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南沼

叶君宁失魂落魄地回到府中。踏入那熟悉的庭院,却并没有带来安全感。此刻,她的世界被血腥与恐惧填满。

回到房中,她瘫坐在榻上,眼神空洞,脑海中不断浮现出白日里那血腥的厮杀场景,那飞溅的鲜血、痛苦的呼喊,如鬼魅般萦绕不去。

陈静姝察觉到女儿的异样,轻轻走进房里,坐在叶君宁身旁,将她轻轻拥入怀中。她的声音轻柔而温暖,如春日微风,缓缓说道:“宁儿,莫怕,娘在这儿呢。”陈静姝抬手,温柔地为女儿梳理着凌乱的发丝,试图抚平她内心的恐惧。

“娘知道,你心里怕,可你做得对,你保护了自己,也保护了大家。”陈静姝的眼眶微微泛红,声音也有些哽咽,“你没有错,是北戎人挑起的祸端,你是勇敢的孩子。”她轻轻拍着叶君宁的背,一下又一下,仿佛这样就能将力量传递给女儿。

叶君宁靠在母亲怀里,泪水夺眶而出,她颤抖着声音说:“娘,我好害怕,那些血……我忘不了。”陈静姝心疼地将女儿搂得更紧,轻声安慰:“不怕不怕,都过去了,娘会一直在你身边。”

恍惚间,她仿佛回到了前世,那时她还是叶云舒。家中世代行医,悬壶济世,作为书香门第,家人既期望她传承医术,也盼着她能在艺术修养上有所造诣,兼得德艺双馨。

然而,父母对她的要求极为严苛,自小,她便被要求熟记各类草药,每日清晨,当别家孩童还在酣睡,她便已在书房中诵读草药典籍,枯燥的文字与复杂的药理知识,占据了她全部的童年时光,几乎没有任何娱乐的闲暇。

父亲身为中医,医术精湛,一心期望女儿能传承衣钵;母亲身为舞蹈家,身姿婀娜,自幼受艺术熏陶,更懂得其中妙处,自然不愿女儿错过艺术的滋养。

于是,在繁重的医学学习之余,母亲便带着叶云舒走进了舞蹈的世界。每当夜幕降临,别的孩子在外面嬉笑玩耍,叶云舒却被母亲叫到舞蹈房。那间空旷的舞蹈室,镜子冰冷,把杆坚硬,每一次压腿,钻心的疼痛都让叶云舒忍不住皱眉,下腰时,那种头重脚轻的恐惧与无助,更让她对舞蹈望而生畏。

偶尔偷懒。动作做得敷衍又勉强,母亲总是严厉地要求她一遍又一遍重复,稍有差错便是斥责。在母亲看来,舞蹈不仅是形体的艺术,更是一种坚韧意志的磨炼,只是她从未留意女儿眼中的抗拒。

因着书香门第对文雅气质的看重,家人一致决定让叶云舒学一样乐器。父亲觉得,医学讲究沉静耐心,而乐器能进一步涵养心性,二者相辅相成。母亲则认为,音乐与舞蹈同为艺术表达,能让女儿的艺术感知更加敏锐。

一番斟酌后,选中了古琴。在家人眼中,古琴音色古朴,承载千年文化,最能契合叶家的书香底蕴。

然而,对叶云舒而言,这古琴却成了另一种煎熬。无数个周末,她被母亲关在房间里练琴。一开始,母亲还耐心地教她认弦、调弦,讲解指法,可叶云舒总是心不在焉。

当手指在琴弦上反复拨弄,弹出的音符总是带着她的抵触情绪。她不理解那些复杂的指法,也感受不到古琴曲中的高山流水、清风明月,只觉得这是一种折磨。别的孩子在户外尽情奔跑,享受阳光,她却只能对着那架古琴,在母亲的监督下,机械地练习。

在父母近乎苛刻的要求下,年少的叶云舒心中一直有逆反之意,深深地藏于心底。而爷爷奶奶那里,成了她在压抑生活中获得喘息的唯一机会。

爷爷是个豁达随性的老人,一生行医,却从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每次叶云舒去看望他们,爷爷总会带着她漫步在乡间小道,教她辨认路边的草药,没有书本的束缚,没有考试的压力,一切都那么轻松自在。

奶奶则会准备各种美味的点心,听她倾诉在父母那里所受的委屈,给予她温暖的安慰和鼓励。在爷爷奶奶的呵护下,叶云舒能暂时忘却那些繁重的功课和母亲的严厉要求,尽情享受属于自己的快乐时光。

然而心底的这份逆反,在填报大学志愿时彻底爆发,她毅然选择了西医专业,踏上了与父母期望截然不同的道路。

在本硕博连读的漫长岁月里,叶云舒经历了无数次解剖实验,那些冰冷的器械、复杂的人体结构,她都一一克服。她也曾在医院实习,穿梭于病房之间,见证着生命的脆弱与顽强。可即便如此,前世的经历与今日亲手杀人的场景相比,却有着天壤之别。

身为根正苗红、心地善良的现代人,亲眼目睹鲜血四溅,亲手夺走他人生命,这给她的心灵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与震撼,那满脸的鲜血,在她心中留下了一道难以磨灭的深深阴影。

