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任小河县县令谢良才上任之后,开始了大刀阔斧地整改。
随着港口的兴盛,小河县的外来人口越来越多,现有的县城规划已经不足以支撑如此多的人口了。
谢良才召集了县衙的师爷和一众富商名流,开了一个招标会。
主要目的就是筹钱,然后开始大拆大建。
知府那边派了几个能人过来,帮助小河县设计县城规划和民居布局。
能人们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一到地方就开始干活,谢良才作为陪同,每天早出晚归,一群人到处勘探地势,丈量可建筑土地面积。
所有人都很辛苦,整整一个月,谢良才瘦了10斤。
李春花也只知道这是真辛苦,她帮不了什么,只能每天准备好饭菜给他们送去。
无论他们是在深山老林还是河流山涧,都能吃到热腾腾的好饭菜。
衣服鞋袜也都被李小妹承包了,保证他们每天回来都是干净的。
结束丈量之后,所有人又开了好几场会议,终于确定了县城的规模和大致的布局。
能人手下的弟子们开始绘制建造图纸。
到了这一步,能人才有空能歇一歇,开始打量起了小河县。
谢良才每天忙得头昏脑胀,手底下的衙役们也跟着出差,没人有时间陪着这位大爷到处闲逛。
李春花自告奋勇,带着这位大梁的建筑奇才游山玩水。
俩人年纪差了快40岁,倒是聊得很投机。李春花和他聊海外的一些建筑,尤其是松山城的建筑特色,能人就跟她讲自己年轻时候的经历。
他家祖孙三代都是搞建筑设计的,从小就耳濡目染,五岁就跟着祖父学习画图。
后来长大了一点,就开始跟着父亲跑工地,监督各个地方的建设,再大了一点,他就能自己接一些民居或者修路的活儿。
为了增加阅历,他很早就开始四处游历,如今已经跑遍了整个大梁了。
唯一遗憾的,就是还没去过海外,还没著书立说,把自己的本领和经验传给后人。
他带着弟子们寻访名刹古寺,在深山老林里一待就是十天半个月,就为了绘制一幅亭子的建筑图纸。
这些都是先人留给后世的瑰宝,理应发扬光大,而不是在幽幽山林中随着时间土崩瓦解。
后来,有一次为了看清楚一处建造在悬崖边上的悬空寺,他不慎跌入山崖,摔伤了腿,幸好命大没死。
从那之后,他家里人就不许他再这么天南海北的跑了,给他娶了妻子拘在家里。
再后来,孩子出生,他忙着赚钱养家,就再也没出去过。
老人家喝了一口酒,停止了自己的故事:“这还是我这几年第一次出山哈哈哈”
“你们这个小河县,遇到好的父母官,以后发展不可限量啊”
李春花对这位老人家佩服得紧,赶紧递出去切好的卤牛肉:“昨晚上卤了一夜,您尝尝,就酒正好”
老头眼睛一亮,抓起一块牛肉塞嘴里。
“不错不错,是这个味儿,你这丫头,手艺不错,人也机灵”
“不知道你有无婚配,我有个小孙子……”
老头几口牛肉下去,对李春花的好感又多了一层,家里正好有两个小子还没婚配。
他就起了做媒的心思。
要是娶回家去当孙媳妇,以后的牛肉还能少了?
听着老大人的促狭,李春花一个头两个大。
“呃,您的好意我心领了,奈何现在实在是脱不开身,无心婚嫁”
老头一眼看穿了她的谎言:“有心上人了?还没捅破窗户纸?”
他心下了然,心底微微叹了一口气,这么好的姑娘,家里的小子没福气咯。
俩人很快转移了话题,老头说以后要跟着海船去松山城看看,说不定能设计出更多新鲜的样式。
弟子们很快就画好了图,谢良才开始制定一系列的拆迁和回迁政策。
县城基本上拓宽了三倍,街道可以供八辆马车并排行驶。
并且两边的建筑全部加盖到三层以上作为商铺,民居在商铺的后面,远离闹市,幽静又规整。
为了方便百姓们出行,谢良才在街道的各个中转点设置了马车,以后家家户户出行不必自备马车或者牛车了,可以直接去县衙的车行租车出行。
价格公道,童叟无欺,所有的马车都是统一的规格和装修,上面插着小河县车马行的旗帜。
有这个标志的马车,进城可以直接走侧门,无需小兵检查。
庞大细致地拆迁工作准备完毕,百姓们开始搬迁。
乡下有亲戚的,可以先去亲戚家借宿一阵子,没有的,也可以去县衙在城郊安排的临时过渡住房。
为了此次搬迁工作顺利进行,谢良才批了十万两银子作为奖励金,先到先得。
在金钱的诱惑下,居民们搬得非常快,不到三天时间,整个县城都搬空了。
能人老头早就组建了建筑队,中途又征调了几千名青壮,当天就开始拆楼。
现场热火朝天,浓烟滚滚,一个庞大的县城雏形开始显现。
围在城墙上的百姓,看着自己的家被拆了,不仅没有伤心,反而高兴得很。
