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匪的电话在周二深夜响起,要求一百五十万赎金才肯放回之迴。叔叔握着电话的手不停颤抖,却坚定地说:“我就算卖房卖车,也要把之迴接回来!”陆小阳整夜未眠,周三清晨,他发现自己衣服上赫然印着“长庆村村支书”的字样。
他立即给班主任打电话请假,随后联系显森:“今天我需要你当向导。”显森听到之迴被绑架的消息后,声音带着哽咽,但立刻答应同行。
长庆村位于山区,道路崎岖。显森带着陆小阳沿着蜿蜒土路前行,一路上详细介绍村里的情况:“我奶奶家就在这里,去年搬走了。村里现在只有老人和孩子,井水都快干了。”
到达村庄后,几位老人围上来。一位白发老人拄着拐杖说:“书记,我们这吃水都困难啊。”陆小阳跟随村民来到村中央的老井旁,只见井底只有薄薄一层泥水。
“贫困人口太多,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村委会的破旧办公室里,会计拿出一本泛黄的账本,“土地荒芜,没人耕种。”
陆小阳召集村干部开会。他想到之前担任市长时接触过的扶贫政策,果断决定:“我们用上面的扶贫资金,种植耐旱的大枣和红薯。同时开办农产品加工厂。”
接下来的三天,陆小阳几乎没合眼。他带领村民测量土地,联系农业局的技术员,订购树苗和种子。显森则利用自己对村里的了解,帮助协调土地流转问题。
“这里适合种枣树,那边山坡可以种红薯。”显森指着荒地说。村民们起初犹豫不决,但看到陆小阳日夜守在村里,渐渐有了信心。
周五,村里来了投资商考察。陆小阳展示了自己设计的产业发展规划:“我们不仅要种枣树,还要建加工厂,生产枣干和红薯粉。”投资商被这个年轻“村支书”的远见打动,当场决定合作。
周末,村里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老人和妇女们都参与到种植中,荒废多年的土地上焕发出生机。周日晚间,地方电视台报道了长庆村的巨变,镜头里的陆小阳正在帮老人挑水,脸上沾着泥土,眼神却格外明亮。
周一早晨,陆小阳回到学校。班主任王老师刚想批评他又旷课一周,手机突然弹出新闻推送——“14岁少年村支书带领长庆村脱贫”。王老师惊讶地看着手机,又看看陆小阳,脸上的怒气转为欣慰的笑容。
“你……你做了这样一件大事。”王老师难得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刚才通知,你被评为‘模范村支书’。”
同学们围上来,好奇地询问村子的变化。陆小阳简单回答着,目光却望向窗外。他想着之迴还没有救回来,贫困村庄刚刚起步,肩上的责任依然沉重。但看到新闻里村民的笑脸,他相信只要脚踏实地,就能带来真正的改变。
放学铃声响起,陆小阳摸了摸胸前“长庆村村支书”的字样,第一次感受到这个身份带来的充实感。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