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第八章

锦绣钱庄的生意在明,情报网络在暗。谁又能不花钱呢,只要花钱就会留下购买记录的线索。

赵家的情报消息在上,可以给皇帝提供各地的官情民意,在下可以给赵家的各地行商提供买卖信息。

当这股被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力量,被集中起来,用来调查一座庵堂寺院的时候,就好似杀鸡用了牛刀,反应速度真是快极了。

就在周平平刚陪着赵莺儿吃过了推迟的晚饭,第一份来自钱庄留档的线索,就从存档室里送了出来。

锦绣钱庄既然开的是钱庄,除了平常的对换银钱业务,和存取业务之外,当然会有放贷的业务。不过他们不会像民间那些暴利的高利印子钱一样盘剥百姓,收取的利息也很合理,每年的最高利息不可以超过五厘。

低息贷款当然也不会无条件发放,否则就真成了泼皮混混打秋风的地方。想要得到锦绣钱庄放出去的钱,必须有抵押物,还要审查资质。

当周平平听到这些事,几乎惊讶的看着赵莺儿,有点怀疑她也是经过科学教育的穿越者。

然而赵莺儿所说的话,却打破了她的幻想。她扶着账本封面叹了一口气说,“我爹生前除驸马都尉的封号外,还有一个光禄寺大夫户部行走的虚衔,他便有心做出一些政绩。所以一直希望推动朝廷改革,由户部出面,为在籍的农民提供低息贷款的业务,只需要他们用之后的税收抵扣利息。以善政推动修订黄册户口,从而提高国家的税收。”

赵莺儿回忆起过往一些不愉快的事,摇摇头,一边继续翻账册一边对周平平说,“他还是想的太简单了,如果要让朝廷推广这项政务,没有利润的话,那些基层官吏又怎么会心甘情愿。何况涉及钱财,即便朝廷没有给他们更多的利润,他们自己也会借此良机想办法,从百姓身上榨取更多的油水。”

周平平听到这样的描述,立刻便想到小时候学过的历史知识,宋朝有个会写诗的宰相王安石,好像推行过类似的政策。

那样的通识教育并不会太深入的讲解历史话题,但周平平依稀记得王安石变法好像是失败了,甚至造成了很坏的结果。百姓被逼借贷,以至于社会动荡,叛乱四起。

所以周平平真心的附和道,“你说的对,幸好这个政策没被执行。”

想要确保执行低息贷款政策,还是得用盈利机构才行。比如赵莺儿手下的锦绣钱庄,其实做的就很好。他们会严格审查贷款人的身份,并且要求一定的抵押物,然后给那些确实有困难的贫民放债,而不会故意侵吞他们仅剩的财产。反而可以作为一种保护,对抗觊觎贫民财产的那些庞大力量。

所以存档室送来的这一部分账册,正是专门用来记录平民小额借债的那部分业务。其中就包括在公主的描述中,十分得权贵推崇,风头正盛的水月庵。

等在旁边的账房张管事,等到赵莺儿翻到水月庵业务的那一章,才从阴影中站出来说,“我们查了水月庵所有的相关记录,其中最可疑的一件事,就发生在最近一年前。”

顺着张管事的指引,赵莺儿很快就在最后一行记录看到,就在一年之前,水月庵的上代住持师父圆寂,由徒弟明月继承了庵堂。她向锦绣钱庄申请放贷,理由是想要修缮庵堂,创建一个庙会,用来改善庵堂香客流失,日益萧条的现状。

为了多借银子,明月还把名下唯一的产业,包括寺庙本体在内的十亩田地抵押给了锦绣钱庄,换取了五百两银子的放债。

即便是京郊的田地,十亩地也抵押不了一五百两银,只是因为那座寺庙是一件古物,如果接手过来自己组织庙会也能有利润,所以当时处理这项业务的伙计和掌柜都同意了这次的贷款。

可是三个月后锦绣钱庄的伙计去调查情况,却发现明月庵并没有如她们承诺的那样开办庙会,也没有动工修缮庵堂的迹象。吓得伙计害怕遇到骗贷,连忙上前去敲门,开门的却是一个粉面霞腮的美貌女子。

对方笑盈盈的看着怒气冲冲的伙计,让他一下子便压下了心头的情绪。紧接着对方就从衣袖中掏出了一块沉甸甸的金子,交给伙计说,“小哥是来这收债的吧,我如今就借住在这里。这笔钱就让我来付,水月庵从此与你们的债务一笔勾销。”

金子的分量有六七十两那么重换算成银钱远超五百两。这个全家都在为锦绣钱庄工作的小伙计也没敢私吞,把银子全都带了回来。

在最后的记录中,小伙计描述他已经忘记了那女子的长相,只记得很漂亮。猜测或许是水月庵遇到了身份高贵的供养人,但他却没能打听到供养人的身份,所以十分自责。

此时再看这一篇记录,却发现疑点重重,首先在伙计没有表明身份的情况下,从未见面的陌生女子,为什么会知道他的身份。其次一位身份高贵的供养人,为什么身边没有任何侍从,就单独跟陌生的钱庄伙计见面。为什么还钱的时候明月没有出现,难道她就不害怕伙计拿了钱,而不将契约作废吗?