这次拆迁,家家户户都有补偿,还能白得一处全新的住宅或者商铺,做梦都要笑醒的程度。
县城的扩建需要审批,谢良才写了奏报给知府大人。
知府现在恨不得下辖所有县都复制小河县,他的政绩就可以扶摇直上。
梁帝在朝堂上专门夸奖了小河县的建设。
上次访问团回去之后,纷纷来他这里取经。
如今小河县已经成了整个大梁的标杆,是富饶和稳定的代表。
周边县城的姑娘,都希望能嫁到小河县,而小河县本地的姑娘们,又都不想外嫁。
于是,小河县渐渐多了很多赘婿。
赘婿们来了就不想走,有的在岳家的帮扶下自己立了起来,在本地扎下了根,回头再把父母兄弟从老家接来享福。
一传十,十传百,小河县迎来了生育高峰。
这个时代,生育的危险并没有减少。
生孩子就是走鬼门关,儿奔生,母奔死不是危言耸听。李春花看过一家有个产妇,连续生育了十几个孩子,后面怀孕生子就像放屁拉屎一样轻松。
也有头胎养得太大,下半身生生撕裂了,才产下孩子。
诊所的大夫们多是男子,对于妇人生子最多也就是在产房外面开点汤药,或者在危急时刻进门隔着一道帘子扎针。
真正掌握产妇和新生儿生死的,反而是那些专业知识不够的产婆。
大梁的产婆和所有朝代的产婆一样,都是生活难以为继,没有后人供养的中老年妇人,逼不得已走街串巷,帮人生产,获取一定的生存资源。
最让李春花震惊的是:她们中间有的甚至不识字,完全没见过医书。
关于生产,她们只是靠自己的经验或者一些巫蛊之术。
这天,李春花从小河村看完辣椒回到县里的路上,一户人家的院子里传来一阵阵哭声。
不多一会儿,院门打开,里面抬出来一副棺材,后面跟着几个披麻戴孝的小孩子。
小孩子哭着叫娘,走在旁边的汉子抹着眼泪不说话。
倒是跟在棺材后面的老婆子一边哭一边哀嚎。
“儿媳妇,你命苦啊,好不容易日子好过了,生孩子还能死人啊”
“你怎么这么不争气啊,都生三个了”
“哎哟,我苦命的儿媳妇啊”
……
一声凄凉的唢呐声响起,人群中的哭声更大了。
李春花站在路边,看着那口朱红色的棺材越走越远。
她听看热闹的村民说了这家人的八卦,说是儿媳妇进门连生了三个女儿,好不容易第四胎是个儿子,但是补的太过了,肚子大得出奇,生的时候死活生不下来。
接生婆什么法子都用了,女人的下边都剪烂了,孩子还是没生下来。
最后女人没力气了,活活流血流死了。
这种叫做子母煞,要立刻下葬,否则容易引起尸变。
儿媳妇刚刚闭眼不到一个时辰,这家人就准备好了棺材,喊人来抬着上山去了。
“哎,这姑娘平时可勤快了,可怜那”
“她这婆婆就是为了换一个能生儿子的”
“可怜,母子都没活”
……
众人议论纷纷,李春花蹲下身,伸出手捡了一块小石子。
石子上面沾染了斑驳血迹,血还是温热的。
棺材里的人,可能还有救。
她让马小跳看住马车,自己则朝着前面一行人追了过去。
……
棺材生子,这事儿太过诡异,很多人都挤过来看热闹。
李春花让这家人拉起了帘子。
产妇面如金纸,身上换了干净的衣服,身下还在不断地出血。
微微感受了一下她的呼吸,已经很微弱了,在不救人,恐怕真的就要死了。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李春华摒除杂念,仔细地给自己的胳膊消毒。
产妇的丈夫在外面拦着婆婆,不让她进来。
唢呐班子也停了,这会儿走聚在院子里看热闹。
把队伍追回来的时候,李春花就豪赌了一把,要是人活了,她就让谢良才开一个妇女扫盲班。
要是救不活,她就给这家人一笔钱。
她回忆着以前在书本上学到的妇产知识,慢慢打开产妇的双腿。
入目就是稀巴烂不断冒血的□□,之前那个接生婆什么都不懂,拿着剪刀乱剪一起。
破破烂烂的一堆肉,恐怕有一部分血就来自这些意外伤。
李春花缓缓探入胳膊,她本来是想找个猪胰子套在手上,但是现在情况危急,来不及去准备这些,救命要紧。
产妇的肚子大得出奇,像一座小山。
很快,仗着手臂瘦弱细小,她摸到了孩子的小脚丫。
“哇~"
一声响亮的婴儿哭声,让寂静的院子瞬间沸腾。
大家纷纷趴在窗户上,一脸不可置信的看着李春花抱着一个浑身沾血的婴儿出来。
“真生了?没死?”
“天呐,这是神仙吧”
“今儿可是开眼了”
……
产妇的婆婆扑过来掰开婴儿的腿,确认中间的那坨肉,老脸激动地抖了抖。
“好好好,我的金孙活了”
“我就说我的宝贝孙子有福气”
李春花把孩子交给她,转身进去处理产妇。
她找来一堆针线,仔细消毒之后,给她缝合伤口。
虽然这些线没法吸收,但是能加快她伤口的愈合。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