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菊兰家。
侯菊兰正在厨房里用筷子和面。
离案板不远处的天然气炉子上,架着一口大锅。
锅里咕噜咕噜冒着热气。
打开盖子一瞧,里面是新勾的卤子。
王兰弯着腰,在院子里卖力地擦着桌子。
虽说每天都会擦个好几遍,可近日的风里带土。
不一会儿桌子表面就蒙上了薄薄的一层浮土。
江红军在厨房角落里忙碌着。
他身旁摆着半袋土豆,几骨碌蒜、一大股蒜苗。
脚边的盆子里放着摘好的韭菜、辣椒和蒜苔。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计,有条不紊却又紧密配合。
新鲜的空气伴随着几缕朝阳洒在院里。
今日注定是个好天气。
“姨!在家没?”
雄浑的男音自门外传来,院里的王兰听见了。
她放下手里抹布,迎了上去。
“你要吃点啥?”
“姨,我找人,不吃饭。”
“奥奥,我给你喊一下。”
王兰点了点头,表示知道了。
“来客人了!”
厨房里面的侯菊兰听见声音,支着沾了面的手,出门。
“呦!你怎么这么早就来了!冻坏了吧?王兰,先别擦桌子了。你炒两个菜,热点馍我们吃。”
“好嘞!”
“姨,你们忙 你们忙;我出门的时候吃了的。”
侯楚良见这个架势有些推辞。
“欸,吃一些。我们这会子干活也有些饿了。”
见侯楚良面上不好意思,落后一步的江红军随即开口。
说完,他笑呵呵邀着侯楚良进屋。
王兰带眼打量了几眼眼前的年轻小伙子。
小伙子微胖,皮肤白皙,看着就憨厚老实。
想来,这就是侯菊兰庄里的远房亲戚。
前几天王兰听过一耳朵,农家乐要扩建一下。
难不成这是请来的大师傅?
压下心里的疑问,王兰手脚麻利的起锅烧油。
她们早上一般都会喝点汤,顺便泡些馍。
说起来是汤,其实就是臊子、土豆粒、红白萝卜粒、木耳和粉条的大杂烩。
临近晌午会简单炒点菜下个面吃。
不然用餐高峰期,水都捞不着喝一口。
心下想着,王兰的第一道白菜粉条出锅。
对比农家乐里的热闹,下川里的氛围有些凝滞。
下川里,江建军家大棚。
江建军一把把吃剩的烟头丢弃。
他把烟头放在脚下,捻了捻。
“我想了想,还是准备试着种草莓。”
对面蹲着的村长李国富点了点头,示意知道了。
大棚里好半响没有声音。
只有时不时抽烟冒出来的砸吧砸吧声。
“种吧,行情好的话我们就多几个选择。”
“瑶瑶说我们的大棚要种苗子。主要种花菜苗、娃娃菜苗,其余的地方种小西红柿。”
“好的。”
过了一会,沉寂的大棚又开始有了声音。
李国富拿起自己的老花镜,埋头在笔记本上记着什么。
村里人近日种植的大棚西红柿到了扫尾阶段。
现在他要调查一下大家接下来的种植计划。
这样去县城汇报要钱的时候,也有话说。
另一方面,毕竟快到清明了,这是最适合种植的时候。
只是今年大家种大棚农作物都投了本。
幻想一夜暴富的时候,李国富也比任何时候更害怕血本无归。
比起李国富等人的身先士卒,另一批人还在观望阶段。
大棚里摘西红柿的李老奶低声对着李文法说话。
不料李文法脸上起初还有些喜色。
听完全程,他一脸抗拒。
“今年他们种下一茬西红柿的时候,我们要不要跟着一起种?
这样的话,你就可以顺便把张冬梅喊来给你帮忙。
正好西红柿下来的时候是暑假,那两个娃还可以给你帮忙。”
“妈,你快干活吧。”
李文法丢下句话,拎着装满西红柿的篮子就去了外面。
他和张冬梅,这辈子是不可能了。
听说那两个娃,已经有了爱心机构的帮扶。
李招娣正跟在有经验的长辈身后,往水井里压水管。
村里要铺水泥路。
铺好路的前提,是解决供水与排水的问题。
是以,先把水管从水井里压到各家,再修建废水沟。
等这两件事达成,就可以装路灯,铺路了。
去年的李招娣,是想不到她今年还可以这样生活的。
那时以为自己没路了。
不料出路就在自己家门口。
正想着出神的她,肩膀一轻。
“我来。”
手里一轻。
低头,水管被人拿走;抬头,是闵正浩。
自上次起,李招娣便有意无意避着闵正浩。
不料这个人,跟个死皮膏药一样。
不发一言,却总是莫名其妙跑出来,跟在她身后。
李招娣起初也有些抗拒,时间长了,就这么着吧。
他喜欢干,就让他干呗!
男人都是喜新厌旧的。
等他新鲜劲过了,自然就好了。
“我们以后可以用这个,植物源农药,它绿色健康无污染。”
江瑶手里拿着瓶印有植物源杀虫剂的农药,站在村委会门口,对着前来参会的人讲。
前几日通知的农药展销会,来就送鸡蛋。
所以,今日村里来参观的人也还算可观。
殷寒潮实验室里的农药可以商用。
所以,她想用这个绿色植物源农药,以期达到后续大棚蔬菜的可持续发展。
“以后我打的电话婶婶你要接呢,不然你的东西取不上。”
在上侯家送快递的李仁军,扯着嗓子对着一个年迈的老奶奶讲话。
老奶奶不会玩手机,上小学的孙子却玩的贼溜。
小孙子总能在网上买些七七八八的零碎物件。
有好几次,李仁军送货上门时总是找不到人,婶婶家的门也紧锁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