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案首

头场贴榜后,隔了一日便是初覆。

因为头场筛掉了一多半考生,初覆的考生只剩下六七百人,连进入考场的时间都缩短了不少。

搜完身后,沈延青被小吏直接带到了公堂前,名列前二十的考生果真被挑了出来。

沈大明星上辈子无时无刻不被各种目光镜头聚焦,而且他是公认的舞台体质,俗称人来疯,观众越多他越兴奋,发挥得越好。

在他看来,科举如选秀,都是层层PK,僧多粥少,每一次机会都要牢牢抓住。

这县试就跟初舞台评级一样,现在不过只有县令和教谕两个导师,当年他选秀还有四个明星导师呢。

他连紧张都省了,甚至有些兴奋。

初覆的考试流程与头场一样,但题目是四书题一道,五经题一道,试帖诗一首。

这回是三道题目一起举牌,沈延青迅速地把题目全部抄了下来。

四书题的难度跟头场一样,五经题出的是《诗经》,十分简单。

黎阳书院开设了五经课,强制学生将五经都粗学一遍。刘讲郎抓五经课的考勤抓得最紧,沈延青只因为接云穗逃过一次课,除了本经《尚书》,其他四书也都按部就班地跟着讲郎们学了。

所以这道五经题对于沈延青来说算送分题。

试帖诗依旧是五言六韵,以“春耕”为题,这题乃是陈腔滥调,都考烂了。

沈延青并没有因为题目简单而懈怠,也没有因为头场考得好而沾沾自喜,依旧拿出最好的态度来应对不那么重要的覆试。

待到三日放榜,沈延青的名次不变,秦霄一举冲上了榜首,裴沅也后来居上,坐上了第三把交椅。

许是越考名次越高,裴沅的自信心大幅提升,到了二覆三覆,竟稳在了前五。

前五有三个曾在赖家书房念书,一时赖家书房又成了香饽饽,门槛都被踏破了。

前三场覆试考完,只剩下堪堪五十来个考生。

四覆又称终覆,考完这场,县试才算真正结束。四覆除了常规考题,最重要的是默写《大周圣谕》,只要圣谕不出差错,参加四覆的考生即视作通过县试。

府试一般在四月举行,还有一个多月。

考完县试,沈延青彻底放松了两天,也不看书也不习字,白日拉着云穗在城里城外乱逛,晚上便和云穗共赴巫山。

考生轻松,考官就不轻松,这几日乃是陈县令为数不多通宵达旦加班的日子。

此时陈县令正坐在县堂里看卷,一旁的龚师爷给他递了盏参茶,“东翁先喝杯茶歇歇吧。”

陈县令放下卷子,端起茶盏抿了一口:“放榜在即,哪里能歇。”他叹了口气,前面数场的千百份卷子都幕僚帮着看,可最后县试定名次却是他一人来,虽说大权在握,但万万乱来不得。过了县试的卷子都要张贴公示,要是倒霉碰上个死脑筋的不服名次,告到府台去,甭管是非对错,都够他喝一壶的。

龚师爷帮着看了几篇,道:“这些后生写得都不错,您何必纠结。”

陈县令不赞同地摇了摇头:“若是本官选上去的案首过不了府试院试,本官在同僚之间还有何颜面?”

龚师爷连忙赔笑,说老爷思虑得是。

“我看这几份文章都写得不错,小的再去把他们前几场的卷子拿来给您过目斟酌。”龚师爷掀开卷首,看了下姓名,“哟,那两位聪明正直科的后生也在呢。”

说起沈秦两人,陈县令深感欣慰:“这俩孩子倒是沉得住气,明明可以走个偏门,却选了难走的正途。”

“既如此,何不就在他们二人之间择一为案首?”龚师爷笑道,“说起来他们二人去年可是为您添了政绩,若这回再一举考中秀才,您今年的政绩又能多添一笔。”

陈县令点头笑道:“府台大人也知晓他们的名字,这德才兼备的少年郎嘛,府台大人定会青眼有加。”

“那是选沈郎君,还是秦郎君?”

陈县令捋胡子的手顿了顿,一时拿不准主意。

县试第一名称为案首,一般情况下,府试院试中,考官会顾忌县令的面子,只要不是滥竽充数的无才之辈,就算发挥平平也会被点为秀才。

总而言之,成了案首就是准秀才了。

龚师爷见他还在思索,又提道:“这案首您可以慢慢想,但那位邹公子的名次您得三思。”

“邹元凡?”陈县令撇了撇嘴。

龚师爷道:“大前年城外闹瘟,邹老爷舍了几车药材,前年林下镇发大水,他又捐了五百两银子,这只是大头,那些周贫济老、散粥发衣的小头更多,十里八乡都称他是邹大善人。”

“他确实是个仁善之辈,所以他那生意做得大。”

“邹老爷就这一根苗子读书,您不看僧面看佛面,看在邹老爷为县里做的事,也不能让邹元凡坐红椅子。”

陈县令嘶了一声,叹道:“他儿子能入四覆已是本官格外放宽了,但那孩子年纪小,才学有限。”

“您想开些。”龚师爷眼珠一转,声音放低了些,“横竖要到府试去见真章,那排在后面的真金总会见光,这县试一时前几名后几名的又有何妨。”

陈县令权衡利弊后,将邹元凡列在了第十名。县试前十总称为前拔,取出类拔萃之意,除了有一个名头,还能在服侍时挑堂坐号,在考官面前刷刷脸。

三天后,县试放榜,沈延青看着自己的名字名列榜首,心里一阵激荡。

他有预感考得好,但没想到考了个第一!

这不就相当于在初舞台评级中拿到A等级,还是A等级中的第一名!

