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林氏?”
“为了我自己。”
程野欣慰一笑,“我带您过去。新招的职业经理人已经就位,大小姐可以好好休息一段时间了。”
傻阿程,“林小满”对你来而言究竟是什么。
————————
其实林小满内心很抗拒与林晚舟见面,面对同一张脸,她很难剥离开对江浸月的情感,哪怕无数细节处处暗示她不是“她”,可生理性的渴望却控制不了,每一次心跳都在催促着靠近。
一边是沉甸甸的背叛感——对江浸月那份纯粹而无法复刻的喜欢,仿佛正在被自己亲手玷污。另一边,那些无处安放、几乎要将她溺毙的汹涌情感,却不受控地投射在林晚舟身上,寻求着虚幻的慰藉。
她比顾凉还渣……
这才是替身文学,而她成了最不堪的主角。
当林晚舟抱着教材走进教室时,一眼就看到了坐在第一排捧着脸蛋冲自己笑的林小满,为了融入大学生群体今天还特地穿了简单的白T和牛仔裤,扎着高高的马尾。
年轻,鲜活,像一颗饱满多汁的水蜜桃。
林晚舟的指尖无意识地在光滑的教材封面上摩挲了一下,心底某个隐秘的角落被狠狠戳中——真想把她关起来,上一堂只属于她们两人的、漫长的“一对一辅导课”。
唇角的弧度无法抑制地加深,林晚舟笑得灿烂,连语调都比平时轻快很多。
大学本就是荷尔蒙躁动的温床,看到平时温柔知性、略带疏离感的教授笑得这么开心明媚,少年少女的心跳都不约而同地加速了。
“林教授今天是遇到什么好事情了嘛?这么开心。”
“不会是谈恋爱了吧~”
后排的学生开始打趣,课堂气氛轻松起来。
林晚舟将教材轻轻放在讲台上,目光却像黏在了第一排那个身影上,笑容不减,甚至带上了一丝只有林小满能解读出的甜腻。
“算是吧~”她拖长了调子,视线牢牢锁住林小满惊慌失措的表情,“看到了一位……等了很久很久的人。” 她刻意在“很久很久”几个字上加了重音,眼神仿佛带着钩子,直直探入林小满心底。
“哇哦——!”
“哦~~~~~”
教室里瞬间炸开一片低低的惊呼和起哄声。
学生们兴奋地左右张望,试图找出让教授口中的对象是谁。很快,不少目光聚焦到了第一排那个陌生又过分漂亮的高马尾同学身上。
林小满只觉得脸颊“腾”地一下烧了起来,心脏在胸腔里擂鼓般狂跳。
怎么上来就直球开撩!连个心理准备时间都不给,不愧是满级恋爱脑.....
林晚舟的眼神太有穿透力,那毫不掩饰的占有欲让她头皮发麻,却又情不自禁地被那视线吸引。
生理性的靠近渴望与内心的抗拒撕扯着她,那句“等了很久”的暗示更是撩拨着她内心的悸动,周围探究的目光更是像针一样扎在她身上。
坐立难安。
林小满脑子乱作一团,她知道不能陷入被动,但是理智告诉她林晚舟大概率就喜欢自己“惊慌失措”的样子。
林晚舟满意地看着林小满脸上升腾起的红晕和眼底的挣扎。她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镜片后的目光更深了些,笑意里掺入一丝掌控全局的玩味。
她不再继续这个话题,转而翻开教材,声音恢复了讲课时的清朗专业,仿佛刚才那一幕从未发生。
“好了,闲谈到此为止。现在,让我们开始上课。今天的内容是‘认知偏差’与‘情感投射’。”
她操作着PPT,屏幕上出现清晰的标题和定义。她的语调平稳,但目光却总是不经意地扫过第一排的林小满。
“情感投射,简单来说,就是个体将自身的情感、愿望或特质,无意识地归因到他人身上的心理现象,这很常见。” 林晚舟缓步走下讲台,高跟鞋在安静的教室里发出轻微的声响,“但有时候,这种投射会变得非常……复杂。”
林小满的心提了起来,努力维持着表面的平静,装作认真听课的样子。
她在试探我?!她知道我不是原主了?!
不可能!那100点好感度还挂在她头顶呢!对一个陌生人满好感?这怎么可能!一定是巧合……一定是我想多了!
林晚舟缓步走下讲台,高跟鞋在教室里敲击出清晰而富有压迫感的节奏,她踱步到第一排过道边缘,身体微微倾向林小满的方向。
“比如,当一个人失去了一个极其重要的对象,那份强烈的情感无处安放时……”她顿了顿,眼睛锐利地捕捉着林小满脸上最细微的表情变化,“她可能会在某个‘相似个体’身上,重新‘找到’那种感觉。”
林小满下意识地捏紧了手中的笔,指节微微发白。
她下意识地又在脑中呼唤:“统子!统子!死机了吗?快回答我!林晚舟是不是发现了什么?”
无人回复。
垃圾系统!关键时候掉链子!
她只能在心里咬牙切齿地咒骂,指节因为用力握着笔而更加泛白。
“就是找替身嘛!好多人都这样,找的新对象跟旧爱总有像的地方!”
“对对,心理学上很常见的现象啦!”
学生们小声议论着。
林晚舟一边讲解着“确认偏差”,一边用眼角的余光观察着林小满,回味着林小满那一瞬间的僵硬、躲闪和苍白的脸色,完美的面具终于出现了裂缝,这反应……比她预想的还要有趣。
心底模糊的猜想似乎得到了某种无声的印证,她的笑容依旧温和优雅,但眼底深处却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意和更浓的兴味,像发现了新玩具的捕食者。
她直起身,姿态从容地走回讲台中央:“当然,这只是一个常见的心理机制举例。具体到个体案例,需要更深入的观察和分析。”
她意有所指地补充了一句,目光再次扫过林小满,“有时,当事人自己都未必能清晰意识到这种投射的存在。”
林晚舟不动声色地继续讲课,PPT流畅地翻过一页又一页,讲解着认知偏差的各种类型和案例。
然而,她的视线却像一张无形的网,始终若有似无地笼罩在第一排那个坐立不安的身影上。
下课铃终于响起,清脆的声音在教室里回荡,对林小满来说却像是某种审判的前奏。
林晚舟合上讲义,目光越过收拾东西的学生,精准地锁定了第一排正仓促起身的林小满。
一个眼神,无需言语。
林小满认命地跟在那道背影之后,穿过喧闹的走廊,最终停在一扇挂着“林晚舟教授”名牌的门前。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