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红娟嫂子吊眉疑问,“不会什么?”
谢莞:“……”不会怀孕!
咋?不做运动咋怀孕?
谢莞觉得自己该解释一下,不过要怎么解释?新婚两口子不同床,玩纯爱?协议婚姻?
踌躇间,刚刚爸爸又从自家门口探出头来催促。
谢莞立马挥手,丢下一句“回头再寻嫂子说话”返身进了家门。
红娟嫂子不明所以:“……”
不会?
不会啥?
总不会是那事吧?
小谢不会,那招远还能不会?录像室、台球室、歌舞厅,他哪个没去过。
还是身体有问题?
***
谢莞第二天一大早起床,读了一个小时的文言文和英语,便小跑出门买豆花煎包,一餐饭毕,出门去买制作包饰的材料。
谢莞的第一站是废品收购站。
她花了近两个小时挑出一大堆乱七八糟、花花绿绿的东西,譬如,用细铁丝拧成的塑料花、彩色塑料片、衣物上的扣子、小巧的买绒玩具、塞在棉衣或被褥里的棉花……等等,可能用到的零碎。
拉拉杂杂大半袋子,收购站的大娘收了她五块钱。
回家放下袋子,谢莞灌了杯薄荷水,稍歇歇汗,背上昨天新做的帆布包,再一次出门。
这一回,她买了一包细针,一包缝纫机专用针,各色线卷,小刀,胶水等工具,林林总总花去近二十块。
买齐东西后,谢莞拍拍包打道回府。
哪知在站台等公交期间出了个小插曲,让谢莞唇角的笑高高扬了一路。
“唉,你好,请问一下你这包在哪里买的?”年轻姑娘留着齐耳学生头,盯着谢莞包的眼睛冒光。
谢莞一怔,莞尔道:“我自己做的。”
“啊”年轻姑娘的声音里带着明显的失望,一边目不转睛地瞧,她又一边夸道,“你可真厉害!真好看!我还没在其他地方见过呢。”
谢莞抿唇,眼睛漾着笑:“谢谢。”
年轻姑娘扯了扯双肩书包背带,眼角余光一眼接着一眼地往谢莞包上瞟,好一会儿,她不好意思问道:“你、你这包卖吗?”
眼底笑意漫出眼眶,忖了忖,谢莞提着嘴角说出五天后的一个日子:“我那天回去政府家属院门口摆摊。”
年轻姑娘喜不自禁:“我一定去!”
“那行,到时候给你打折。”谢莞面上笑意愈深。
到站下车,谢莞眉梢仍盈着淡淡的笑。想想年轻姑娘期盼、喜爱的眼神,她回家裁了一块布,脚不沾地转身又出门,循着记忆,径自去了栓子家。
本来还担心见到吴老三,好在来开门的栓子说,他爸爸跟建筑队去下头县里了。
昨儿红娟嫂子给的喜糖还剩几块,谢莞临出门前全塞帆布包里,这会儿一把掏给栓子,栓子亮声道谢,攥手里。
栓子妈妈听见声响迎出门口,看到谢莞柔和笑道:“小谢,你怎么过来了?快进来坐。”
栓子妈妈三十多岁,身形消瘦,面容苍白,精气神不足,但表情温和。
谢莞不动声色地打量一遭,见她行动自如,脸上的青紫褪去大半,不细瞧已看不出异样。
眼睫一低,谢莞敛住心绪,两人不熟,就杨招远和天气略聊了几句,脱下肩上的包,笑问:“姨,您看这个样式的包您能做吗?”
栓子妈妈眯眼仔细瞅了瞅,没把话说死:“以前没做过,我也说不好。不过……瞧着该是不难。”
谢莞抬手比划,细致解说,裁剪布料的长宽、包带的要求、针脚线缝的要求……
栓子妈妈理解了一会儿,点点头接过谢莞递来的牛仔布料:“你看着我试试。”
她拿起剪刀,按照要求娴熟地将布料剪裁,而后踩上缝纫机,“咔哒咔哒”几个来回就完成了。
剪断线,递给谢莞。
谢莞拿起来,来里外各处细致地查看了一遍,针脚比她自己做的密实,不见线头线缝。
“怪到推荐我到您这来,您不愧是有多年经验的,又快又好。”谢莞夸得真情实意。
栓子妈妈一脸局促不自在:“哪、哪里……”
谢莞问:“您看,您做一个这样的包药多少钱?”
“不要!不要你钱!”
“我要请您帮做几十上百个呢,哪能不要钱。”谢莞估摸了一下,说,“您做一个包,我给您两块钱成吗?”
