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 2 章

~第四章~

漠北的风沙,如同永不疲倦的磨刀石,一年年地打磨着山川,也打磨着那个名为郭靖的少年。光阴荏苒,转眼便是十五个寒暑。当年襁褓中略显懵懂的婴孩,已长成一个身材魁梧、肩宽背厚、面容敦厚的少年。他的皮肤因常年暴露在风沙与烈日下而呈现出健康的古铜色,眉眼间虽仍带着几分天然的朴拙与憨厚,但那双清澈的眼眸深处,却已蕴藏着一股磐石般的坚韧与不容撼动的澄澈正气。

正如长春子丘处机当年所忧心预料的那般,郭靖先天元基受损,灵窍未开,于武学悟性上远比常人迟钝十倍。一套全真剑法最为基础的入门招式"张帆举棹"、"春意阑珊",寻常全真弟子三五日便可练得似模似样,劲力初具雏形,他却需要丘处机不厌其烦地反复拆解、演示、纠正,数十遍下来,方能勉强记住动作轨迹,至于其中劲力如何吞吐、虚实如何变化、气息如何与之配合的精微之处,理解起来更是难上加难,仿佛总隔着一层无形的壁障。

然而,上天在关上一扇门时,也为他打开了一扇窗。郭靖身上有着世间最珍贵、最难得的两种品质:一是至纯至孝的赤子之心,对母亲李萍极为孝顺,小小年纪便知分担家务,猎取食粮;对师长丘处机更是尊崇备至,言听计从,从无半分懈怠与怨言。二是他那远超常人的刻苦与近乎执拗的毅力。他深知自己天资驽钝,便唯有下十倍、百倍的苦功,坚信"笨鸟先飞,勤能补拙"的道理。一个简单的"定阳针"守势,他能不言不语地在沙地中练习上千遍,直至手臂酸麻肿胀得几乎抬不起来,浑身被汗水浸透,第二天晨曦微露,却又雷打不动地出现在练功场上,重复着昨日的艰辛。修炼全真教玄门内功时,那呼吸吐纳、导引行气的法门艰深晦涩,他无法像天才那般迅速捕捉到气感,便只是死死谨记口诀,如同老牛反刍般,在放牧牛羊时,在静坐入睡前,一遍遍于心中默默存想,于极致的静定中,寻求那冥冥中的一线灵机。

丘处机将这一切点点滴滴都看在眼里,心中那份因牛家村惨剧而生的深沉内疚与责任感,渐渐化为对这块"璞玉"更深沉的怜爱、敬佩与耐心。他彻底放下了起初因进度缓慢而产生的些许焦躁,转而将全真教玄门正宗的根基功夫,掰开揉碎,用最质朴无华、最直指本质的方式,一点点灌输给郭靖。他常抚须对郭靖言道:"靖儿,武学之道,乃至世间万事,有时快即是慢,慢即是快。你心无杂念,如璞玉浑金,根基打得无比扎实牢靠,将来一朝开悟,其成就之稳固深厚,未必在那些靠小聪明机巧速成之人之下。切记,守拙方能致远。"

而在那简陋却收拾得干干净净的蒙古包,李萍虽不懂丝毫高深武功,却时常用最朴素无华的语言激励着儿子:"靖儿,你爹是顶天立地、为国为民的好汉子,你丘道长是世间罕有、侠义为怀的英雄。咱们娘儿俩命苦,也比不过别人家孩子聪明伶俐,但这没啥。咱们就跟人比谁更能吃苦,比谁的心更正,骨头更硬!只要你行的正,坐得直,肯下死力气,对得起天地良心,娘这心里头,就比喝了蜜还甜!"

在母亲慈爱而坚韧的目光滋养下,在师长耐心而高明的引导下,郭靖心无旁骛,心志愈发纯粹坚定。他就像大漠中那看似丑陋笨拙的胡杨树,将生命的根须默默而深深地扎入贫瘠干旱的土地,吸收着每一滴可能的水分与养分,缓慢,却以一种无可阻挡的姿态,无比坚定地向上生长。

多年苦功,水滴石穿;铁杵成针,功不唐捐。那看似愚钝的坚持,终见成效。郭靖体内全真派玄门内功已颇有根基,气息绵长醇正,周天运转虽不快,却自有一股沉雄浑厚、生生不息之意,如同漠北地下深处沉默涌动的暗流。全真剑法在他手中施展开来,虽无太多灵动机变、花巧虚招,但一招一式,法度严谨至极,劲力沉猛刚健,剑风呼啸间,自有一股**登堂入室**、不容轻侮的威势。那"昊天掌"全力拍出,掌风已然能够激起地上沙尘,隐有低沉风雷之声相伴;施展"金雁功"时,身形虽不如丘处机那般飘逸若仙、灵动如雁,却也沉稳矫健异常,纵跃之间,已能轻易翻越数人高的土墙,于崎岖山崖间奔走如履平地。

他的武功,就像他这个人,不尚花巧,质朴无华,甚至有些呆板,却自有一股植根于大地、历经千锤百炼而产生的、令人不敢小觑的坚实力量。这力量,源于汗水,源于坚持,源于一颗纯净无瑕的赤子之心。

-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金国中都,赵王府内,则是另一番截然不同的光景。

昔日的幼童完颜康,如今已长成一位面如冠玉、目似朗星、唇红齿白的翩翩少年郎。他身着江南进贡的云纹锦袍,腰缠西域美玉雕成的腰带,举止间自带一股与生俱来的贵气与优雅。在偌大的赵王府中,他是众人捧月的"小王爷",完颜洪烈对他极尽宠爱,几乎有求必应,各种珍玩宝物、名师教导,无不优先供给。

然而,在这富丽堂皇的王府深处,一场持续了数年的、针对一个少年灵魂的无声"争夺战"从未停歇。杨康的成长,始终伴随着两种截然不同声音的拉扯。

一边是完颜洪烈给予的,触手可及的无上荣宠、锦衣玉食、众人逢迎,以及那份虽掺杂算计却也真实的"父爱"。他叫了十几年的"父王",习惯了小王爷的身份与权力,也曾为完颜洪烈的赞赏而真心喜悦,为王府的煊赫而暗自骄傲。另一边,则是江南七怪带来的,那个遥远、模糊、充满血泪与悲壮的"杨家将后裔"的身份,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沉重信念,是郭靖母子流落漠北的凄惨想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3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傲世丹神

寻仙

拳镇武侠

神医弃女之帝妃倾世

修你妹的仙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
×
金庸武侠平行世界
连载中黑山老妖重出江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