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听学

晨曦微露,云深不知处的山岚尚未散尽,青石板路浸润着晨雾的湿意,蜿蜒通向雅致的雅正堂。这里是姑苏蓝氏传授术法、研读典籍的核心之地,蓝景仪与蓝思追并肩而行,刚至堂外,便听见内里传来细碎的议论声。

蓝景仪本就跳脱,当即拽着蓝思追的衣袖凑到门边,探头往里张望——几名外门听学弟子围坐案前,正压低声音说得热闹。“你们可听说了?今日有青川苏氏的两位女修来听学!”“青川苏氏?就是那个以医药闻名的宗门?她们竟会来姑苏?”

“这有什么好稀奇的?”蓝景仪忍不住推门而入,挑眉道,“咱们这届听学的女修又不少,犯得着这么热议吗?小心被蓝老先生听见,罚你们抄一百遍家规!”他性子直率,说话声音不自觉拔高 。

蓝思追连忙拉了拉他的衣袖,轻声劝道:“景仪,不可高声喧哗。蓝氏家规有云‘不可妄议他人是非’,诸位师兄远道而来,这般议论同门,终究不妥。”他语气温和,却将家规说得清晰,既没让议论的弟子难堪,又守住了蓝氏的规矩 。

那几名弟子闻言面露尴尬,其中一人连忙解释:“思追师弟莫怪,我们并非有意妄议,只是这青川苏氏太过特别。”说着推了推身旁的同伴,“你快跟大家说说,你从长辈那里听来的传闻。”

“我也是道听途说啊!”那弟子压低声音,生怕被巡逻的蓝氏弟子听见,“听说青川苏氏曾是赫赫有名的医药宗门,青竹江畔的药庐当年门庭若市,不管是百姓的沉疴旧疾,还是宗门弟子的灵力反噬,她们都能药到病除。苏氏的秘制丹药更是千金难求,不少宗门都想攀交呢!”

“可惜后来时移世易,众人都觉得修医耗时耗力,不如攻伐术法来得迅猛,渐渐没人愿入苏氏山门了。”另一人接过话头,语气满是惋惜,“昔日兴盛的宗门日渐式微,苏氏先祖为护家族传承和医典秘药,耗尽心血引青川山水灵气,在青竹江深处设了‘青川秘境’。那秘境云雾缭绕,外人瞧着就是普通山林,根本看不出内里藏着宗门,以至于多年来从未有过从青川苏氏来听学的同门!”

“更了不得的是!”先前开口的弟子凑近了些,声音压得更低,“传闻这次来的苏氏女修中,有一位便是苏氏二小姐,她常与长姐去民间行医,贫苦百姓也好,流浪修士也罢,遇着了便出手相助,分文不取。都说她人美心善,性子还温柔,今日总算能亲眼见见了——可别让先生撞见咱们议论这个!”

蓝景仪听得眼睛发亮,拽着蓝思追的胳膊小声道:“哇!这也太厉害了吧?比那些只知道争强好胜的修士强多了!”

蓝思追微微点头,眼底带着认同:“若真如诸位师兄所言,那苏氏的师姐确实值得敬佩。但听学本是为了精进术法、明辨是非,咱们以礼相待便是,不必刻意追捧。”

话音刚落,一阵沉稳的脚步声传来,金凌身着兰陵金氏的金星雪浪袍,身姿挺拔地走进堂内。他虽年幼,却已是兰陵金氏宗主,此次听学特意托付族中长老暂代宗门事务,才得以抽身。因课业繁重,他常与十七八岁的弟子一同研习,比同龄人多了几分沉稳,却依旧难掩傲娇本性。

“哟,这不是兰陵金氏的‘金小公主’吗?”蓝景仪立刻凑上前打趣,“今日怎么来得这么早,莫不是怕迟到被蓝老先生罚抄家规?”

蓝思追连忙劝阻:“景仪,金凌以是金氏宗主,不可对金凌无礼。”

“谁允许你这么叫的!”金凌眉头一皱,瞪了蓝景仪一眼,语气带着怒意却没真的动气,“蓝景仪你欠打是不是?我不过是不想荒废时辰,提前来温习罢了,哪像你,就知道嘴贫!”这般傲娇的模样,正是他一贯的作风。

就在几人拌嘴时,两道身影缓缓步入雅正堂。走在前面的是苏愈璃,紧随其后的是淽仪,她身着浅绿衣裙,面容清丽,神色清冷,眉眼间带着几分疏离,却不失端庄。

两人一进门,雅正堂内瞬间安静下来,众弟子皆是一愣,目光纷纷落在苏愈璃身上。有弟子悄悄凑在一起,用只有两人能听见的声音议论:“这就是苏氏的师姐?眼尾那点弧度也太灵动了,偏生气质这么温润,一点都不张扬。”“可不是嘛!步履轻缓,瞧着便极好相处,完全没有宗门弟子的傲气。”“旁边这位师姐看着清冷些,但身姿端正,也是个端庄之人,两人各有各的韵味。”

蓝景仪看得有些出神,拽着蓝思追的衣袖小声道:“思追你看,传闻果然没骗人!苏氏师姐又好看又温柔!”金凌没说话,却也抬眼打量了两人一番,心中暗忖:青川苏氏的弟子,果然非同一般,难怪能让众弟子这般关注。

淽仪立在原地,目光掠过在愈璃身边轻声赞叹的弟子,指尖悄悄捻了捻浅绿衣裙的袖口,随即垂眸移开视线,待愈璃转头朝她看来时,才抬眼露出一抹浅淡的笑意,跟着她一同寻了相邻的空位坐下。