“两块钱?”栓子妈妈脸涨得通红,“太多了。”
两块钱的确太多了,现在一个工人月工资不超过三百块,一天不到十块钱,这样的包她一天可以做二三十个,算起来就是五六十块,比栓子他爸赚的都多。
谢莞不与她多周旋,回家裁了布送来:“先做五十个。我大后天来拿行不?”思索一番,谢莞决定先做包带固定,无调节扣的款式,结构相对简单,工时短。
在得到肯定的应承后,谢莞转脚回家,着手整理起那袋子破烂。
先把棉花扯出来撒上洗衣粉泡进水盆里,淘洗干净后晾晒,回头塞进布头做的简易玩偶里。
然后把塑料片放水龙头下冲洗干净,剪成两类形状,一类是水果、星星、桃心等直接装饰物,另一类是夸张的眼睛、眉毛、鼻子、嘴巴等粘贴在玩偶上,最后再用漆在成型的塑料片上描画花纹、波点。
至于铁丝,可以凹蝴蝶结,包上各种颜色的布,长短不一的飘带,镶在包面上,想想就很好看。
这个活,再加上包扣子的活,直到第三天谢莞才将将完成。
隔壁周大哥给带的碎布头,五块钱一大蛇皮袋,她只动了个皮毛。
栓子妈妈按时交货,谢莞埋头装饰,一开始因为还有点不熟练,她要一个小时才能完成一个包,后来越来越快,半个小时甚至二十分钟就行。
累得腰酸脖子疼时,就想想即将到手的小钱钱,咬咬牙又抖擞起精神。
紧赶慢赶,五十个包终于在跟年轻姑娘约定的前一天全部制作完成,当天下午,谢莞没再刷题,预备给自己放个假,活动活动筋骨,也放松下紧绷的神经。
坐车到人民广场,谢莞手搭遮阳棚,环视一圈,发现广场东南方开着一家新华书店。
反正没什么明确目的地,谢莞决定逛一逛书店,补充几本教辅资料和习题。
这年代各类教辅书籍陆陆续续面世,却远远不到后世令人眼花缭乱,无从挑选的程度。
谢莞在高考分类的书架上翻了翻,最终选定三本,《1995数学高考题型解析与强化训练》、《九十年代高考作文趋势》、《高考三年模拟》。
抱着书,谢莞悠哉踱步穿梭在书架间。
儿童读物、小说、历史书籍、传记、工具书、专业类书籍、专辑……走了个来回,最后又到了教辅区。
谢莞本想直奔前台结账,书架后的对话声绊住了她脚步。
“开学初三了,大宝你一定要给妈争口气,杨招远那败类当年都能考上一中,妈妈给你创造的学习条件更好,你可不要辜负了妈妈。”
“妈你真啰嗦,要我学习也行,先给我两百块钱。”
“你要钱干嘛!你心心念念的那双球鞋,你爸爸给买了。至于你想去的那家餐厅,我跟你爸商量好了,明儿你生日咱全家就去那庆祝。”
声响不大,但书店周遭安静,谢莞很轻易听清说话内容。
说话人身份也跃然于上:梁文丽和杨嘉宝。
念及母子俩的谈话内容,谢莞不由地气堵,杨招远生日与杨嘉宝生日相隔不到十天,可待遇却千差万别。
谢莞猜,兴许自杨奶奶去世后,杨招远再没庆过生。
“你怎么在这?!”
刻薄的话语声惊回谢莞思绪,掀起眼帘,直直对上梁文丽讥嘲的眼,那闪烁的冷芒无一不在明晃晃地质疑她偷听。
经了昨天的事,梁文丽索性撕破虚伪的面具了?
那可太好了。
谢莞心绪不受影响,偏了偏脸,将杨嘉宝上下扫量了一遍。
个子不矮,身形微胖,仔细看跟杨招远有四五分像,只不过浮荡在他眉宇间的骄纵浮浪之气,生生将这份相像融去三分。
一副标准的被宠坏的模样。
碍眼。
收回视线,谢莞干净透亮的眸子微微一弯,压低声对梁文丽一字一顿地说:“你家住海边啊。”
说完就走,且在转身之际,状似无意嘀咕一句:“真没素质。”
干脆利落的动作带起一阵风,将这四个字清清楚楚卷入梁文丽母子耳朵里。
梁文丽怒目圆瞪,谁没素质?咋就没素质?
“她啥意思?咱家不住海边啊。”身侧的杨嘉宝瞪大眼问。目下的模样,与杨招远最后那一分相似也荡然无存。
梁文丽没好气道:“我哪知道她发什么癔症。”
“说你管得宽。”旁边插来一道凑热闹的声音。
“哈!”杨嘉宝吊高一嗓,丝毫不在意周遭被他声嗓打搅之人的嫌弃,兴冲冲对梁文丽说,“妈,这说法可真有意思。”
他妈梁文丽沉声呵斥:“闭嘴!”
说着,还朝凑热闹的青年翻了个白眼。
“书店内大声喧哗,的确欠缺素质。”那人丢下轻飘飘的一句话,双手插兜跨步走了。
徒留被噎得脸黑如墨的梁文丽顿立原地。
那边厢,谢莞结完账,脚步微重地迈出新华书店大门,长吁一口气,刚欲抬脚,余光瞥见斜对面的店铺招牌,灵机一动,大步走去。
生日吃大餐咋啦,收礼物有什么了不起。
她亲自张罗一桌好饭菜,再送上个小礼物,又能差哪里。
杨招远生日在十天后,算算日子他那时候也该回来了。
谢莞心绪大畅。
届时给杨招远个惊喜。
全当她那还没到手的礼物的回礼了。
谢莞目今尚不知道,她的确给了杨招远一个惊喜,一个大大的惊喜—
几个小时后,踏着暮色归家的杨招远,刚拐过巷角,就听见她情真意切地表白:
“我家招远哪哪都比你强,我眼又不瞎,放着他不喜欢,喜欢谁?你吗?”
下一章入v啦,谢谢小可爱们的追更支持,(*^▽^*)期望下面的章节再见到各位~~~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章 第十二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