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修物修心

这个小插曲很快过去,大家帮忙清理了洒落的颜料,又重新投入修复工作当中。

快结束时,陈师傅特意走到江随意身边,看着她修复的那段雀替,赞许地点点头:“小姑娘,心很静,手也稳,颜色过渡处理得不错。”

他直起身,目光温和地扫过周围一张张沾染了颜料的年轻的脸:“做我们这一行啊,最重要的就是耐得住寂寞。慢工出细活,急不得。有时候对着一个缺口、一道裂缝,一坐就是大半天。修物,说到底,也是在修自己的心。心静了,手就稳了,东西也就活了。”

修物即修心。

江随意认真听着,手指摩挲着画笔粗糙的木杆。

一种说不上来的安稳感在心底悄然弥漫,将那些时不时出现的紧绷和迷茫安抚下来。

一直以来,江随意总是按照妈妈期待的方向去走,除了那条被规划好的清晰平坦的道路,她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什么。

看着那为古老木纹赋予新生的色彩,心底那片茫然的海域,隐隐约约地看到了一点可以停泊的岸的影子。

也许是因为亲手体验过修复的艰辛,又或者被修复师们讲述的故事所打动,每个人都格外专注,没有任何抱怨,时间在偶尔低声的交流中过去。

林尧揉着后颈:“怪不得都说有职业病,我就这么一会儿,腰和脖子就跟不是自己的了。”

“可不是嘛。”陈明明的注意力已经转移到面前的转盘上,利落地将一盘新上的菜转到空位,“赶紧吃,补充能量,累了一上午了。”

他边说边将一锅色泽金黄的盐帮鸡转到顾橖河面前:“顾橖河,你快夹!你今天可是伤员,得好好补补!”又赶紧朝江随意喊:“等下转过去你也夹,受那么大惊吓也得压压惊!”

顾橖河刚想开口推辞:“我没事,不用......”

陈明明已经抄起公筷,夹了一个油亮喷香的大鸡腿,不由分说地放进顾橖河碗里。

“吃哪补哪!鸡没手,吃腿也一样管用。”

“小明同学今天竟如此体贴?”林一娢打趣道,“那有没有我们这些没受伤没受惊的份儿啊?”

“别急,管够!”陈明明豪气地比了个OK的手势,“就当我请客了!”

林尧故意板起脸:“凭什么我叫你小明你就不乐意?”

陈明明瞥他一眼,吐出三个字:“父与子。”

意思尽在不言中。

周望玥靠着江随意的肩膀笑出声:“真是服了你俩,分班前就在争这个,这父子名分到现在还没争出个高下?”

林尧立刻挺直腰板,摆出长辈架势:“那当然,爹平时都让着儿。”

在轻松热闹的斗嘴和笑声里,午饭的时光飞快溜走。

饭后,导游领着浩浩荡荡的队伍前往戏坊观看专业的庐剧表演。

戏台上,锣鼓丝弦声响,唱腔悠扬婉转,带着浓郁的徽地韵味。尤其是那段关于耳环痕的经典对唱,少年情愫的懵懂与掩饰刻画得深入人心。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我......”

“贤弟啊,

......”

“下次你再瞎猜疑,

我就要......”

“贤弟,贤弟不必怒气生......”

“下次不可......”

“下次不敢......”

后期梁山伯与祝英台十八里相送时的依依惜别和欲语还休的试探被演绎得淋漓尽致。

“送君千里终须别,

请梁兄就此留步转回程……”

“问梁兄,

你家中可有妻房配……”

江随意看得入了神。

《梁祝》的戏她看过、也听过许多版,由江河方言演绎的鼓词,到祠堂前的黄梅调,这古老的爱情悲歌总是含蓄又炽烈。

看着台上水袖翻飞,她忽然想起,自从上了高中以后,就再也没去看过村里的台戏了。

小时候阿爷阿奶总会带着他们,搬着小板凳早早去占位置。戏连着唱三四天,最后一天散场时,他们还能一拥而上抢扔下来的糖果。

上一回是什么时候?

好像是中考结束后的那个夏天。

可那次,好像没来得及去抢糖。

原本讨厌的夏天忽然让她有些怀念。

一曲终了,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即便有人听不太懂那婉转的唱词,也被那真挚的情感和精湛的表演所感染。

而顾橖河就显得格外沉默,脸色微微发白,薄唇紧抿,放在膝盖上的手握成了拳,目光虽然落在戏台上,却似乎没有焦点,像是在极力忍耐着什么。

周围的喝彩声离他很远。

只有一种低沉而持续的“嗡嗡”声不停地在他耳中鸣响。

演出结束后,导游趁着大家热情高涨,宣布了接下来的活动:“看大家这么投入,咱们也来点互动怎么样?就以昨天的小组为单位,抽签选取几个经典的戏剧片段改编成小短剧,待会儿上台展示。”

“好嘞!”

