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第60章

众人不知道他们在杨秦氏的眼里是怎么样的形象。

其实杨芸芸能够上学院这件事对他们的认知有很大冲击,现在大城镇里女子不仅能够上学院,甚至已经成亲的女子都可以进学院?!

要知道,在他们的认知里只有男子才可以上学,甚至前些年供出一个读书人还要倾全家之力,哪里可能还会让女儿读书,这花大力气培养的最后便宜的还不是别人,能让女子读书识字这也就是官宦之家才有的待遇。

再说杨芸芸会识字并不是什么秘密,家里人都知道杨芸芸识字是杨泽睿教的,他们的意识里杨芸芸最多也就认识几个字,不会做个睁眼瞎,这在乡下是很出挑了,若不是有赵明诚这门亲事在,家里的门槛也早就被那些求亲的要踏平了。

可是现在杨芸芸这个农家女还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听说是很有名的学院里,就说明杨芸芸的程度绝对不是认识几个字而已。这让他们再一次认识到杨芸芸,这个呆在家里十几年的姑娘。他们不免有些茫然,不过很快就没那么纠结了,毕竟杨芸芸现在也不在眼前,至于省城对于他们来说可能一辈子都去不了,他们也只能在信上听听算是见见世面。

他们更多的事与有荣焉,杨芸芸再怎么说也是从杨家出去的,他们杨家一下子出了两个进学院的读书人,再加上赵明诚,那就是三个读书人了,现在村里哪家有他们家风光。

“娘......现在外面都有能让女娃娃上学的学堂了吗?”杨大嫂程氏看着自己才四岁的女儿满怀期望的问道,现在小姑子这个成过亲的都能够上学,那她的小女儿岂不是也有机会上学,说不定比小姑子学的更多,更何况上过学的女娃娃嫁的也肯定比别人好。小姑子在家的时候也会教孩子几个字,可是她家秀秀年龄小,也就老三家的婷婷还认几个字。

程氏对自己的子女是真心疼爱,她是知道地里干活的苦,也认为读书识字是真的好,看看小叔子,再看看小姑子,那都是读书识字带来的,她也希望自己孩子能够像小叔子和小姑子一样。

程氏虽有点自己的小心思,可是家里人谁都不能说程氏不是个好大嫂,自她进门以来,孝顺公婆,对弟妹也关爱,又为杨老大生儿育女。而杨德胜和杨秦氏虽疼爱自己的小儿子小女儿,可倚重的还是自己孝顺的大儿子以及大儿媳,程氏可是杨秦氏亲自挑选的,当然也问过杨老大的意见,后面的两个完全是凭自己儿子心意来的。

王氏也憋不住了,她家婷婷也七岁了,要是能上学,嫁个秀才公,那她岂不是也成了秀才公的丈母娘了,“娘啊!婷婷这年纪也不小了,要上也是让她先上呀!再说我家婷婷跟着芸芸学过一些字,说不定以后和芸芸一样能考上啥学院。”

“对啊,娘!”杨老三附和道,他家现在总共也就一儿一女,对于这两个孩子他也是疼的。

家里孩子的束脩以前都是公中出的,现在就算分家了公公婆婆也会贴补一些,她觉得这算是占便宜了,哪里像二哥家没一个孩子在上学的,吃亏吃大发了,不过要是女娃娃能够上学,公公婆婆应该也会补贴,不过看二哥家的也不像是会送孩子上学的。

杨秦氏看到程氏殷切的目光,又看了看咋咋呼呼的王氏以及默不作声摸着自己突起的小腹的江氏,再看看自己几个孙女,叹了一口气,她让自己的子女都读书识字,对于送孙女去学堂也没意见,可是这她说了也没办法呀!

“八字都还没一撇,你们两个这么猴急干什么,赶着投胎啊!”杨秦氏没好气的对老三两口子骂道,“你别每天白日做梦了,就你这脑子能生出像芸芸那么聪明的吗?”这是对王氏想着杨婷婷和杨芸芸一样聪明随便学几个字就能考学院的鄙视,要知道信中可说了一起参加的还有那些从大城镇赶过来的官家夫人,就连村里那几个读书识字的男娃娃可能都比不过人家。

杨秦氏挥了挥手中的信,“我看芸芸信里说外面有学堂招收女娃娃了,可是我们这里都没有听到有这种学堂,要把孩子送到哪里也不知道呀!”若是附近有这种学堂,她早就把杨芸芸送进去了,说不定早就考上那啥学院了。“就算找到地方你还真能把那几个孩子往学堂里一送就万事不管了,还是你要跟着过去陪她们一起读书,喝西北风吗?”

