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天后,天幕异象再次出现在历朝历代朝会所在的宫殿外半空中。
一般来说,只要不是遇到雨雪天气,大家都在殿门外观看天幕的盘点。
小窗口的视频,总归还是没有大家聚在一起,一边唠嗑一边看天幕上的大视频香啊。
【观众朋友们好呀,我是小苏打~许久不见甚是想念,非常感谢各位的点赞,上期《十大败家皇帝之二杨广篇》突破了五十万,所以作者菌加班加点赶出了这期视频。
老规矩,先点赞订阅关注一波再看哦!】
观众们闻言,大多老老实实地直接点了个赞。
【接下来,我们接着盘点第三位败家皇帝。
他,本是开国皇帝,谥号武皇帝,庙号世祖,在位总计二十五年。
他,在位期间曾采取一系列措施,矫以仁俭,并能采纳谏言,开创繁荣之世。
他,却在晚年怠惰政事,沉迷女色,荒淫无度,还分封诸王,分散权利。
他,死后诸王为争夺皇位内战十六年,后有外敌趁虚而入,以致后世动乱近三百年!
他,就是开国带头败家的皇帝,晋武帝司马炎!】
晋武帝位面
公元280年,太康元年。
司马炎:“!!!”这是污蔑!
他是晋朝的开国皇帝,励精图治,国泰民安,怎么会是败家皇帝,还上了十大败家皇帝榜?
这个榜是怎么排的?
洪武大帝位面
朱元璋长松了一口气,还好不是盘点朱祁镇,可以轻松地观看天幕盘点了。
朱标想着朱棣差不多今明两天该到了。
他要好好问问朱棣,为何朱祁镇会是天子?爹爹给弟弟们这些藩王兵权是守卫边疆,拱卫皇室的,不是方便他们造反的。
明朝的众位皇帝们:还好不是盘点朱祁镇,又逃过一劫。但该来的总是会来的,得叫上御医在一旁候着,以备不测。
【前两位败家皇帝:胡亥毫无功绩可言;杨广挖的京杭大运河前身,“罪在当代,功在千秋”,勉强算是半个功绩,至于科举制度的开创算在杨广身上过于勉强,有点往脸上贴金的嫌疑。】
【司马炎和他们不同,有能够拿得出手的实打实的功绩,按理说是不应该上这个榜的。但是比起败家,胡亥和杨广在司马炎面前都是弟弟。】
晋武帝司马炎气得把桌案给掀了。
他怒气冲冲地来到了殿外,对着天幕破口大骂:“简直是一派胡言。”
关注了可以直接看,他想不让人看都不行。
还好天幕盘点只在朝会所在的宫殿外半空中出现,而且关注后的小视频只有本人能够看见,旁人看不见。若是百姓们也能看到,国家要大乱了。
司马炎警告群臣和执勤的侍卫:“天幕出现异象的事,不准透露出去半个字。”
“不敢。”
已经被贬为庶民即将驱逐出京的杨广:“……”
【公元280年,司马炎灭亡吴国,结束了自东汉末年以来的分裂局面,统一了全国。统一全国后就飘了,不再励精图治,而是纵情享乐,开历史倒车分封诸王。】
正想分封诸王的司马炎:“……”
他封的王都是皇室宗亲!保卫国家,护卫皇权交给自己人才能安心。
其余各朝
秦始皇嬴政:朕废除的分封制又被人捡起来用了?
他想起了之前天幕上出现的地图,上面的行政规划不错,是哪个朝代的能臣想出来的?可以借鉴一下。
汉高祖刘邦:朕也不想封王,但是不得不封。分封制和郡县治并存是由国情决定的,为了国家的稳定不得不如此。
司马炎身为开国皇帝,许是和他一样有难处,不得已才给一起打天下的功臣封王。
就这样认定败家,有失偏颇。
汉景帝刘启:朕只用了不到三个月就平定七王之乱,收拢了权力。高祖皇帝也封王了,这怎么能算是败家呢?
汉武帝刘彻:有推恩令在,封王不足为虑。
汉光武帝刘秀:怎么不说清楚,这是西晋的开国皇帝还是东晋的?
刘备/诸葛亮:灭吴是什么意思?莫非灭的是孙权建立的吴国?
曹魏呢?
司马昭十分的后悔。他本想立次子司马攸为世子,无奈遭众人反对,只好立了司马炎。现在改立世子还来得及!
“你们可都看见了,再有提议立司马炎为世子的,斩。”司马昭对群臣说道。
曹魏小皇帝:“司马昭欺人太甚!”由于过于愤怒,心里的话竟然说出了声。
司马昭听了,认真地点了点头。
在改立世子之前,先把这小皇帝废了吧,留着迟早会造他的反。
安乐县公刘禅松了一口气:同样是二世而亡的亡国之君,还以为他会上榜呢。没想到啊,上榜的居然是司马炎。
晋元帝司马睿顿时紧张:朕不会也上榜吧?虽建立了东晋,但大权旁落。“王与马,共天下”,君不似君,臣不似臣。像他这样逃到南方称帝的皇帝应该没有了吧?
唐太宗李世民点评:司马炎没有选对继承人。
晋惠帝若是有汉景帝那般的铁血手段,分封的八王应该都不敢反。或者,有齐王司马攸镇着,八王也不敢反。
只是,司马攸真的会效仿周公吗?他对此持怀疑态度。
宋太乄祖赵匡胤:什么时候盘点到李煜?等不及了。自降帝号奉表称臣,割让国土,肉袒请降,败家的皇帝里怎么能没有“江南国主”李煜?
宋太宗赵光义暗自庆幸:幸好兄长没有司马炎那般对兄弟无情。
【说起司马炎,我们可能不太熟悉,但是司马炎的父亲司马昭,我们可太熟了。有句广为人知的歇后语: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3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