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音,天幕上的画面,也在不断的变化。
农耕家庭在傍晚举办婚礼,为亡人哭灵,于田间劳作。
游牧家庭在草原上放牧,迁移,无数牛羊随着牧民离开,一位母亲流着泪,目送女儿远去。
大儒看着天幕,听着天音,瞬间说不出来话了。
啊这——
解释的太贴心了!
贴心的大儒恨不得时光倒流,收回来自己刚刚说的那句教化!
教化匈奴,是中原向匈奴输出他们的尊卑伦理,可天幕的意思,草原游牧并非是因其落后才看起来蛮夷,而是因为这是最符合游牧生活方式的选择!
每一项成功的习俗,其本质都是利益的划分。
若是能再重新划分利益也就罢了,可这连基础都没有,怎么教化?
董仲舒和大儒都变了脸色。
大儒忍不住说道:
“这,若不能教化匈奴,我等又有何用处?”
董仲舒沉吟片刻,神色逐渐严肃起来。
“不,更严重的问题在于,若真是如此,我大汉恐怕要和匈奴死战不停了。”
说着,他眉宇间多了几丝愁绪。
“这耗费的国力,海水也无法计量啊!”
关内侯府
卫媪安抚好府中骚乱的奴仆,眉宇间带着几分忧色,走到儿子卫青的院子里。
卫青此刻站在院子中央,书房内的案几被搬了出来,铺着锦布,上面密密麻麻的画着各种线条,看的卫媪眼晕。
她认不出来,若落下闳在,恐怕立刻就能看出来,卫青所画的内容,正是边疆舆图。
其细致程度,比宫内更是高了数倍!
这必然是从刚刚天幕一路向北,在降水线处短暂停留时,被卫青瞬间记下,默画出来的。
卫青领兵实力,可见一斑。
可惜卫媪不懂。
她如同万千忧心自己儿子前途的老母亲一样,对着儿子问道:
“你不去宫中觐见,就这样呆在家中,行吗?”
“阿母不必担心。”
卫青放下笔,胸有成竹道:
“有天幕所言,陛下必然会尽快发兵攻打匈奴。”
卫媪已经有些浑浊的眼中,透露出茫然。
呃,天幕有说攻打匈奴吗?
为什么我没有听见?
乡野
农人们跪在田野之间,低声啜泣。
天幕没有听到他们的祈求,那样的神麦,如昙花一现般快速消失,又变成他们看不懂的东西。
人,最怕的就是知道和对比。
若是不知道世间还有那样的神麦,日复一日的劳作,种着这普通的麦子,一年年肚皮都混不饱的活下去,这一生,也就浑浑噩噩的过去了。
可他们看到了!
结出那么饱满,那么多麦粒的神麦,能让一家老小吃个肚皮滚圆,不至于让父母为了熬春荒,而把粮食省下来,慢慢的饿死自己。
能让自己的孩子,多吃几口,而不会因为缺粮导致身体虚弱,稍微遇上风寒就挺不过去,没了。
明明赐下神麦,就可以让很多人活下来的!
为什么,为什么鬼神就不允许呢?!
难道,那样的神麦,只能在天界出现吗?
一个人突然说道:
“我想去天上。”
他用力将农具扔在地上:
“连顿饱饭都吃不了,活着有什么意思?”
一个饿了一辈子的老人看着天,答道:
“去天上吧,天上一定能吃顿饱饭。”
紧跟着,众人也纷纷附和起来。
“我也想去天上。”
“我也是。”
“对,我要去天上,那么多的麦子,能吃到我死!”
有人发出了疑问:
“那,我们要怎么才能去天上?”
老人答道:
“去问问巫觋?他们肯定知道!”
“对,我们去问巫觋!”
还在看天的赵过,在这样的对话中,开始心惊肉跳起来。
他僵硬的扭动脖子看向这些农人,一时之间,竟不知道要如何才能制止!
引用: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
说点儿很有意思的东西吧。
其实早期的华夏文明并不是全通过战争扩张的,大部分是随着农耕。情况是这样的:
农耕使得一个地区能够养活超量的人口,人口过多,耕地就会不足,一部分人就会往外走,开垦新的土地,新土地可能无主,也可能有一些非农耕部落。
无主的无所谓,有主的双方也不会见面就打起来,因为农耕需要的土地范围很小,狩猎采集需要25平方公里才能养活一个人,农耕0.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就可以,狩猎or采集的部落退一点儿就相安无事。
不过两拨人毕竟离得近,且农耕人口繁衍的特别快,时间久了,肯定会出现摩擦,今天你过来偷我一点粮食,明天我去你那边多狩猎了一只野兔,再加上用水之类的……摩擦多了就打起来了,狩猎or采集部落基本上都是一看数量就打不过,直接跑了,或者打输后往更远的地方迁移。然后农耕人口扩大耕地不足继续循环往复。
以上只是其中的一种可能,不要忘了,农耕在古代是最具有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很多时候可能是农耕过来开荒,狩猎or采集部落看着看着,咦,生活过的这么好?所以也过来跟着学了,学着学着,哎,自己也变成农耕了。
最最重要的,我国古代的扩张根本不是西方那种屠杀,很多早期部落其实和咱们现代的城中村有点儿像,农村人随着城市化进程变成城里人了。
还有的呢,就是遇到个优秀领导被扶贫飞升了。
比如山东,夏商时候这地方根本不是文化之省,都是蛮夷,其中有一个就是莱夷。姜子牙过来,打跑了首领,带着莱夷人煮盐炼铁,发展工商业,富的城都修起来了,妥妥的古代版拆迁户。
不过呢,这样的扩张也是有限制的,根本就在于耕种,一旦一块地方无法种地且足够大,那么同化就会变得异常困难,甚至根本无法同化,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就是如此,我国疆土为什么这么大也是如此,地理限制没办法通过农耕扩张了。
当然,这并不代表着在同化上面,咱们古人没有做努力,事实上西汉做了很多的尝试,而且非常成功,直到五胡之乱,少数民族进攻中原的时候,还得给自己找一个有名的中原人当祖宗,来证明自己的合法性。这和儒家那帮人真有关系,尤其是教化,不不过准确的说,这里面大概混合了,文化入侵,祖先崇拜,神话融合等等特别多的东西。这部分内容实在是太多了,都能写论文了,讲起来……还是杀了我吧。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各方反应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