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知道大家不太记得了,那我就和大家一起温习一下,在我和周林阳第一次我单方面冷战时出现的xx。
他叫xx是因为我看网上说配角一般不需要名字,起了名字大家也记不住。这句话说的属实伤害人,以至于平春翻我日记第一次看到的时候,非常严肃的批评教育了我——怎么能说得这么直白呢!
好的,那我委婉一点来写这一页日记。
在此先向xx同学献上我最诚挚的歉意。
抱歉,得溜您出来凑字数了,就像我初中为了靠近八百格那条线似的。该划水的地方还是不要太为难自己了。
毕竟这件事,您也是真的干过。
113
有晚自习的地方一定有帮助老师点名的同学,这种同学我们一般称之为班干。
晚自习点名这件事,干得好可以深入同学内部是个人看到您都得称一声“哥”“姐”,干得不好就会被骂——
【手动和谐】。
很不巧,xx同学就是后者。
故事的开始,最开始进行点名的时候,xx同学是非常亲民的存在。比如学校要求迟到一分钟必须登记姓名,我起码每天迟到两分钟都没被记到小本本上。
是不是非常招人喜欢。
但是事与愿违。
由于我们班,连续好几次非常不凑巧地在最吵的时候被校领导给抓到,我们亲爱的班主任林珊老师毫不意外地被抓去骂了。
于是xx同学更加毫不意外地被抓去批评教育了。
于是处在食物链最底端的我们从此就遭殃了。
所有白纸黑字写出来的条款我们都必须一分不差地遵守,更变态的是那些校规校纪上根本没有写出来的隐形条款。
比如,晚自习下课休息也不能太吵。
不是我说,下课不吵现实吗,各位校领导心里都没点数吗?
不过不好意思的是,我和xx的事和我下课讲话没有关系。
主要是因为我上课讲话。
114
我先解释一下我晚自习上课讲话这件事。
不止我在晚自习上课讲话。
晚自习第三节后半段一个班就没有不讲话的,真的。
我来了晚自习以后才明白周林阳是怎么做到晚自习第二节就能写完作业然后叨逼一整个第三节课的。
真的,太容易了简直。
人类在没有手机还不允许上课期间去上厕所的情况下,很容易被激发出潜能。
刚开始,还是有认真刻苦勤奋的同学会选择在第二节写完作业后的第三节用来复习预习总归是好好读书。但是慢慢地开始讲话的异军突起了,一个人讲话本来没什么大事,但是又自言自语的跟疯了一样,所以最起码的也得是两个人在讲。
两个人悉悉索索地开始讲话,周围那一圈人肯定都写不了作业。碰上课业量不大的时候,两个人带动周围的一圈人讲话简直合情合理。
一个人要在所有人都在讲话的情况下学习未免是太过于为难自己了。
所以,这件事就顺理成章地变成了全班拱趴。
我们一个班当然不可能是个例,所以这一整层楼在第三节晚自习的时候变得跟个菜市场一样简直理所应当。
这就是我们整个年段的作案经过以及过程了。
根据周林阳的反馈来看,我们对面的高二楼似乎也是一样的境况。
哦,对了我忘记讲一个先天条件了。
我们学校晚自习第三节课是没有老师看班的,准确来讲是坐班的老师从晚自习第二节差十分钟要下课的时候就统一拎起她们的小背包由校车接送回家了。
所以你说晚自习第三节课用来聊天是不是天时地利人和的事情。
只是很不巧的,学校留了一手。校方安排了巡视老师负责第三节课从一楼巡视到五班,美其名曰,督促学习。
听说最初因为吵闹揪出来骂的实验班,已经被勒令回家两天全员写检讨了。
这就是故事发生的背景。
115
现在我们来讲讲故事的经过。
要抓纪律,当然要杀鸡儆猴。
很不幸地,我成为了xx同学手里的那只猴。
当然一个巴掌打不响,确实是我先晚自习讲话人家才有理由抓我,尽管我只是全班讲话人数的二十分之一。
我们班总共就二十一个人晚自习。
剩下一个人是戴一璐,戴一璐第三节课会抄起书去楼道里对着清风明月背书。
自打我发现我一和别人讲话xx就点我名让我安静之后,我就开始找xx讲话了。