“没问题!”

气氛组立刻响应。

“哇!有意思!”

“我要演......”

陈明明作为小组代表,兴冲冲地上前抽签,展开一看:“哟呵,《梁祝》诶。”

顾橖河在看到签条上“梁祝”两个字时,呼吸一滞,脸垂在身侧的手指不受控制地缩了一下。

“要不咱们组内也抽签决定角色吧?”陈明明看热闹不嫌事大,“看看是哪两位‘天选之子’抽到梁山伯和祝英台。”

周望玥第一个举手赞成:“好耶!希望我能抽到马文才。让我也当一回大反派吧,小时候陪我妈看剧,有个演马文才的演员可帅了!”

林琳笑着戳穿她:“你就是三观跟着五官跑。”

林一娢也点头:“反串也挺有意思的。”

顾橖河没有接话,犹豫着展开自己抽到的纸条,看见上面写着“祝英台”三个字时愣了一下。

江随意是最后一个抽的。

“哇哦~”周望玥和林一娢对视一眼,立刻发出心照不宣的起哄声。

“那最后一个其实也不用看喽。”陈明明摊开了纸条,“你俩这是什么缘分啊。”

江随意抬眼看了顾橖河,却发现他脸色不太对劲。

“你怎么了?”

顾橖河的声音干涩沙哑:“没事,可能中午吃多了,有点不舒服。”他飞快地移开视线,不敢与她对视。

林尧用胳膊肘撞了下旁边的陈明明:“看吧,叫你中午硬塞人家两个大鸡腿。”

陈明明也紧张起来:“啊?这么难受?那、那你要不要先去车里躺会儿?”

周围其他小组已经开始热烈讨论排练方案,气氛十分活跃。顾橖河深吸一口气,强压下胃里的翻腾和太阳穴的刺痛,摇了摇头:“没关系。”

指导的庐剧老师看起来很和蔼,她笑着说:“时间有限,不用演全本,挑里面最经典最能表现人物关系的一段演绎就好。”

林琳立刻举手:“老师,我比较喜欢梁山伯发现祝英台耳朵上有环痕那一段,他们之间那种暗戳戳的试探和掩饰特别带感。”

老师点点头:“这段确实经典,把那种微妙心思抓得很准。不过,如果喜欢这种的话,其实黄梅戏《梁山伯与祝英台》里有一句唱词,能把这种心情表达得更含蓄深刻一些。”

“哪一句?”大家被勾起好奇心。

顾橖河身体绷得更紧,死死盯着。

老师浅浅哼唱了一句的调子:“我从此不敢看观音。” 短短七个字,却仿佛蕴含着千言万语,让听者心头为之一颤。

剩下的时间,大家都分散在戏坊各处开始排练。

组内气氛起初是欢快搞笑的,尤其是看着顾橖河顶着一张清俊淡漠的脸却要反串祝英台。

轮到“耳环痕”那段对戏。

江随意努力回想着下午演员的神态,带着点书生的耿直和探究:“贤弟啊,你我同窗三年整,今日忽见耳环痕,只有女子戴耳环,贤弟啊,你这耳环为何因?”

而她面前的顾橖河闷着脸,眉头紧锁,几乎是咬着牙,用最快的语速,毫无感情地念出本该带着嗔怪和掩饰羞意的台词:“梁兄你做文章不专心,为什么看来看去看不停?要说我的耳环痕,提起此事笑死人,祝家庄年庙会......”

他只想尽快结束这令人窒息的扮演。

然而,在脱口的瞬间,一股强烈的恐惧感毫无预兆地袭来。

那个暴雨倾盆的夜晚,红光闪烁的警鸣,抢救室外熄灭的灯......混乱而痛苦的画面冲进脑海将他淹没。

顾橖河感到一阵剧烈的眩晕和窒息,胃里翻江倒海。

江随意正准备接下一句,却见对面的顾橖河突然没了声音,脸上血色褪尽,甚至连眼睛都紧紧闭了起来,垂在身侧的手紧握成拳,用力到整条手臂都在发抖。

江随意愣住了,心头掠过一丝强烈的不安:“顾橖河?”

一旁的指导老师也皱起眉,提醒道:“祝英台,不要闭眼睛,要注意情绪表达。”

老师话音刚落,顾橖河睁开了眼睛,眼神空洞而惊惶,像是看到了极其可怕的东西。他再也无法忍受,冲了出去。

“顾橖河!”

1.雀替:梁柱间的装饰性构件。

2.文物修复相关资料来源网络,非专业,有问题可指出。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3章 修物修心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六十二年冬

西江的船

狩心游戏

貂珰

橘涂十一日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
江河之下
连载中江河归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