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女锦衣(一)

时令秋末,却极其多雨,连带着人也在这股湿气中有些烦躁。

玉琉璃的屋檐下卫令已经站了许久,对面远远地急奔过来一人,此人面相阴柔,却是穿着上等的蚕麻料子,这是圣人面前最得脸的太监李谙福,在这个内室比朝官得脸的大势所趋下,李谙福更比别人要多得三分脸面,极其体面。他的身后是一干小太监小宫女,待他上前来就给他服侍衣裳与茶水,待他喝完了那口热茶,才尖声尖气地说:“卫大人,不用等了,陛下今儿个召内阁议事,喏,今岁“闹蛾”,势必是要想出计策来的。”

他顺势打量眼前这位令人闻风丧胆的皇奴司卫指挥使,风尘仆仆地过来,还在寒雨中等了有半个时辰,却不见一点狼狈的样子,说实话,南边的风水就是好,美得如玉一样细腻,而这位女锦衣更是在面上承了北方人的立挺锐利,融合起来,竟是倾城之姿。可这位呢,她是圣人眼前的红人,十五岁加入皇奴司卫,不过五年就自己爬到今天这个位置上,一路走来的血腥,竟没有人取质疑她来路不正、以色伺人。

尽管皇奴司卫老大的身份和权力足以让朝野上下闻风丧胆,但通常情况下,执掌皇奴司卫的官员都身家性命难保,没什么好下场。

周朝历任皇奴司卫头子除少数几人外,基本都死于皇帝的卸磨杀驴。即便是前指挥使袁彬这种与明宗有同甘共苦经历的皇奴司卫头子,之后仍然被时任皇奴司卫指挥使门达投入诏狱,差点儿丢了小命。所以,想在皇奴司卫老大的位置上做得长久并安全着陆,当真不容易。

皇奴司卫自诞生之日起,就是一个完全听命于皇帝本人的“私人武装”。在皇帝的特旨授权下,这支私人武装不仅负责皇帝日常起居的护卫工作,还可以口衔圣旨,凌驾于周朝最高司法机构刑部之上,越权办事。如此特例,当然会引起一众尊崇儒家礼法的文官的抵制,遭受群臣非议,而为了压制文官,皇奴司卫行事越发暴力。如此,皇奴司卫就成了历史上所描绘的肮脏黑暗、阻碍朝政推行的“毒瘤”。

除此之外,因为多在皇帝的指令下执行秘密抓捕任务,皇奴司卫难免会成为大臣与皇帝博弈的棋子,进而被迫充当皇帝的“挡箭牌”。

所以,皇奴司卫头子替君王“背锅”也属常事。而作为皇帝的亲信,皇奴司卫头子还是名义上的御前头等带刀侍卫,需时常伴君出行。常言“伴君如伴虎”,稍有不慎,可能只是说错一句话,他们的脑袋就会掉到地上。

由于明宗皇帝之前的周朝皇帝多利用宦官对抗朝中的文臣势力,因此,宦官掌控下的东、西两厂实际上长时间代替了皇奴司卫越权办事的职能。曾经叱咤风云的皇奴司卫到了明宗一朝,只能沦为东、西两厂秘密行动中的“打手”。

“大人若是不嫌弃咱家嘴笨,不如将事情与咱家说了,咱家给大人传话,也省得大人在雨天里站着,若是大人身体出了什么事,陛下,怕是要怪罪我咱家招待不周了。”

卫令看着李谙福虚伪的样子,却不得不与他虚以委蛇起来:“也没有什么事,就是来问问沈玉当初管的时候,北镇抚司里关了大批的囚犯,他死后那些案子就没有人去接手,我这几日看了看,发现有些案子是实的,但大部分都是冤假错案,可背后呢,受益的又是沈家,又牵涉容贵妃,便想来求个处置章程。”

“要咱家说,大人就权当看不见啊,何必去自寻苦吃,这容贵妃进宫不到五年就从洗衣婢坐到贵妃的位置上,焉是好相与的角色?沈玉说白了是你的半个师父,再怎么着也要顾念着点当初的情份,省得有人说您忘恩负义,从前的北镇抚同是不干净,可您在皇奴司卫里这么多年,难道以为以后就会干净清白了不成?”李谙福在雨里寻了地方坐下来,手里捧着热茶,招指虚虚地掩咳几声。

卫令笑了起来:“是,公公的话我省得的,但我们做人臣子的,还是以皇上的意思为首,公公今儿个来便是帮了我大忙,烦请将这份折子递上去罢,我还有好些事没处理,实在是忙碌得很。”

“去罢,大人路上小心着些,那些青砖到了雨天生苔,可是滑人得很。”

卫令撑伞走在宫道上,心知刚才李谙福根本没有向陛下通传她来过的事,他就是要讨好客贵妃。五年前的北镇抚司还是沈家庶子沈玉的天下,容贵妃崛起以后,沈家以沈玉为媒介搭上了客贵妃,同时给了容贵妃沈家嫡女的身份,说她是幼时走失的小女儿,谁也不知真伪。

她今日过来,不是真的要将此事问过皇帝,而是她来问过,省得将来有人用此事检举她讨好沈氏隐瞒不报,那份奏折没能递到皇帝面前,她早就猜到了,但李谙福既敢冒这个险去卖脸,自然也要做好翻船的准备,眼下这当口她也不会傻到得罪容贵妃。

容贵妃与沈家都是太后一手提拔起来的,而要对付的是她背后的卫家。

当今的太后魏氏迁届颐和宫,当年魏太后扶持幼帝登基辅政,把持着周朝的军政大权,魏氏族更是权势活跃,盛清帝并非魏太后亲子,而是先帝一位低等妃嫔姜氏所出,可惜盛清帝降生时遇有祥瑞兆象,又正值周军大败北隋,先帝赵珣将放在魏皇后名下。

魏皇后出身将门,父跟随本朝太祖东征西战,立下赫赫战功,太祖驾崩前已经口谕下魏后的皇后之位,先帝登基那年,是为太业十万年,魏氏时年十五岁。

魏氏先后诞下两名皇子,可惜那年突发时疫,两名皇子先后重病而亡,也许有安抚魏氏族的动机,这才将赵珣继到魏氏名下。仅仅过了三年,先帝明宗被查出子嗣不振,将来无法再有其它皇子,于是这名姜氏子成了明宗最幼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3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狩心游戏

在全A男团中假装Alpha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道姑小王妃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
×
金鸾锦衣台
连载中青梅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