想当年他初舞台也就拿了个B,前期能出圈纯纯靠脸。

县试在几家欢喜几家愁中落下帷幕,秦霄位居第二,裴沅则从头场二十开外爬到了第八。

沈延青中案首的消息随春风吹遍了平康,拜访他的昔日同窗和同场考生挤满了门前。

沈延青花了几日应酬,没想到仅仅一个案首就让这么多人趋之若鹜,特别是看到邹元凡带着重礼登门拜访时,他大为震惊。

这世道还是太现实了。

又热闹了了两日,沈延青便要回黎阳书院了。

书院今年下场的学生考完县试,无论通过与否,都必须回书院。

没通过的继续跟着讲郎们念四书,相当于复读。通过县试的则另开一班,由山长讲课,准备府试,相当于一个为期十来天的考前特训。

这日清晨,天还泛着鱼肚白,云穗便出门了。

巷口的小摊上,炉上的油锅正滚着浑浊的热油,柔软的面团在油中滋啦滋啦地翻腾,变得酥脆。

饼摊老板是个老汉,拿着长长的木筷子飞快翻饼,见那小夫郎抱着碗碟来了,裂开嘴笑道:“小娃子,你婆母今早又不做饭呀。”

云穗笑着点了下头,拿出一个瓷盆,让老板给他装十个油饼。

沈延青得了案首,坊间说是因为豆腐吃得多脑子才灵光,许多人便打听到了安乐巷,要买案首娘做的豆腐,最近家里的豆腐的订单暴涨,至少比平日多了一倍。

吴秀林心思活络,知道这钱只能挣这一阵,过了这个节点就挣不到这个热钱了,干脆也不做饭了,一日三餐都从外面买,省得浪费时间。她则带着云穗和红红,从早到晚做豆腐。虽然累,但每晚数着哗啦啦的铜板,身上的疲惫顿时荡然无存。

沈延青觉得太操劳了,对身体不好,于是让母亲少接些单子,但是母亲和夫郎都不干,就连一向支持他的红红都站在了他的对面。

沈延青无法,只好帮着干活,只是还没做什么,就被推进了房间里。

云穗端着油饼,又去旁边买了一笼包子。家里有现成的新鲜豆浆,豆浆配着油饼和肉包,别提多好吃了。

他站在摊口被蒸汽熏热了面庞,如今自己竟过上了这样的好日子,要是放在两年前,他连梦都不敢做这么美。

太阳从白雾中跳出来,生机勃勃。

吃过早饭,沈延青便要启程去黎阳了。

家里正煮着豆浆,要人看火,拉磨的驴也要人赶,于是只有云穗一人送沈延青出城门。

“宝宝,我半个月后就回来。”沈延青捏了下云穗的脸颊,眼中尽是不舍,“好好在家照顾自己,看着点娘,别接太多单子。”

云穗点了点头,他左右睃了一眼,道上除了他们,再没别家车辆和行人,他踮起脚,飞快地亲了沈延青脸颊一口。

“家里有我,你放心,我等你回来。”说完,不等沈延青反应,云穗却先羞红了脸,一溜烟跑了,落得沈延青一个人站在车边接受车夫暧昧玩味的眼神。

沈延青坐在车上,耳边是车轮的吱呀,但他只能听见自己的心跳。

扶额轻笑一声,他抿着嘴唇,细细回味刚才那个纯情到极致的吻。

穗穗,应该比他想的更喜欢自己。

思及此,沈延青的心便如窗外莺燕,翻飞雀跃。

到了黎阳书院,大部分下场的学生都赶到了,斋夫说后日就能开课。

“沈君,沈君——”

沈延青扭头一看,是商皓嘉。

现在同窗相见,开口除了寒暄便是问县试成绩。

中了的人不必问自己就会说,眼角眉梢也满是喜色,所以大家也都能从面目上看出哪些中了,哪些落榜。

商皓嘉得知沈延青乃是平康县的案首,兴奋得将折扇都舞飞了出去。

“沈君,你真是太厉害了,立诚这次又输给我了,哈哈哈哈——”商皓嘉高兴地转了一圈才把折扇捡起来,“待他来了,我拿了赌注请你吃酒。”

“你呀,没个正形。”沈延青无奈一笑,“才多大就赌,你们赌的什么?”

“自然是钱。”

“多少?”

“不多不多,五十两而已,闹着玩罢了。”

沈延青听完深吸了一口气,五十两银子竟然只是闹着玩,“你呀你呀当真是膏粱纨绮,你既要赌,为何不拿自己赌,偏生拿我去赌?”

商皓嘉理直气壮道:“我肯定考不过县试,而沈君你必定能过,我自然要赌你啊。”

沈延青一时不知如何回答,只说这顿酒先欠着,等他考完童试,再向他讨。

商皓嘉欣然应允,说这顿酒他随时奉陪。

到了第二日,众人齐聚,此次参考县试的通过人数也统计出来了,通过者竟有十分之六,其中还竟有两个案首,一个是平康案首沈延青,一个是黎阳案首陆思则。

听到这个结果,沈延青也是惊了。

黎阳书院不愧是南阳省教育界的龙头,这通过率高得离谱了。

参考赖家书房,加上沈秦裴三人,赖家书房一共就考上了四个人。

沈延青不得不感慨书院之间的差距。

其实仔细想来,从生源上就拉开了差距,黎阳书院的学生要么是有家学渊源的关系户,要么是凭真才实学考进来的,而且这两类人之间重叠度极高。

有这样的好苗子,再加上雄厚的师资,黎阳书院不牛,谁牛?

爽起来了[墨镜]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2章 案首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六十二年冬

西江的船

貂珰

橘涂十一日

狩心游戏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九漏鱼科举养夫郎
连载中其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