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家专门留了一个位置让大伯母卖发糕。
但卖发糕也不是时时刻刻忙着。
大伯母也记得外婆家的相助之情,就让晓梦姐得闲的时候去帮忙。
也就是这一帮,让大舅妈注意到了晓梦姐,于是就想帮他的儿子说亲。
锦瑟那大表哥叫王松,今年16岁,年纪正合适。
自家娘补充道。
“我这段时间没事的时候不是会去帮忙吗?我那娘家大嫂就私下问我,梦丫头有没有定亲?还说打算找大嫂问问,如果你们有意向,那她就找人上门说亲,如果不愿意,这事没有拿到明面上来,两家也不尴尬!”
锦瑟抓了抓头发,这事的确得想好,可别结亲不成,反生出仇来。
“大姐,你见过大表哥吗?你感觉怎么样?”
大伯母挥手道。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们商量就好。”
“大伯母,我觉得还是先看看大表姐的意思,我再同你分析一下。”
大伯母也知道锦瑟是个有主意的,也信任她,便让老大说说。
说到自己的亲事,晓梦姐通红了脸,没有躲起来,已经是极力控制自己不让三妹失望。
“那大表哥我见过,全凭爹娘做主。”
“你看吧?不是我不问她,她自己都说了,听我们的,锦丫头,你看?”
呃?锦瑟看一眼晓梦姐,没好意思拆穿。
全凭爹娘做主,那就是满意了。
如果不满意,她就会说,女儿还小,想多陪爹娘几年。
这都是套路啊!
锦瑟又问自己娘:“娘,你最近去外婆家去得多,你觉得大表哥是个什么态度?”
哪知王氏捂嘴一笑:
“哪儿需要我觉得?当时我大嫂跟我说的时候,那小松就在一旁,脸都红透了也不走。听大嫂说,还是小松先提出来,大嫂才注意到梦丫头,觉得她不错。”
那就是互相看对眼了?
锦瑟最怕的就是盲婚哑嫁。
这样看来,两人都觉得对方不错,这个亲上加亲还是不错的。
不过,有些事还是要说明白。
“大伯母,这种亲上加亲的确不错。不过我还是跟你说一下。大哥准备今年秋闱下场,如果这次就中秀才,那肯定好,就算不是这次,下次,下下次也一定可以。”
“真的吗?”
乍然听到这消息,在座的三人都惊住了,喜色溢于言表。
“不过,这同老大的亲事有什么关系?”
大伯母突然反应过来,这不是在说老大吗?怎么又说老三了?
锦瑟仔细地同大伯母解释清楚。
现在看来,肖家是农村人,王家是县里人,而且王家现在生意红火。
晓梦姐能攀上这门亲事,那是高嫁!
但一旦今年乘风哥取得秀才功名,那么晓梦姐就是秀才的姐姐。
那么与王家结亲,就算是低嫁!
哪怕王家生意红火,但是士农工商,商人地位最低。
不过商户三代不得参加科举,倒是大表哥的下一代正好可以读书。
但如果不与王家结亲,那就可能嫁给同样是秀才的儿子或是兄弟,甚至可能是秀才本人。
这些未知数必须说清楚,不然后面大伯母后悔,那岂不是结成仇了?
大伯母这才恍然大悟。
这就是看他们选择要什么了?
是想要高嫁到不熟悉、不确定好坏的人家,还是低嫁到亲上加亲,知根知底的人家。
可高嫁低嫁意味着身份地位不一样。
大伯母有些犹豫,问道:“是不是老大高嫁对老三有利啊?”
锦瑟不好说不能用晓梦姐的亲事换乘风的前途,只得换个角度。
“晓梦姐现在再高嫁也不过是秀才,而一个秀才姐夫对大哥并不会有太大帮助!甚至可能还要我们资助。但王家可能会资助我们。当然,我们也不差那份资助!”
这是实话,现在她有能力快速元赚钱了。
大伯母也听出来锦丫头的选择了,点点头,然后说回去和爷奶大伯商量一下。
第二天中午,大伯母又来了,正好遇到乘风们回来吃饭。
便把商量的结果告诉大家。
“我们想了想,决定就和王家结亲。既然这对老三没有任何影响,那选择知根知底的王家更好。反正我们也不需要卖女儿。”
随即大伯母又看向锦瑟娘:“弟妹,这事就麻烦你去传个话了!既然决定和王家结亲,那发糕我们也不过去卖了。爹说不能让王家低看了。”
锦瑟想了想。
“大伯母,那你回去同爷爷说,把发糕的配方作为晓梦姐的嫁妆吧!”
“这样好吗?就算以后不卖了,那就你自己留着吧!”
锦瑟摇摇头,表示不需要。
“不用了,大伯母,这发糕一直在外婆家卖,已经算是店里的一种特色,给他们才是最合适的。再说了,我已经有新的赚钱方法,你们就不要去赚那辛苦钱了。尽管去买地就行,种不过来就租给别人收租子。”
知道锦瑟是个主意正的,大伯母也没再多说,只是记住锦瑟的这份情。
一再嘱咐乘风认真读书,听锦瑟的话,就赶回家去了。
吃了饭,锦瑟娘收拾妥当,就去王家传消息,找媒婆上门。
两家结亲是一个很复杂耗时的过程。
根据礼法要经过六个步骤,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
首先是王家要请媒人到肖家家问可不可以议亲。
这时候肖家肯定说同意,肖家还告知晓梦姐的姓名。等王家回去占卜,得到吉兆,告知肖家。
并送聘金,约定日期新郎迎娶新娘过门。
最后约定婚期是在明年开春之后。
就这些步骤,都用去了两个月的时间。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