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和外地的冲突已经白热化,一场械斗中,外地人死了两个,本地人伤了十几个。
两边都是不死不休,都想给对方一个教训。
死人的家属抬着棺材,横在村子广场要说法。
在有心人的推波助澜下,很快小广场就站满了人。
中央摆着两幅棺材,还有几个披麻戴孝的家人跪在一边哭嚎。
在本地工作的外地人纷纷丢下手上的活计,跑来广场看热闹。
本地人也不好过,他们现在有钱了,很多事情都依赖家里雇佣的长工或者短工,如今这些人停摆,家里的活计堆了一堆。
一时间,小广场人山人海。
村长领着一众族老坐在旁边的大树下,对场中的乱象纷纷摇头。
年轻的后生们经不住激,两边剑拔弩张,差不多要打起来。
谢良才接到消息,带着衙役们赶到了小河村,直接召开了一场宣讲会。
双方都派出代表,和平解决冲突,并且当场签订契约。
如有违背,县衙可以直接处罚。
有县令大人在场,大家都冷静了很多,衙役们站成了几排,个个配着锋利的配刀。
“大家有什么意见可以提出来,不要动刀动枪”
“县令大人英明神武,一定会给大家一个公道”
“现在,双方各派一个代表出来,提自己的要求”
……
话音落下,广场又沸腾起来,大家议论纷纷,不知道县令大人这是要准备干什么。
不过民天然畏惧官,大家不敢明着说,只敢在背后偷偷议论。
谢良才头疼地按着鼻梁,现在小河县正处于高速发展的关键期,县城的建设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整个县衙班子连轴转,他已经三天没有好好合眼了。
接到消息的时候,他本想派马师爷带人过来处理就行了,但是李春花说必须他这个县令亲自过来。
还要带上所有的衙役。
他意识到事情恐怕不是奏报里说的那般轻描淡写,估计是出了人命官司。
县令是一县父母官,手底下管着十几个村镇,最怕老百姓聚众闹事,尤其是怕闹出人命。
本朝太祖就是一届莽夫,靠着一把杀猪刀起家,在前朝乱世末年,集结了村子里活不下去的乡亲们,一路杀到了皇城。
有了这个例子,大梁所有的皇帝对民间械斗都十分重视,抱着您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的想法,一般直接采取残酷镇压。
要是他今天按不住这帮人,他的上峰就要调动军队过来。
到时候,就不是他能说了算的。
为了避免更大的伤亡和引起不必要的误会,谢良才收到消息的下一刻,就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必须由官府出面镇压。
两边很快选出了人。
本地帮的代表人物是李春花和村长,外地帮的是一个叫王小的青年男人和一个耄耋老者。
王小从小没爹没娘,吃百家饭长大的,13岁的时候就外出找活干,靠着给人家当小厮或者做苦力养活自己。
后来他年纪大了,也不想一辈子给人当奴才,就跟着行商的车队出来,准备在别的地方谋个活计。
这么兜兜转转的来到了小河村,给石家的石头工坊里干活。
他人小鬼大,脑子又灵活,干活也不偷懒,很快就笼络了一批和他一样来打工的外地人。
男人们负责从河里运石头,女人们负责清洗和筛选。
都是体力活,大家挣点血汗钱,王小喜欢一个姑娘,也是外地过来寻活路的。
他拼命攒钱,准备先买个房子后去找姑娘家提亲。
但是姑娘的母亲不喜欢他这个穷小子,坚持把她嫁给了一个有房的本地村民。
那个村民年纪比小姑娘大了一轮不说,还喜欢打老婆,他前面两个老婆都是被他打死的。
小姑娘嫁进去之后,天天挨打,王小看着心疼,但是又毫无办法。
偏偏那人知道了他和小姑娘之间的关系,每天来工地羞辱王小,还虐待小姑娘。
最后,小姑娘在他们干活的地方跳了河。
从此,王小和本地人的仇恨就结下了。
其他跟随他的人或多或少受过本地人欺负,所以他一呼百应,想要讨个说法。
李春花看了谢良才一眼,发现他眼底的疲惫遮都遮不住,心想确实辛苦。
但是工会的议程必须早日提起,否则以小河村现在的发展速度,以后势必会爆发更多更大的冲突。
等事情失去控制,他们就没办法了。
王小站了出来,列出了他们商量后的决定。
1、给所有工人上一份保险,保证工人在年纪大或者工伤之后,还能领取养老金生活。
2、外地人的孩子,要进入村学学习。
3、开放外地人购买住宅的限制
4、允许外地人拓荒开垦农田
5、不得限制两地通婚
这五点要求一提出,广场议论声更大了。
尤其是第一条,什么是保险,大家都很迷茫。
但是李春花和谢良才听懂了,不由得多看了王小一眼。
这人的脑子确实灵活,几条需求确实都在关键点上,保证了外地人在本地安家落户的基本需求。
尤其是采石场的工人的保障,更是赢得了很多工人的拥护。
采石场的活儿又累又重,稍微不注意就要受伤,每年被石头砸伤砸死的不在少数,而且干这个活儿的人老得特别快,老了浑身都疼。
本地人炸开了锅,什么保险不重要,孩子读书也可以,买房子也行,通婚也没问题,但是开垦荒地这一条,他们是万万不能同意的。
现在小河村的土地本就稀少,自己家里的孩子多了起来都不够分,都想着自己去山上开点荒地,外地人再来插一脚,他们还分什么?
