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茵顿时有些看不懂霍普金。
他们的关系?
从哪里说起?
怎么说得清楚?
还是说,过往的一切轻飘飘的,都只是眼前这位贵族上将用来寒暄的话题。
莱茵抿紧嘴唇,藏在袖子底下的拳头也用力握紧。
他一直在想,自己要怎么回击,也才能那样风轻云淡。
忽然,他松开了拳头,意识到自己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就已经输了。
“我和霍普金先生……”
正在这时,街巷里传来喧闹声。
沿街的木制货架忽然一阵不稳的晃动,紧接着轰然倒塌。空气中扬起木屑和尘土,还夹杂着金属锈味。
“是灰雨!”莱茵在自由港经历过几十场灰雨,自然对这种气味异常熟悉。
伴随着市场深处的爆炸声,惊慌的人□□织在一起,混乱铺天盖地。
“走!”
一声厉喝,莱茵被一股强大力量径直拉走,速度太快,形势又混乱,他只瞥见了对方扬起的衣角。
等他们俩刚躲进有屋顶的避难区,灰雨自空中飘落。
莱茵这才看清身边的人,竟然是霍普金。
他大呼一声:“你是不是拉错人了,布莱德还在……”
霍普金一把把他拉了回来:“布莱德已经成年了,能照顾好自己。而且,中央区的灰雨侵害力不强。”
果然,莱茵看向巷子外面,人们戴起斗篷,脚步逐渐放缓。
“那他们跑什么?”
“你没听见爆炸声吗?”霍普金叉着腰,调笑着,忽然又流露出一丝怜惜。
莱茵到底在自由港经历了什么,让他这个界外人对灰雨这么警觉。
霍普金想问,但想来,如今又没什么资格。
莱茵又想往外走:“既然爆炸已经停止,我出去找伊迪斯。”
这一次,霍普金直接拉过莱茵的肩膀,将他一把推到避难所的墙壁上。
这里原本就是用来躲避灰雨等突发天气的,能容纳五六个人。但霍普金横在门口,又架着莱茵,令他动弹不得。
好巧不巧,不知哪里的巷道中又传来爆炸声。
霍普金的手臂环住莱茵的头,第一时间揽进怀中,替他捂住双耳。
两人的呼吸在狭小空间里交错,沉默而紧张。
霍普金胸口一窒。
当初分道扬镳,他以为自己能坦然,如今再见,只觉得一股迟来的悔意涌上来,令人难安。
“如果刚刚没有爆炸,你会和伊迪斯怎么解释我们的关系?”
他想知道答案。
莱茵耳朵嗡嗡的,假装没有听到问题。
霍普金微不可闻地叹了口气:“那我换个问题。你考虑了这么多天,要不要跟我结婚?”
“是合作,不是结婚,我们当然可以互帮互助。”莱茵动摇,“首先,我想要银汞合金线。”
“为了伊迪斯?我们有过几面之缘,他是发明天才。”霍普金眉头一皱,这是他的第一反应。
“这个你就不用管了。答应,还是不答应。”
霍普金退开一小步,脸上表情舒展,看起来是他这一天真正发笑的时刻:
“如果我答应你,你前脚拿到这种管控材料,马上会被拘捕。不过莱茵,你好大的胆子,竟然敢和一名在役军官提议。”
“我怕什么?反正还有更大的把柄在你手上。但是如果连这点事情都办不到,我想我们的交易也没什么价值。”
霍普金感受到信任,虽然有些「歪曲」,但心情极好。
他抬高帽檐,眼神锋利,两人视线交汇:“你说的不错,和熟人合作是最好的选择。而且,我确实有的是办法,让你合法拿到材料。”
莱茵瞄了下依旧混乱的街巷,催促道:“外面发生这么大的事,你不去看看吗?”
霍普金的心情极好,他整理好衣帽,在作势离开前又递过来一张名片:
“有空去看看中央区其他朋友。”
莱茵接过名片。
「镜苔商会货物总管科尔多瓦」
这么一说,在圣尤诺号上,科尔多瓦提到过,他同父异母的哥哥有个商会等着他回去帮忙。
翻到名片背面的会徽,一面银镜边缘镶刻植物纹路。
而霍普金早已朝着爆炸声传来的方向离开。
和伊迪斯走散之后,莱茵只能先回公寓,幸好对方比他更早回去。
“你和霍普金上将……”伊迪斯欲言又止,“那个布莱德说……他在霍普金的书桌上见过你的照片,放在黑桃木相框里的那种。”
“你什么时候也变得这么八卦了。”莱茵头痛。
这要怎么定义,说两个人之前因为合作结婚,合作破裂后离婚了?
现在马上因为再度合作又要结婚?
