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蒋学兵的信

但东平村不是以宗族为主的村子,那些全村一个姓的,规矩虽然多,可族里要是能出一个读书苗子,村里说什么都会帮一把。

东平村因为混居,是没有这观念的,尤其邢立骁亲爹还是知青,母亲这边的长辈又都死绝了,在村里早没牵绊。

万一现在给他行方便,允许他参加工作再还债,可他去了大城市后就反悔了,再无音信,村里那些人借出去的钱怎么办?

说到底,也是他亲爹太狠了,连亲儿子都能不管,村里那些借钱的人,实在很难相信他考上大学走出去后,还会回来还债。

所以到最后,他爹也没伸手帮忙。

邢立骁辍学以后,就再没人拿他当别人家的孩子了,甚至很多人看不起他穷,背着一身债。

他们这些生活在他光环下的人,也终于有了重见天日的机会。

直到近几年,邢立骁日子越过越好,他爸又念叨起来,总让他跟人学一学。

蔡志刚从来都把这种话当成耳旁风,在他看来,邢立骁是能赚钱,可有钱不如有权,平时他们碰面,邢立骁不还得笑着给他分烟吗?

他爸今年才五十出头,至少还能在这位置上干十年,等他爸退了,李爱民升上去,他接李爱民村主任的位置总没问题吧?

这世道就是这样,有本事的不如会投胎的。

不巧,他就是那个会投胎的。

结果现在告诉他,邢立骁亲爹疑似发达了,他这颗心啊,就跟浸在了柠檬水里一样,酸得很。

不止心里酸,蔡志刚说出来的话也满是酸意:“就算寄件地址填的是政府家属院,也不代表邢立骁亲爹在政府工作吧?”

虽然他没脑子,但也知道这话说不过去,顿了顿又说,“也许,他爹只是在政府单位家属院看大门?”

李爱民闻言,侧过头默默翻了个白眼,心里又骂一声蠢货。

蒋学兵一走十几年,对邢立骁母子不闻不问,要是混得不好,他能有脸写这封信?既然写了,就说明他混得不差。

少说也是个基层干事。

但蔡志刚又不是他儿子,他没什么教导的心思,更懒得跟蠢货多说,只道:“既然整理好了信件,就早点把通知发了吧。”

察觉出李爱民不想搭理自己,蔡志刚暗暗咬牙,磨蹭好一会,才拿着信件去广播室。

发布通知过程中,还故意漏了邢立骁。

但村委外面马路上就有一个喇叭,蔡志刚发布广播的时候,李爱民坐在办公室里竖耳朵听着呢。

他发完通知一回来,李爱民就问了起来,蔡志刚没办法,只好打哈哈说:“我这不是想到他在山上吗?离得远,就算通知了他也听不见,就说晚点把信给他送去。”

李爱民哪里不知道他心里想什么,不就是因为嫉妒,不想把信给邢立骁吗?

这会他提出来,蔡志刚倒是不会再动歪心思,但他还想知道信里写了什么,哪能真让蔡志刚真把信给人送到家,便说:“他媳妇又没上山,你发通知,让他媳妇来拿信也是一样的。”

蔡志刚也不是真心想把信送上门,便拍马屁道:“还是主任你聪明,我现在就去补通知。”

说完忙不迭回了播音室开机器,对着话筒清了清嗓子说:“各位村民请注意,各位村民请注意,现发布一则通知,信件未取的还有邢立骁,邢立骁本人或家属听到,请尽快来村委办公室取信。”

……

因为上一辈受教育的不多,所以蔡志刚不仅要负责通知村民取信,还要给他们读信。

他是很不耐烦这工作的,但他爸觉得他性子太浮躁,又考虑到村里干部都是通过选举产生,而这工作虽然琐碎,却很适合积攒威信,就把他钉在这岗位上了。

也因为这样,那些不识字的拿到信后不会直接回家,而是留在这里,等蔡志刚读信。

等待的过程中,他们也都不闲着,会凑在一起炫耀子女,这个说我孩子收入过千了,那个说我孩子隔三差五寄东西回来。

而最终目的,就是想让其他人都知道,自己子女不仅孝顺,在外混得也好。

但今天,大家的注意力都被蔡志刚桌上那封沪市来信吸引,不仅忘了炫耀子女,还讨论得热火朝天。

“蒋学兵混得不错啊,都住进政府家属院了,他不会当上干部了吧?”

“当上干部也是个白眼狼,当初邢丽云对他多好啊,还给他生了儿子,结果政策下来,他拍拍屁股就走了,这么多年一封信都不寄回来,狠的哟!”

“你们说,他为什么突然寄信回来?”

“谁知道……”

几人正讨论着,有眼尖的看到余兰英走进来,连忙咳嗽一声,并大声笑道:“兰英,你来拿立骁的信啊?”

余兰英当没听到他们的议论,应和说道:“对。”

“来来来,信在这里。”有人拿起桌上的信,交到余兰英手上,又指着桌上一张表单说,“你在上面签个名,或者画个圈就行了。”

余兰英按照对方说的签名,再起身时拿起信件,似是在看寄信人信息。

自她进来便不再说话的几人中,有人沉不住气问:“兰英,你知道这上面写的寄信人是谁不?”