刚坐定没多久,雅正堂外便传来一阵沉稳的脚步声,伴着弟子们低低的“先生来了”的提醒,原本还带着几分热闹的堂内瞬间安静下来。蓝景仪正凑在蓝思追耳边念叨着要找机会跟愈璃请教行医趣事,听见动静,身子一僵,连忙收住话头,手忙脚乱地把搭在案几上的衣袖理整齐,又将歪斜的典籍摆正,腰背挺得笔直,活像只被拎住耳朵的小狐狸,半点不敢再闹腾——毕竟先前因上课走神被蓝老先生罚抄五十遍家规的滋味,他可不想再尝一次。

蓝老先生身着深蓝色锦袍,缓步走进堂内,目光扫过堂中弟子,在触及愈璃、淽仪二人时稍作停顿,随即落在案前的典籍上,沉声道:“今日来讲‘术法与初心’,仙门修习术法,非为争强好胜,亦非为炫耀本事,而是为护己、护人、护一方安宁。”说罢,他翻开典籍,指尖点在其中一页,抬眼看向众弟子,“此前听闻青川苏氏以医药立门,救人无数,苏愈璃,你且说说,苏氏弟子既修医术,又习术法,若遇修士恃术欺凌凡人,你当如何抉择?”

愈璃闻言,缓缓起身,身姿端正,语气平和却清晰:“先生所言极是,术法与医术,本源皆为‘护’。若遇此景,弟子会先以医术救治受困之人,稳住其伤势;再以术法牵制施暴修士,而非一味强攻——既不违苏氏‘救人’之初心,亦不悖宗门‘止恶’之要义。若修士肯悔悟,便劝其改过;若冥顽不灵,再以规训之法处置,不伤及性命,亦能警示他人。”

话音落下,蓝老先生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心里却早已翻起了波澜:这苏愈璃,不仅举止雅正,心思更是通透!既懂医术的仁善,又明术法的分寸,句句都合我蓝氏“雅正”“向善”的规矩,这般好弟子,怎么就不是我姑苏蓝氏的!若她是云深不知处弟子,哪怕日后景仪、思追再犯点小错,我少罚他们抄几遍家规都乐意!

这般想着,蓝老先生清了清嗓子,压下心底的雀跃,对着愈璃微微颔首:“所言甚是,坐下吧。其余弟子,亦当以此为鉴,莫要本末倒置。”随后,便继续翻开典籍,细细讲解起来,只是偶尔目光扫过愈璃时,眼底的欣赏之意,藏都藏不住。

蓝老先生讲解完术法与初心的关联,目光一转,落在了端坐案前的金凌身上。他深知金凌虽年少,却已执掌兰陵金氏,肩上担子极重,遂开口问道:“金凌,你身为兰陵金氏宗主,既要修习术法精进自身,又要打理宗门事务。若宗门弟子因修习术法急于求成,出现灵力紊乱之况,同时恰逢山下百姓遭邪祟侵扰求助,你当如何权衡先后?”

此问既考较术法认知,又涉宗门治理与苍生责任,金凌闻言起身,身姿挺拔如松,语气虽带着几分少年人的锐利,却条理清晰:“先生,弟子以为,当分轻重、定缓急。先派宗门内医术尚可、术法稳妥的弟子下山除祟救百姓,此为‘护人’之责,不可延误;弟子则留下处理灵力紊乱的同门,以金氏祖传的清心术帮其梳理灵力,同时叮嘱他们修习不可冒进。待两处事务初定,再召集弟子总结经验,既让众人明了‘术法为护而非争’,也让宗门应对事务的章法更明晰。”

蓝老先生听后,缓缓点头,拂尘轻扫案几:“所言有理,既不偏废宗门,亦不忘护佑苍生,颇有宗主风范,坐下吧。”金凌微微颔首落座,耳尖悄悄泛红,却依旧板着小脸,不愿显露出被夸赞后的雀跃。

随后,蓝老先生继续讲解典籍中记载的术法运用案例,从温氏旧案中术法的滥用之祸,讲到姑苏蓝氏“以柔克刚”的术法要义,堂内弟子皆凝神静听,唯有蓝景仪坐了半晌,渐渐有些走神。他望着窗外飘来的几片云絮,心里正琢磨着青川秘境里会不会藏着能治小伤的奇花异草,眼神渐渐飘远,连蓝老先生的声音都听不真切了。

蓝老先生讲至中途,目光扫过堂内,一眼便瞥见了神游天外的蓝景仪。他停下讲解,向蓝景仪沉声道:“蓝景仪,起来回答,方才我所言‘蓝氏术法为何忌刚猛、重内敛’,你且复述一遍,再说说其中深意。”

蓝景仪猛地回神,慌慌张张地站起身,眼神茫然地看向四周,蓝思追在一旁悄悄用口型提示他“术法初心”“护人而非攻伐”,可他一时慌乱,只支支吾吾道:“先生……先生方才说……说蓝氏术法……不能太用力?”

堂内弟子忍不住低笑出声,蓝老先生眉头一皱,语气沉了几分:“上课走神,心思全在旁处,蓝氏家规‘专注治学,心无旁骛’,罚你抄一百遍,明日课前交至我书房。若再敢走神,便翻倍罚抄!”

蓝景仪闻言,垮着小脸,蔫蔫地应道:“是,弟子知错,弟子一定好好抄。”说着便老老实实地坐下,这回再也不敢走神,双手放在典籍上,眼神紧紧盯着书页,连窗外的云絮飘走了都没敢再看一眼。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AI指令调到冷脸上司后

狩心游戏

路人,在漫画卖腐苟活

乌鸦嘴[红楼]

前夫哥扮演系统崩溃了[快穿]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旧梦囚香
连载中囚囚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