等赵莺儿看完了账本,方管事再接着向她禀告,“我们还查了一下水月庵近一年来的采买记录。”

“光是在我们赵家名下的商行里,水月庵就买了将近一千两银子的布料,三千两银子的滋补药材,其中百年人参就有两根。此外还有几百两银子的笔墨纸砚,全都是用的现银,我们没法追踪,但是有送货记录。这些东西全都送去了城东笔筒巷的一座小院。”

赵莺儿问,“知道那座院子住的什么人吗?”

方管事暧昧的笑了一下,想到主家还是一位大家闺秀,又立刻收敛了放肆的笑容严肃道,“记录上写的是一位赶考的年轻举子,而且明月经常出入那座小院。”

尼姑养了小白脸,在世俗伦理上很不成体统,可是也不算超出常人理解的范畴。

赵莺儿和周平平对视一眼,又一同将目光对准了账册上那位神秘的供养人,但那个住在城里的书生也不得不查,所以赵莺儿对雨桐说,“拿我的名帖,让人进城去说我病了要请太医。”

雨桐自然明白什么意思,立刻领命出去了。赵莺儿又对方管事说,“多带些人,去水月观附近探查情况。”

周平平看着赵莺儿不疾不徐的颁布着命令,她此时的威仪,一改往常平易近人的模样。很像她十五岁第一次出任务时,遇到的那位战场指挥官。可惜末世的人命如草芥,那位指挥官在她十七岁的时候,就死在了暗影怪物的利爪之下。

想到此处。周平平的心中便是一跳,她当然希望赵莺儿永远平安。

等到方管事转身离开,赵莺儿似乎也想跟上去的时候,周平平一把拉住了她的胳膊。“姐姐,让我跟方管事去探查消息,你就在家里等待结果。”

赵莺儿却是坚决的一转身,从抽屉里拿出一只杏黄色的印盒,打开之后里面是一枚青田冻的小印章,她拿起来看了一下,上面写着‘闲情’两个字,“这是皇帝六十大寿时,赏赐诸小辈的礼物,据说能够挡灾防煞,我把它带在身上,任她妖魔鬼怪都不能近身。”

说出这样的话,显然她对那女人的身份已经有所猜测。

周平平还是不肯放手,她甚至想要把赵莺儿手里的印章夺过来,却又觉得有点冒昧。僵持片刻她终于放软声音说,“我知道姐姐想要了解神秘力量的心情也很迫切。等到了地方,姐姐一定要记得躲在我身后,你知道的,我也不是凡人,肯定不怕鬼怪的。”

赵莺儿听到周平平放软了语气,反而有些内疚道,“就让我任性这一次,毕竟是母亲给我送的大礼。”

随着时间的推移,得到的消息越多。赵莺儿对于母亲的心结反而被冲淡了许多,如果让她一个人留在庄子上,她也难保自己不会胡思乱想。所以还是将注意力全都投射到水月庵的事情上,或许能让她心情变好一些。

由于这一次赵莺儿要亲自涉险,方管事调动了庄上的一百多青壮开道,马车旁边还有三十个弓马娴熟的轻甲骑兵护卫。

如此一来,行动不免缓慢。赵莺儿能够掌管诺大的商行,也并不是靠着纸上谈兵,她从几岁起,就跟祖母以求神拜佛的名义,去南北各大城市,港口查询账目,接见管事明晰奖惩,维护地方氏族之间的关系。

因此她出门的经验很多,看到周平平拘束的坐在车厢边的小凳上。便好心拉她到榻上来说,“时间还早,跟我一起躺会儿。”

周平平顺着力道轻飘飘的走过去,却低着头,掩饰着瞬间红透的脸颊,讷讷的说,“我睡觉,不习惯跟人靠太近。”

赵莺儿却躺下来,拍拍自己旁边的位置,“出门在外,别讲究了。”说完打了个哈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狩心游戏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

婚内上瘾

女主并不觉得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姐姐,你看我身娇体软
连载中小蛮无细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