信封上的地址是余兰英根据前世记忆写下,再让邢立骁誊抄的,她自然知道蒋学兵是谁,但这会她装傻说:“是谁?”

“你公公啊!”

一听她们的对话,其他人也忍不住了,七嘴八舌道:“他一走这么多年没音信,现在突然写信回来,说不定没好事。”

“不会是知道立骁现在日子好过了,想借钱吧?”

知道余兰英来拿信,特意从隔壁办公室回来的李爱民听到这话,重重咳嗽了两声说道:“你们说的都是什么话,学兵向来是个有本事的,回城后怎么可能混得不好?这次写信回来,没准是有要紧事。”

几人闻言,纷纷撇嘴。

什么有本事啊,蒋学兵要真厉害,怎么在乡下这么多年,连个干部老师都没当上?

哦也不对,在回城这件事上,人是挺有本事的,婚离得那叫一个雷厉风行。

心里正嘀咕着,便听李爱民又说:“正巧大家都在,小余你要不把信拆了,要是有需要帮忙的,我去找老蔡,一定给你们想办法。”

李爱民话音一落,不管是觉得蒋学兵混得好还是不好,写信回来是良心发现还是别有用心的,都附和起来:“没错,兰英你把信拆了,要是他打什么歪主意,我们帮你想办法。”

“什么?你说信是写给立骁的,你不好拆,你们可是夫妻,写给他的信就是写给你的,有什么不好意思拆的?”

“对啊,你现在不看,万一蒋学兵写信回来是为了要钱怎么办?到时候立骁放不下父子亲情答应了,又怕你生气,瞒着把钱寄过去,你不就亏大了吗?”

“要是立骁回来跟你发脾气,你跟我们说,我们帮你说他。”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终于把原本就不怎么坚定的余兰英说得狠下了心:“那好吧,我先拆信看一眼。”

说着撕开信封,展开信纸,一目十行地看起来。

浏览过程中,她的嘴巴渐渐张大,整个人都像是懵住了,看得大家越来越好奇,连蔡志刚都竖起了耳朵,信件读得颠三倒四。

不止蔡志刚,听他读信的也被办公室另一边的热闹吸引,恨不得自己也凑过去听,根本顾不上儿子的来信。

看完信,余兰英捂住胸口,深深吸了口气。

大家看她这模样,再也克制不住好奇心,纷纷问道:“兰英,信上说了什么?”

“是好事还是坏事啊?”

“不是找你们要钱的吧?”

余兰英看着有点飘飘然,反应都慢了半拍,好一会才回应道:“啊,不是,没要钱。”

“那他写信回来干什么?”

“是……”

余兰英欲言又止,脸上表情像是高兴,又有点怪异,李爱民看着再忍不住,从她手里拿过信问:“我能读一读不?”

余兰英没有说行,但手上已经松了信纸,李爱民就当她同意了,低头开始读信。

自他开始读信,办公室里一惊一乍的惊呼声就没停过:

“什么?蒋学兵回城后考上大学了?”

“什么?蒋学兵毕业后分配进了政府单位工作?他去年还升职当上了区政府办公室主任?”

“什么?蒋学兵这些年一直没孩子,只有邢立骁这一个血脉,现在打算把他接过去,还房子工作都给他准备好了?”

等李爱民念完信,办公室里除了余兰英,心里都开始泛酸了。

虽然明眼人都能看出来,邢家这几年日子是过得越来越好了,但他们是真没想到,邢立骁的发达会来得这么快。

就这么一封信的功夫,他就摇身一变成为沪市人了?

余兰英:出门在外,身份都是自己给的。

-

中秋节快乐[垂耳兔头]

另本文明天入v,凌晨有万字更新,夹子前章节还有红包掉落哦~

推下预收,求收藏~

《六零之我在串联路上当侦探》

一觉醒来,王静云发现自己穿成了六十年代热血上头,不顾家人劝阻和同学一起参加串联的高中生。

她在心里算算时间,发现马上就是上山下乡,

而原身家里上有姐下有弟,未来处境大大不妙,于是果断决定坐车返乡。

可当她提出返程,却从同学口中得知,串联期间他们拿着学生证,就可以白吃白住免费坐车。

前世当了十年社畜,一朝猝死哪都没有去成的王静云果断改变主意:

“能不能免费旅游无所谓,我主要是想好好感受祖国山河大好风光,以便日后能更好地为建设国家出力。”

*

上火车前,王静云以为自己这一路能吃好喝好看好风景,

却没想到刚下火车入住招待所,同行学生中有人意外身死。

凭借前世看遍侦探小说以及影视作品的经验,也为了洗脱自身嫌疑,王静云果断冲了。

而招待所密室杀人案后,还有雪夜荒郊抛尸案、大年夜灭门案……

随着一桩桩命案真相被查出,王静云也渐渐成为了闻名全国的少年侦探。

串联还未结束,各地派出所便争相邀请她入职。

王静云:“诶?我这就有铁饭碗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章 蒋学兵的信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六十二年冬

橘涂十一日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
九十年代迁居沪上
连载中流烟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