于是故事的转折就从大家安静一点变成了xx你自己都在和也芝讲话还好意思讲我们。
于是xx从这起就只说:“也芝你安静一点。”
我觉得我都要被我大公无私地为人民牺牲的精神感动了。
这大概是故事的经过。
116
现在我们来聊聊故事的结果。
有一种东西叫习惯。
在xx被我们班个别男同学(其实只有□□哥,这哥们长得还行就是屁话真的一堆烦死个人)起哄过几次“xx你自己都讲话哦”之后十分尽职尽责地努力远离了我。
具体操作可以描述为,一到第三节就默默一个人躲到最后一排的只有一个人的座位。
从全方位努力远离我。
但是努力跟习惯是不对等的两件事。
当班上一吵,xx就习惯了喊“也芝你安静一点”的时候,就注定了他会有翻车的一天。
我摸着良心讲,我讲话声音不大好不好。前排随便揪一个聊天的小团体出来,哪个不比我大声。
xx你就是欺负熟人。
所以莫名其妙被cue了几次安静一点的我十分委屈。加上我们班聊天开始越来越吵,时间越来越提前,有的时候被烦得不行的我开始偷偷地从后门溜出去,学戴一璐躲在楼道背书。
有时候我还能和戴一璐碰上,打个招呼后,戴一璐又上一层或是下一层接着背。
学校对于学生在走廊楼道背书一直持有中立态度。简单来说就是,只要校长没看到,就不会有人管。
这条不成文的规矩同样适用于江城一中80%事项。
话说回来,xx的翻车就出现在某天我悄悄溜出去的第二节还是第三节下课。
具体我不知道是第几课,因为他翻车的时候我根本就不在场!
117
以下为别人转述的版本:
在这个看起来一切如常的夜晚,伴随着一如既往吵闹的班级,在只有我周围小部分人发现我出去了,xx并不知情的前提下。
xx一手写作业,一边如他往常般突然发作管纪律,只听他大喊一声:“也芝你给我安静!”
于是,全班寂静了三秒。
根据在场的同学反馈,第一个反应过来的人是□□哥,他大喊:“也芝都不在班上你喊谁呢。”
这是第一个女同学的版本。
现在让我们补充听说一下第二个女同学的版本。
最先反应过来的□□哥不仅陈述了客观事实,还十分“贼眉鼠眼”的揶揄一声:“怎么的天天喊人家名字啊,不在还喊人家,是不是喜欢人家啊你。”
然后xx沉默了,全班沸腾了。
我说呢为什么我在楼梯间听到我们班那么大声的起哄声后好奇的走到班上结果全班都看着我。
好,现在让我们来听听平春老师的版本。
“就班上很吵然后xx维持秩序,然后喊了你才发现你不在班上。”
没了。
直白明了。
直接略过我最想听的部分。
够狠,不愧是平春。
故事大概就是这样了。
这篇日记唯一一个看上去像是有卖点的地方,好像就只是□□哥的那句起哄。
我必须承认确实我把这个插曲写进日记也只是为了这句话。
我有虚荣心。
关于□□哥的那句起哄,xx没有给我任何解释。
他在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直到高二文理分班高一十四班分道扬镳以前都没有再点过我的名字。
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他给我的解释。
□□哥后来几次尝试在我和xx都在的时候在我面前故意大声重温这件事,但都因为xx的缄默而告终。两三次后□□哥自己觉得索然无味便不再提起。
再后来,就没有人在我面前再提起这件事了。
我一直告慰自己,就是这样的,青春的热闹从来都只是一场烟火。少男少女们被烟火升起时的璀璨夺目,吸引过去,最后一丝火星灭前,人群鱼溃鸟散。
本该这样不是吗。
只是可惜,今天拉出了xx为我本以为自己藏得很好的虚荣心做脚注。
我这样长得一般的人或许整个高中,只有一次机会,被点燃,成为故事的中心漩涡,我很难不炫耀。
对不起xx。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