伊迪斯尽量让自己冷静:“我……霍普金上将是中央高等学校的传奇人物,谁都会对他好奇的。”
“先不说这件事,银汞合金线的事情应该搞定了,还有一周时间,你必须成新实验机,这样我们才赶得上培育银叶草,提供给红灯剧场检验。”
“这是件麻烦事,霍普金上将居然答应帮忙了。”伊迪斯本以平复的情绪,再次被调动。
莱茵无奈地摇摇头,开始收拾回校的行李。
*
第二天是周四,和周一的临床草药课的课程内容相差无几,课堂上学生全部到齐。
同样地,课程结束后,反响热烈。
莱茵被簇拥着问问题,又拖了半个小时,才完全下课。
而非课期间,除了用餐,他其余时间都泡在图书馆里。
“还是三楼讲师区?”年轻的管理员推了推鼻梁上的细框眼镜,脸上带着熟稔笑容。
莱茵已经是他们这群管理员最容易记住的名字。
但今天,莱茵拿到借阅卡后没有立即离开,而是从随身书袋中取出一个精致木匣,放在接待台上。
管理员不明所以地眯起眼看他。
“这是什么?”
“莫丽婶婶托我带给你们的点心盒子。”
学校的门禁颇严,莫丽婶婶退休后就没什么机会进来了。
管理员半信半疑地拆开木匣,看到里面一个个精致的糕点,还有压在最底下的自制茶包,呼吸微微一滞。
那确实是莫丽婶婶的手艺。
“你怎么认识莫丽女士。”
“她是我的房东,正巧听说我在学校讲课,托我带来的。”
“原来如此。”管理员轻咳一声,眼神柔和下来,“你之前不是想去**区吗?今天看在莫丽女士的面子上,就破次例。”
他摸到抽屉里的钥匙串,拇指在一枚样式复杂的钥匙上轻轻摩挲。
莱茵内心暗喜,他原本倒没这么多心思。
他先前就了解到,在中央第一高等学校,只有教授级别的人才能随意进入四层**区。
“我很快就出来。”
意外的是,位于四楼的禁区并不是从三楼往上,而是在一楼处有个暗门,拾级而上。
厚木门四角包着金属片被缓缓推开,潮湿的冷风夹杂着书页独有的墨迹味。
管理员离开前又嘱咐道:“来这里都需要特殊申请,程序麻烦,所以来的人不多,暖气也没有开放,不要待太久。”
莱茵迈入其中,这一层有两层楼那么高,橡木书架直冲天花板,灯光在高耸的书架间拉出狭长阴影。
走近时可以发现,每一排书架的边缘都嵌着金属滑轮和连动杆,把借阅卡插入后,每拉动一次绳索,上下轮换五层书架,方便取书。
虽然同为**区,但有些书架位还带有机械锁,只允许持有特殊借阅卡的人启用滑轨。
莱茵的时间不多,他哈着气,立刻寻找自己想要资料。
由于德雷利亚共和国是新政府建立的,正处于清旧迎新的阶段,人们对旧时代的动荡讳莫如深。
灰雨的起源以及二十年前的大瘟疫,都被新政府包装成天降灾祸,矛头直指旧政府的不作为。
但从科学的角度来说,事实并非如此。
莱茵在《气象与植物相互作用手册》一书中发现,早在灰雨出现端倪时,研究者已经利用对照实验,取得一百多种植物受灰雨影响的衰败曲线。
如果按这个进度发展,草药行业不至于这么被动。
其中有个镜苔植物病理研究所,其提交的资料更是引起了莱茵的注意。
「和镜苔商会又有什么联系?」
但是资料显示,在大瘟疫之后,仿佛有一双无形大手牢牢锁住了命脉,令整个医药业倒退了几十年。
掌权者愈加注重发展海航能力,转而寻求其他可栖息之地。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澜晶矿的开采和研究倒是如火如荼。
尤其是现如今的中央区,不管是路上的公共交通还是剧场剧院里的设施,乃至寻常公寓里的照明灯,都逐渐换上高效的澜晶能源。
**区里气温低,莱茵指尖翻动着书页,心中寒意却更深些。
摘自于《公共卫生年鉴》:
“在大瘟疫持续近一年后,死亡率一度攀升至前所未有的水平。政府防疫措施未见成效,社会秩序濒临解体。
直到中央郊区记录到一种特殊的雨水,其液滴在光线下呈银白色反光,后被称作“银雨”。
统计显示,自银雨事件发生的数周内,呼吸道与皮肤类症状患者的康复率显著提升,病死率曲线出现断崖式下降。”
比起灰雨,有关银雨的记载却晚了七八年。
可以确定的是,若无这次银雨事件,大瘟疫不会终结得这么快。
莱茵不禁怀疑,银雨的出现,真的只是巧合吗?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