挺胸抬头的从几人身边走过。她身侧的男子也随她转身离开,在经过谢奴奴身边的时候,步子一顿,视线落在她腰间挂着的一个缩小版的竹箫挂坠上。
谢奴奴顺着男子目光所及,也看清了他的视线所在,她微微一侧身,错开了男子的视线。
男子温和一笑,解释道:“姑娘腰间的竹箫挂坠倒是挺别致的,是浮梁镇的特产嘛?若是方便可否告知一下是在何处购买的,我想买些回去赠给友人。”
谢奴奴刚刚还被人理直气壮的在眼前抢走了灯笼,哪里会搭理人,扯了陈二狗与张惟竹两人就要走。
男子横探出一只手来,掌心还放着一粒银子:“我与阿妹是前来浮梁购置茶叶的商贩,抢了姑娘偏爱的灯笼实在是有些过意不去,不若这样,”男子看向摊贩的摊架,“这剩下的灯笼里姑娘看上了哪个我买下就当是赔罪了!”
谢奴奴转身拿眼觑他,看着他掌心的银子,忽而抬手指向女子的婢女清梨手中拿着的兔儿灯笼,“我就喜欢那个,你把它给我我就接受你的赔罪。”
粉衣女子不屑的瞪着谢奴奴:“还想抢我的东西,你休想!”
谢奴奴淡淡的看了一眼这对兄妹,抬脚便欲再次离开。
男子道:“姑娘抱歉,阿妹自小便被家中娇惯,她的东西我也无权处置。”
“我们商人天南地北的闯荡,初来贵宝地与人相识还是结个善缘为好。这样,除了阿妹手上的这个灯笼,摊上剩下的所有灯笼我都买下来作为赔礼,再加这一粒银子作为姑娘一会儿若有其它欢喜的灯笼的购资,还望姑娘能原谅我们兄妹二人的无礼之处。”
男子的态度谦和的不得了,似是真的在诚恳的道歉。
陈二狗拽了拽谢奴奴的衣袖,小声嘀咕:“算了吧!他还给咱们赔那么多灯笼呢!”
张惟竹抿唇看着她,不发一言,尊重她做出的任何决定。
谢奴奴回身看了一眼身后一整个摊架上的灯笼,再看看男子手里的银子,又顺着男子的视线看向他身后那个倨傲的不得了的小姑娘,“不用太破费了。”
谢奴奴在摊架上随意挑选了一个还算看得过眼的月饼形状的灯笼,“我拿一个就好,公子付钱吧!”
男子把手中的银子交付于老板,并未就这么转身离开。
谢奴奴恍然,低头拨弄了一下腰间的竹箫吊坠,漫不经心的说道:“这是我阿爹无事的时候自己雕着玩儿的,原也是不值钱的小玩意儿,公子若是喜欢就送你了,便当是这个灯笼的回礼吧。”
说着谢奴奴解下腰间的挂坠赠与男子,这对她来说确实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谢夫子闲来无事的时候会雕这些小东西给她玩儿,与迷你版的竹箫挂坠相对应的,还有正常大小的竹箫。
谢夫子不仅会雕刻,还擅音律,每每课业结束后还会拘着她,教她吹箫。她是个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性子,懒虽懒,可在谢夫子的殷勤督促下,到今日也还算学的有模有样。
男子接过吊坠,在手中把玩了一下,赞道:“令尊好手艺,果然精巧,如此便多谢了!”
那茶商兄妹二人转身离开,身影渐渐隐匿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谢奴奴低头拨弄了一下手里的灯笼,抬脚也要离开,余光扫到摊主笑呵呵的脸,顺手便把灯笼往摊架上一放,“老板,这个灯笼我不要了,退钱!”
这三人皆是整场事件的完整经历者,对于这个小摊贩坐地起价高价讹人的行为看的那是一清二楚。
他们问价的时候是三百文一个,到人家公子哥小姐们问价的时候就是一两银子一个,再黑心也不能黑成这个样子啊!
