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镜华正襟端坐,面部表情也适当变得温煦:“在家中听闻太夫人身体有恙,心里挂念,恰巧大哥大嫂也回到家中,才琢磨着一起来看望一下您。也带了一点微薄的心意,还请太夫人和夫人千万不要嫌弃。”
谢氏面色柔和,轻微一笑道:“多谢你的心意,这些年来,你这孩子倒让人省心不少。”
方镜华微微一笑,眼睛看向她大嫂,眼睛轻轻一眨,示意:该你表现的时候了。
余氏马上笑了起来,表情可谓十分温良:“我嫁过来这些年,总是不得时机来拜见夫人和太夫人,常常心里想,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家,什么样的人物,才能养出皇后娘娘那样的女儿,心里又佩服又敬仰。”
赵家老夫人嘴角微微牵着,看起来倒是有些开怀:“你这小辈倒是嘴甜得紧,如今靖宇那孩子怎么样,你们夫妻俩过的可还好。”
余氏羞涩一笑,道:“承蒙老夫人关怀,我们夫妇两个如今倒好,在家时,还常常听老爷提起您呢。”
方镜华心中略略放松,在一旁抿唇听着余氏怎么打开局面,到底是求人,余氏这姿势低的倒是轻车熟路,。
几个人闲话家常的聊了一阵子,余氏不动声色的将成文成礼两个孩子描述的十分勤奋好学,乖巧可爱。
时机差不多了,方镜华才缓缓提出:“这次来,实则倒有一件事相求,成文成礼两个孩子都已经满了十岁了,能不能到贵府的学堂上几天学。”
余氏殷殷切切的看向她们,谢氏微微笑道:“那倒不算什么,只是这里的教书先生管教极严,弟妹如果放心,只管送来就是。”
余氏连忙说:“哪里的话,孩子若是顽皮,只管让先生管教就是。”
方镜华微低了头,道:“多谢夫人。”
经此,余氏对赵侯夫人和太夫人更加热情了几分。一番寒暄过后,几番拒绝了对方留饭的要求,几人才请辞。
赵侯夫人亲自送她们出来,道:“方家丫头这次来,可见了侯爷,不如去见一见也好。”
余氏十分讶异,这侯府对方镜华倒是挺热情的,倒与她往日想的不大一样,不过面上却笑容宽和:“是啊,妹妹在侯府住了这些年,来一趟,总要去见见侯爷的。”
方镜华答是,顺便又吩咐红玉:“你陪着嫂子先过去,我一会儿就来。”
方镜华是在书房见的赵侯爷,赵侯爷人至中年,气派正足,不说话时也有一股不怒而威的气势。方镜华小时候就怕极了他,每次见面都要躲起来,十分的不成气候,长大了才稍稍好一些。
如今的方镜华二十六岁,历练了一番,才明白一个道理,人与人交谈也是对峙,未语先怕是大忌讳,这样永远会被牵着鼻子走,不管对方是家财万贯还是权势滔天,都要平常心。
方镜华先道:“侯爷好。”
赵侯爷在俯身写着字,闻言也不理,先把自己的写完,离开书案,擦了手,才轻轻淡淡的说一句:“嗯。”
方镜华点了点头:“怕侯爷有什么吩咐,急忙就过来了。”
赵侯爷自己过去坐了主位,才道:“不用那么拘谨,过来坐吧。”
不知道这位赵侯爷是什么感受,方镜华觉得是尴尬极了,没什么好说的,只好勉力寒暄道:“侯爷最近公务可忙?要注意身体才是啊。”
赵侯爷点头道:“还好,叫你来就是问你一些事,最近你有没有见过什么奇怪的人或者说知道一些奇怪的事情。”
方镜华微微皱眉,斟酌道:“并没有什么,左不过寻常那些事,侯爷可是有什么困惑?”
赵侯爷又问了一遍:“当真没有?”