叶赫戎远在前线,对城中之事后知后觉。得知女儿遭遇此等变故,心疼不已,但重任在肩,一军主帅断不可离开营中,赶忙派遣大儿子叶昭勋回府。

叶昭勋匆匆赶回,望着妹妹仍失魂落魄的模样,心中满是怜惜。

他坐在叶君宁身旁,神色坚定,语气带着武将的干脆与果决:“宁儿,莫要这般垂头丧气。你身为武将之女,保家卫国、锄强扶弱本就是分内之事。那些北戎人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他们该杀!今日若不是你出手,死的就是城中无辜百姓,甚至是你和母亲。你做得对,做得好!这是你的荣耀,莫要再为此自责害怕。”

他的话语掷地有声,如洪钟般在叶君宁耳边回响。在兄长和母亲的悉心安抚下,叶君宁的情绪渐渐平复,逐渐走出了心理阴影。

与此同时,叶昭勋肩负起保卫城中安全的重任,着手彻查这伙北戎人的目的。经过一番深入调查,水落石出。

原来,这伙北戎人妄图胁迫叶君宁母女二人,以此为要挟,迫使叶赫戎为他们提供粮草。他们本以为叶家女眷皆为柔弱之辈,可万万没想到,叶君宁虽年纪尚小,却武艺超群,让他们的如意算盘彻底落空。

经此一役,叶君宁的英勇事迹在城中迅速传开,百姓们口口相传,世人本就迷信,加之叶君宁年仅九岁,出手时果敢不凡,纷纷传言她是神仙转世,下凡来庇佑瑞朝百姓。

街头巷尾,人们都在谈论着叶家小姐的英勇之举,“听闻了吗?叶家小姐一人击退众多北戎人,莫不是神仙下凡于世!”“是啊,如此小小年纪,竟有这般能耐,定是上天派来的救星。”诸如此类的话语不绝于耳,叶君宁的名声愈发响亮。

君宁更加刻苦地习武,每日天未亮便起身练功,寒来暑往,从未间断。那一招一式,都凝聚着她的决心与毅力,她的武艺也在日复一日的苦练中日益精进。

回想起师傅穆云鹤,在离开前神采飞扬地描绘着南沼的奇景,说那里山川灵秀,民风淳朴,有诸多奇妙的武学感悟与江湖轶事等他去探寻,待到来年春日,便会归来。留下功课后,嘱咐叶君宁潜心修习 。

这段时日,秋去冬来,冬去春来,君宁的师傅穆云鹤终于归来。他听闻叶君宁在此次变故中表现出色,进步甚大,心中满是欣慰,同时也想检验一下她的功课。

这日清晨,穆云鹤将叶君宁唤至庭院之中,说道:“宁儿,许久未见,且让为师看看你的武艺进益了多少。”

叶君宁闻言,恭敬地行了一礼,而后摆好架势,只见她身形灵动,如飞燕般轻盈,拳脚之间虎虎生风,一招一式尽显扎实功底。穆云鹤在一旁频频点头,眼中满是欣慰赞赏之色。

考验过后,穆云鹤与叶君宁席地而坐,开始分享起他在南沼的所见所闻。“宁儿,那南沼之地,风景秀丽,山水如画。有奇峰罗列,云雾缭绕其间,仿若人间仙境;亦有潺潺溪流,清澈见底,游鱼戏石,怡然自得。更有那漫山遍野的奇花异草,四季芬芳,美不胜收。”穆云鹤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比划着,眼中满是流连忘返之色。

叶君宁听得入神,脑海中不禁浮现出那如诗如画的美景。她自幼便生活在北方,从未去过其他地方,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与向往。穆云鹤见状,趁机提出:“宁儿,为师欲再前往南沼游历一番,你可愿与我同行?”

叶君宁听闻,心中一阵激动,可想到父亲母亲,未免又有些犹豫。恰在此时,叶赫戎从前线归来。数月未见女儿,他心中满是思念,刚踏入家门,便急切地四处找寻女儿的身影。

叶君宁见父亲归来,惊喜非常,赶忙上前,拉住父亲的手说道:“父亲,您终于回来了,女儿好想您。”叶赫戎将女儿紧紧拥入怀中:“宁儿,爹也想你,这些日子,苦了你了。”

刚回家的叶赫戎待得知穆云鹤欲带叶君宁前往南沼游历,心中万般不舍。

君宁拉住父亲的手说道:“父亲,女儿自出生起便一直待在北方,从未去过其他地方,此次师傅邀我同游南沼,女儿甚是向往。女儿定会小心谨慎,平安归来,还望父亲应允。”

叶赫戎望着女儿期盼的眼神,长叹一声,说道:“罢了罢了,你既有主意,也该出去见识见识这大千世界。只是一路之上,你要听师傅的话,万事小心。”

叶君宁欣喜不已,连忙谢过父亲。几日后,她收拾好行囊,与父母告别。临行前,母亲紧紧握住她的手,眼中满是担忧与不舍:“宁儿,在外一定要照顾好自己,早日归来。”

“母亲放心,女儿定不会让您操心。”而后,她转身与父亲兄长一一告别,在家人的殷切目光中,君宁与师傅穆云鹤踏上了前往南沼的旅途。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

狩心游戏

别那么野

顶A校草的阴郁beta室友

春日陷落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将军令
连载中豆莎公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