谢奴奴估摸着那个灯笼原本肯定也不值三百文,定然是打量出了他们只能拿得出这么多钱,才喊得这个价。
老板双手揣在胸前,赔笑道:“各位别介啊,咱们货已出手,盖不退还!”
谢奴奴双手叉腰往摊子前一站,“我可不是那些有钱的公子哥,一两银子说砸就砸,这钱既没有到我手里也没有换到我喜欢的灯笼,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老板的腰杆子挺得比谢奴奴还要直:“你想如何?怎么,你们几个小屁孩还想砸我的摊子不成,你要砸也可以啊,就看砸完之后你们能不能赔得起了!”
谢奴奴不屑的笑了笑,“砸你的摊子做什么,我们可是正经人家,又不是什么恶棍。咱们平民间的事情自然是要找官家来解决了。你叫黑心价,还坐地起价,货品都还没离开摊位呢就不给退了,你说官府会不会整治一下你们这些不好的风气。”
张惟竹立在她身侧帮腔道:“我国律法有言:‘价有标,买卖自由,价无标,需价合其值,若有欺诈者,仗十下,若造成严重过错者仗百或据其情节严重者,徒流之。’”
老板啧啧几声,让他把到手的银子吐出去他可真是不愿意。
忽地,老板在几人震惊的目光中从摊架下取出了同先前那个兔儿吃月饼的一模一样的灯笼,商量着道:“小姑娘,你看退货咱们就别退了,我给你换一个跟你想要的灯笼一模一样的行不行。”
谢奴奴惊的瞪大了双眼:“这样的灯笼你还有几个?”
老板在谢奴奴惊疑的视线中默默的掏出了四个一模一样的灯笼。
谢奴奴:“你有你不早点儿拿出来,看着我们掐架,你当是在给你表演节目呢!”
老板理直气壮的说道:“我要拿出来了,那不就不值钱了嘛!你看现在,不就是因为你跟人家小姐争执起来了,自己还一个铜板不花的得到了一个灯笼。这件事情大家双赢啊,你得了东西,我也挣到了钱。”
“咱们跟那些个外地来的有钱人不一样,大家都是一个镇子上住着的,都是街坊邻居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互相多理解理解,生活不易啊!”
谢奴奴惊叹于老板这样厚颜无耻的高超手法,真不愧是做了这么多年生意的人,就是有脑子有手段。
最后的结果就是谢奴奴还是不花一分钱的就得到了心仪的灯笼,唯一付出的就只有那个不值钱的小玩意儿。
…………
中秋后的第二日,谢奴奴正弯腰在院子里捯饬她的大白菜,近几日的天色也真是应了那一句秋高气爽,天干物燥了。
雨不曾下过,秋老虎来的倒是猛烈,导致她的白菜都蔫巴了许多,幸好他们家住的离河流挺近,她还可以打了水上来浇菜。
谢夫子拿了几个铜板出来,招呼在院子的埋头忙活的谢奴奴去安西街的陈屠户家买点儿鲜猪肉回家。
谢奴奴就着浇菜地的水桶中的水洗了一下她泥糊糊的手,乐呵呵的接过钱去办差事了。
谢奴奴在青石砖铺就的路上蹦蹦跳跳的走着,数了数掌心的铜板,一共五十文钱。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四十文一斤,她买一斤之后还能够剩下十文钱,够她去街头的王婆婆家买一串甜滋滋的糖葫芦,最后还能剩下七文钱存起来当私房钱。
谢奴奴家住在镇子的西边,路上要先经过王婆婆的糖葫芦摊子,再绕两条巷子才能到达陈屠户的肉铺。
明媚灿烂的阳光照在鲜嫩欲滴的糖衣上,发出熠熠光辉,吸人眼球,抓人胃口,谢奴奴先拿了钱给自己奖励了一串糖葫芦,薄脆的糖衣一进入嘴中便融化为甜滋滋的味道,刺人味蕾。
她满足的吃起来,继续往前走去。
路不是很长,谢奴奴刚一转过弯就看见陈家肉摊前围了一群人,七嘴八舌的不知道在议论些什么。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取自苏轼的书籍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章 第 5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