“我不同意,本村的地自古以来就是村民的,不能分”
“就是,土地都是祖辈传下来的,不能给外人”
“不能开荒,我们自己都不够分的”
……
说来说去,都是不能动自己的利益。
村长耐心给大家解释,这就是一些边角料的山地,本地人自己都不稀罕,给一点外地人有什么关系呢?
好话说干了,大家还是不同意。
王小看大家对其他条款没什么异议,心里顿时松快不少。
他们也没指望能全部通过,毕竟严格算起来,他们是外来者,是入侵者,本地人完全有理由把他们赶出去。
要不是村子里多了好多工坊,他们这些人还真进不来。
按照他的老家,一个小山村的规定,必须是同一个姓的才能入住本村的房子,外姓人一律赶出去。
眼看着大家又要打起来,李春花举着一个自制的喇叭站在了桌子上。
“大家静一静,听我说两句”
“经过村委会的决定,咱们准备设置一个工会组织,两边各派一人做代表,以后有关工人的福利和约束,都由工会出面处理”
“至于开荒,这里要给大家宣布一个好消息”
说完这句话,李春花暂停了一下,等到全场都安静下来,她再继续。
“好消息就是,我们已经和隔壁村达成协议,准备把中间的那座大山推平,然后新开垦出来的良田,一边一半”
话音刚落,广场再次炸锅。
这可是一座大山啊,说弄平就能弄平了?
但是大家又对新田的分配虎视眈眈。
有大胆的就问了。
“这田怎么分?”
“按人头还是按什么,我家有十口人呢”
……
李春花把喇叭递给谢良才,土地的分配,只能县令大人来说。
谢良才接过喇叭,放在嘴边试了试,果然声音大了不少。
这玩意儿居然还有放大声音的功效?
“咳咳咳,这次开荒,我们会严格登记参与者的姓名”
“后续开垦出来的新田,我们就按照登记的册子来分配,多劳多得”
“想要去开荒的,大家待会儿找村长报名”
……
良久,大家才回过神来,欢呼着涌向村长的位置。
县令大人说的是所有人,无论男女老少,也不管外地本地,这可是唯一一次能分到土地的好机会啊。
人多力量大,不就是一座山吗,他们能干!
“不要急不要急,排队排队”
“急什么,都有”
……
这次会议圆满结束,本地人和外地人握手言和,开始为开荒做准备。
李春花也没闲着,她家虽然不需要开荒,但是随着她的种植基地越来越大,需要专业的管理人才也就越来越多。
她趁机招募了几个有种地基础的,来她的种植基地帮着照顾农田。
工会已经有了雏形,只要建好一个活动场所,就能正常运行了。
采石场的工人们的待遇也有了保障,马师爷拟定了一份章程,只要每个月采石场的老板给县衙交人头税,连续缴满10年,就可以在40岁退休的时候,每个月领取退休金1两银子。
如果中间因为意外身亡了,还可以一次性领取50两银子的抚恤金。
若是生病或者受伤了,还可以去官府指定的诊所医治,所需花费都可以打折。
目前这个政策只针对采石场的工人,其他工种还在讨论。
这条规定一出,人人嫌弃的采石场瞬间成了香饽饽。
本来采石场的工人每个月都有10两银子的月俸,算是很高了,老板还包吃包住。
要是节省点的,每月都能攒下10两银子,干个小半年,就能去县里租个小门面干点小生意。
要是有成婚的想法,三个月就能凑够彩礼钱。
很多外地的穷苦人家听到这里的待遇,连夜跑过来要进采石场。
这也导致,小河村的人口进一步增多。
开山的项目正在进行,山脚下每天都是热火朝天的,隔壁村子也派了人从另一边开始干,两边一起开挖。
村长把村子里几个富户聚在一起,每家捐了一笔钱,用作工人的伙食费。
小茉莉的徒弟们则承担起了大厨的工作,每天给工人们做大锅饭。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