程氏有些失望,现在小叔子和小姑子都是见过世面的,认识的人肯定多,她本来想着能不能拖他们的关系把秀秀送到收女娃娃的学堂里,不过婆婆说的也对,他们也不可能背井离乡去其他地方就为了能让自己的女儿读书识字,只不过心里想着能不能学小叔子一样让大儿子有空教教妹妹识字。

杨家还在为女娃娃上学堂的事纠结,赵秀才则看着手中的信陷入了沉思。

赵李氏看着自从收到信后就一言不发的赵秀才,看他神色凝重,心下一沉,担忧的问道:“明诚和芸芸他们怎么了?可是在学院里发生了什么事?”她的相公当初就是在学院里得罪了人,她真的对学院没有什么好感。

赵秀才看到因自己迟迟没说话而心生担忧的赵李氏,解释道:“没有,他们没出什么事,相反,相反还是一桩喜事。”说完把手中的信递给赵李氏,赵李氏本身也就只认识绣样上的几个字,后来嫁给赵秀才后,两人是情投意合,感情自然好,赵秀才手把手的教赵李氏读书写字,算是别样的红袖添香,不然也不会成亲不到两月就传出了好消息。

赵李氏听到喜事就想到刚成亲的夫妻俩,心里笑骂赵明诚真的一点也不知节制,想着什么时候该收拾行李去省城陪杨芸芸,这两个人都还年轻,身边也没有长辈在身边指点也不知道到时候要闹出怎样的笑话。

不过看完信中内容知道不是她心中想的那桩喜事的她心里难掩一抹失落之情,不过想着两个孩子还年轻,以后还有时间,把注意力转移到另一件事上来。

不得不说杨芸芸能够考进学院这件事对他们来说也是冲击。

“这......芸芸......芸芸也能进......明志学院?”赵李氏不是杨家人,她也从赵秀才口中了解过明志学院,那时候还想着若是她生了一个女儿的话,或许也能去明志学院试一试,可惜最后只生了两个儿子,个个都不是省心的,不过没想到的是到头来自己的儿媳妇竟然进了明志学院。

赵秀才轻轻叹了一口气,“这世道终归是不同了。”语气里有着难以掩饰的伤感,他得承认他已经赶不上这个时代的变化了,他的大儿子的选择是对的,一切都是他太过固执,现在都是他们年轻人的时代了。

年轻的时候他才华是有,年纪轻轻就取得了秀才的功名,在周遭人的吹捧下有些恃才傲物,虽没有被那些追捧迷花了眼,可是看不惯太多事,也不愿掩饰自己的看不惯。

偏偏又碰上小肚鸡肠的人,嫉恨上了他,什么都不做,偏偏就是让他参加不了会试,每每在考试前发生意外让他错过会试,偏偏还抓不住证据,也没有人敢帮他。

后来知道那小人的靠山倒了,他也没有高兴到哪里去,错过的机会,流逝的时光再也回不去了,朝廷的变革有心人都能看到,他的所学似乎已经不适合了,他已经错过了最好的时机,自己大儿子又选择弃文从商,心灰意冷下他带着妻儿回了杨家村,给村里的孩子启蒙也不算荒废他所学的。

他呆在杨家村这么些年,可也不愿做个睁眼瞎,对于朝廷的变化外面的变化还是有关注的,有几个同窗还会彼此通信,还有五花八门的报纸,报馆在杨家村甚至镇上其实不是很发达,要买报纸还要到县镇上去买,赵秀才也是出钱让人在县镇每天帮他收集报纸,尤其是关于朝廷方面的,隔一段时间给他送一次。等到赵明诚小有家产后,就让人每天送过去,赵秀才倒也没有拒绝。

杨芸芸上学院的事第二天就被王氏这个大嘴巴给传了出去,引起了轩然大波,正如杨家人受到的冲击一样,村子里沸沸扬扬都在讨论这件事。

“你们听说了没,那个嫁给赵家秀才公的秀才娘子竟然也能上学了。”

“什么?!”

“你是说芸芸?”

“芸芸竟然能够上学?”

“什么时候女娃娃也能够上学了?”

“哎,那是你们没见过世面,听杨家说那些大城镇里还有让女娃娃上学的地方。”

“什么,还有收女娃娃的学堂?”

“不过这也真是的,都嫁人了不呆在家里伺候男人,还去上学,也不怕人笑话。”这是嫉妒杨芸芸嫁给赵明诚的人说的。

“呸,黑心肠的,要让杨婶子知道你这么说芸芸非得脱一层皮。”这是和杨家关系好的。

“就是,就算让你去上你又认识几个字,自己没本事还不兴别人有本事,怪不得赵秀才不搭理你。”这是知道内情的人说的。

“你胡说八道什么,我说错了吗?嫁人了都不安分,要是人人像她这样,男的还娶什么女人。”

“是啊,这上学院得费不少钱吧!”

这话倒是说到一些人心坎里了,若是女的都像杨芸芸这样,那娶回来还要供她上学,那岂不是亏大发了,家里再多的钱也不供这败家娘们祸祸的,上学费银钱那是村里人共有的认知。

“你当人人都能像芸芸那样聪明啊!再说人家赵家都不管的事要你们瞎操心,人家就喜欢识字的姑娘。”

村里的人就这事就争论了几天,不过很快又被别的事给盖过了。

杨家的和赵家的要去省城了。

......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0章 第60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金缕衣

修仙女配谋长生

教科书中的朕

金吾夜

招魂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锦鲤相公
连载中鱼笙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