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姐已冷落我数日,今日,我是来找小姐重归于好的。”他真挚地看着柳疏桐,她有些不辨真假。
于是,她“嗯”了一声。
她这反应倒让萧景澜有些措手不及,按照他对她的了解,此时不应该再暗暗嘲讽两句么?
“真的?”
“你若觉得假,那便是假的。”
萧景澜笑了笑,还是那个柳疏桐。
“诗已经很久未学了,可还想再看?”
“嗯。”
见她点头,萧景澜便走出了院子:“一盏茶之内到不了便不学了。”
柳疏桐此时已然麻木,只是嘴角抽了抽,提起裙摆便追了上去。
柳疏桐坐在他的案边读诗,萧景澜在一旁提笔不知画着什么。
五诗已毕,而他却还未终。
柳疏桐凑近看了看,是一幅山水图,青山苍劲,流水汤汤,好不壮观。
她不禁赞道:“你竟有如此造诣?高妙。”
“能得柳小姐称赞,看来我这确实不错。”他得意地笑了笑,“你觉得可还缺了什么?”
柳疏桐拿过他的画,细细端详,不多时便道:“在河中画一叶舟吧,‘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最好再添一个人。”
“好。”他拿回画,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一叶舟来,然而那人却迟迟未落笔。
“怎的不画?”
“我在想,这人该是何等身份,如此闲情逸趣,在急流中也能怡然游山。”
“定然是风流潇洒、心怀天下之人。”
萧景澜一笑:“那还请柳小姐将想法创作之上。”
柳疏桐接过笔,亦是两三笔便画出一人儿,那人在舟首背手而立,看着远方群山翠,眼前春水晃。
萧景澜赞赏地点点头:“柳小姐果然才情出众。”
二人又叽叽喳喳地讨论加了些东西,一幅画作便完成了。
而在末了,他落下日期后,便准备合上画卷。
柳疏桐拦住了他,问道:“署名呢?”
萧景澜摆了摆手:“我还未成年,无表字,一般不写署名。”
她摇了摇头:“你不写,若被有心之人拿去当做自己的如何是好?”
“随他们去吧。”他似是丝毫不在意,慢慢合上了画卷。
柳疏桐想了一会,问道:“你的书画,是何人教授于你的?”
“我娘。”
“那便写夫人的名字。”
萧景澜吃惊的“啊?”了一声。
柳疏桐坚定地与他对视:“夫人授你技艺,你写她的名字又有何妨?”
他拗不过她,只能笑着打开画卷:“也好。”
随后,提笔在日期后补上了“当归”二字。
“夫人唤作当归?”
“提我娘姓名本就算不孝之事,我如今写出来已是不孝至极,你竟还要问?”他叹了口气,有些为难地看着她。
“……嗯,是我唐突了。”
“算了,告诉你也无妨。”他收好画卷,放在了书架上,拍了拍手,坐回了她的身边,“我娘唤作周雁归,闺名叫当归,她在上有兄姐,兄唤周雁临,如今是怀国公;姐唤周雁至,如今是皇后。”
“雁归、雁临、雁至,都是好名字。”
“我也还有表兄姐,皇后姨母的儿子,大皇子燕将行,与怀国公之女周解玉,我们三人自小一起玩乐,最为亲昵。”
柳疏桐点点头:“我在上也有一兄长,他唤作柳慕宁,应是……”她抬眼看了看萧景澜,复开口道:“应是比你大四岁的。”
两个孩子互相聊了许多自己家中之事,从午间聊到夜晚,对彼此的了解更是加深了几分,情谊也愈加深厚。
几日后,柳疏桐又来萧景澜处学诗。
今日她照常读诗,萧景澜却拿出一个小本,思忖着在上面写着东西。
“萧景澜,你在写什么?”
她一问,萧景澜便合上了本子,正色道:“日记。”
柳疏桐觉得颇有意思,便凑过去想看看,他面色一变,将那小本藏在身后。
她歪歪头:“有什么见不得人的?”
他轻咳一声:“毕竟是个人**……不若你也写一写?我娘说,都记下来,待以后回想不起来之时可翻看。”
她见他这般,便也作罢,点了点头。
萧景澜一笑,从书架上拿出一个崭新的小本递给她:“喏。”
她接过小本,翻到第一页,便提笔开始写。
“昭顺七年六月初五。”
随后便是长久的静默。
萧景澜随意地看了一眼,挑眉:“今日已六月初五了。”
“是。”
“六月初六,是我的生辰。”
“明日?”
他点头,托腮故作沉思:“不知道今年我的生辰该如何去过?”
“往年如何,今岁便照旧吧。”
而他抬眼细细端详了一会柳疏桐,摇摇头:“不成。”
“为何?”
“往年在京中庆生,与那些个公子哥儿都玩的是射箭、投壶、骑马、对诗,而如今在金陵。更何况,还有个你这样的小姑娘呢。”他倏尔一笑,微微凑近她,“你都会么?”
柳疏桐未动,似乎真是认真想了一会儿,道:“只会对一两句诗。”
“嗯,所以,今时不同往日,就不能按照以往的规矩了。”
她歪歪头:“那你便自己安排吧,说起来,自上次一见,便从未去寻过盼兮姑娘。如今无事,你可否同我齐去?”
他颔首,替她收好了本子。
半柱香后,一匹骏马上载着两个孩子,摇摇晃晃地走进了金陵的城区。
“你可知道盼兮姑娘平日在何处?”
“哈,看来你要寻她,却不知她身处何方?”萧景澜不禁偷笑,“我自是知道,不过我只是来陪小姐寻人的小厮,哪敢做主。”
她微微垂头:“她上次大抵是说过的,可我忘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