方镜华正色说道:“果真没有,还请侯爷指教,我确实未曾得知。”
方镜华想,慕容云深的事情不是皇后希望她知道的,最起码现在她是不应该知道的。况且还不知道赵侯爷知道多少,多说多错,只能牢牢地闭紧嘴巴。
方镜华心里啧啧感叹,瞧瞧他们这儿,亲生父女有事情还要来询问她这个外人,不知道是应该感到可怜还是可叹。
皇后娘娘怎么想,怎么计划,她自然也不会知道,恐怕李瑞知道的多点,若是他前些日子来过侯府,该说的想必都说了。
赵侯爷说:“她是不会把事情告诉你。但是你也太过松懈了些。”
方镜华硬生生让自己挤出一个微笑:“侯爷这话问的让镜华心里忐忑,只是我想破脑袋也想不出来有什么,还望侯爷能稍稍指点迷津。”
赵侯爷沉默了一会儿,才说道:“近日皇上荣宠魏贵妃母族,重用穆亲王,圣上心意叵测,咱们娘娘倒是日日表现舒心的很。”说着摇了摇头,“镜华,你说这是正常的吗?”
方镜华忍不住皱了眉:“后宫有皇后,又有嫡子,皇上怎么会突然这么亲近魏氏一族,这是要置中宫于何地。”方镜华叹息:“魏贵妃势头正盛,恐怕娘娘也是无计可施,又不得不做出仁慈大度的样子。”
赵侯爷顿了顿,道:“你若是什么都不知道也罢了。差不多七八年前,娘娘交给你一个女孩儿,现在差不多也有二十几岁了,还记得她吗?”
七八年前,那时候差不多自己才刚给皇后做事,她生活正发生变故,好像是有过这么回事。自己手下姑娘不少,又是差不多年纪,如今确实说不好是哪位了。
方镜华谨慎道:“是的,侯爷是有什么交代吗?”
赵侯爷道:“记得就好。看好她,别让她出事。”
方镜华心里一紧,能让赵侯爷提及,又偏偏丢在水中沚这么多年,恐怕这姑娘并不简单,正色道:“是,侯爷放心。不知道那姑娘是什么人?”
赵侯爷饮了口茶,道:“此事说来话长,牵扯很多,现在也不好多说。交代你的只管做就行了。”
方镜华只好应是。
赵侯爷这才问道:“说起来,怎么会突然来这里?”
方镜华将来意说了一遍,顺便道:“夫人和太夫人为人极好,已经答应了。”
说道这里,赵侯爷威严至极的脸竟带了几分笑意:“如今你这样很好,早些年要是能这么识大体,也不用白受那么多罪。”
方镜华有些惭愧:“辜负了侯爷当年的悉心教导,很多道理都不是听就能听的懂的,多走些弯路也未必没有好处。”
赵侯爷应了一声,才道:“我也不留你了,回去吧。”
方镜华握着自己出汗的手心,恭敬的告退。
走出了好远,方镜华才敢深呼几口气放松自己,真的不是她怂,有些植根于内心深处的有些感受不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就能真的消退的。
余氏还有红玉已经在轿子上等她了。
路上,余氏简直合不拢嘴:“真是没想到,这侯爷夫人脾气真的这么好,真是身处高位还能有这么好的脾气教养。”
方镜华:“……”
不想提醒她,其实这次来,侯爷和夫人其实没什么理由不同意,这原本也不是什么大事,不需要他们做什么牺牲,毕竟方镜华和皇后娘娘还有一层捆绑关系,要紧的是,姿态要做足了。
方镜华懒,就不多说了。
其实心里还是有些不舒服的,她对侯府里的人还有一草一木都太过熟悉了,在这里的一些好的和不好的经历,让方镜华不是很愿意做底伏小,这些想法听起来是有些矫情的。
将两个孩子送到兴顺侯府去读书,锦浩突然间少了两个小哥哥一起玩耍,吵着闹着要一起去,方镜华连吵带哄的说了他许久,方锦浩不敢闹了,就闷着脸闹别扭。
方镜华突然意识到,方锦浩快要七岁了,其实自己根本就没有认真考虑过要将这孩子养成什么样子。
虽然现在请了夫子教方锦浩识字,但是方镜华没想过要让方锦浩读书科举,也不想让他从军。总之,方镜华不想让方锦浩将来与朝廷扯上丝毫的关系。但是,难不成就这么让方锦浩养成一个平庸无为的孩子,方镜华有些不甘心,没有母亲会期望自己的孩子碌碌无为。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走着看看吧,看他是不是经商那块料子。不行的话,就只能再另想出路。方镜华忽然想念起当年那个轻轻松松就可以抱起来的肉团子了,怎么忽然就感觉孩子长这么快,快到让她不得不日日思虑,考虑在他不知人事时要怎么帮他妥善的安排人生。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