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014

刚起床就遭到暴击的傅渊:这顿打,不打是不行了!

当然,傅玉璋已经看透了亲爹纸老虎的本质,大清早地跑来亲爹面前作死一通后,熟练地一路狂奔找哥哥捞捞,气得傅渊真是想去祠堂当着列祖列宗的牌位问一问:自己这是造的什么孽,生出这么个顽劣子!

反正自打傅玉璋能跑能跳可以飞奔逃命后,父子二人的感情便时时有“升温”之举——纯粹是被气的。

这会儿父子三人的气氛倒是不错。傅玉璋绷着脸站在傅怀安身后,出拳,抬腿,出掌,虽然还是个五头身,但一招一式都十分标准,一看就知有点底子。

傅渊在一旁看着,老怀大慰。原本以为两个神童儿子必然是走科举入仕的路子,成为彻头彻尾的读书人。倒是没想到,兄弟俩竟然还对拳脚功夫感兴趣,愿意同自己学。傅渊嘴上不说,心里还是挺满意的。

傅玉璋:我就是给自己加门体育课而已。

天知道上辈子傅玉璋多么羡慕那些能跑能跳特别活泼的同龄人,在医院时,傅玉璋看着乐呵呵躺在医院草坪上,开开心心打滚的孩子都心生羡慕。他的身体条件完全不允许他那么干,更别提上体育,做体测了。

现在能吃能睡能跑能跳,健康得很。傅玉璋可不就可劲儿撒欢,把上辈子失去的快乐全都补回来吗?

傅玉璋想着,出掌愈发有力,甚至隐隐听到了风声。傅怀安更是拳脚娴熟,加之他四肢修长,打起拳来更是赏心悦目。

兄弟俩练了半个时辰拳,出了一身汗,脸上却都露出了满足的笑容。运动发汗,真的让人超快乐!

傅玉璋又开始作妖,得意道:“也不知今日宫中,又是哪位侍卫该头痛?”

傅玉璋自打被太子坑了一波,提前开蒙后,便开始了和太子互相伤害的生涯。太子让他们兄弟写信告知太子他们的学习进度,傅玉璋就在信中疯狂卷太子。主打的就是一个大家谁都别想好过。

摸着良心讲,太子的天资已经远超常人了。奈何他碰上的是傅玉璋兄弟。大的那个是原著作者的亲儿子,整本书中的智商天花板,小的那个也开挂,多活一世,见识意志力都非比寻常,学习能力也堪称恐怖。只比傅玉璋大两岁的太子当真被傅玉璋卷得心累。

但倔强的太子浑身上下嘴最硬,坚决不承认自己会输给傅玉璋。傅玉璋学了什么,他立马跟上。

于是,在看到傅玉璋在信中得意洋洋地说自己开始跟着亲爹练拳脚功夫了,太子当然不甘落后,径直向景朔帝提出了要求:他也要练武!

大齐实际上是有些重文轻武的。武将地位一直比不上文官,景朔帝都没想到太子会提这么个要求。

在得知前因后果之后,景朔帝也沉默了。好半晌,景朔帝才道:“便从宿卫禁军中挑几个人来轮番教你便是。”

小孩子练练拳脚,吃到苦头自然而然就退了。

但景朔帝没想到的是,傅玉璋一天不落的坚持了下来。他家的犟种太子同样憋着一口气,也撑了下来。

景朔帝:……现在稚龄孩童,都这么有毅力了吗?

也正是因为如此,宿卫禁军便多了个教导太子的差事。

这可是武将们的一大进步!

武将们很是欣喜:长平侯不愧是我们自己人,就是会为我们着想!能多个在官家和太子面前露脸的机会,谁不想要呢?

文官们的心情就十分复杂了:好你个长平侯,就知道你是个腹内藏奸的,竟然利用稚龄幼童,当真无耻!

又被儿子坑了一把的傅渊:……算了,除了认下这口黑锅,还能怎么办呢?

傅玉璋丝毫不知他无意中又给亲爹送了口黑锅,只是觉得每次写信刺激一下太子超有趣的!感觉自己在玩什么投喂游戏,投喂对方一封信,就能get到鸡娃回馈,屡试不爽,令人上头。

练完功夫后,傅玉璋和傅怀安去房里清洗一番才去了西厢房。

如今哥儿俩的功课已经被周夫子有意识地分开。倒不是傅玉璋跟不上傅怀安的学习进度。相反,傅玉璋两辈子加起来都没怎么跟正常的小朋友接触过,根本不知道正常孩子的学习效率。目前身边只有个傅怀安,傅玉璋内里那颗少年人的心,学习起来自然而然便和傅怀安看齐。

周夫子率先察觉到不对,而后有意识地隔开了兄弟俩的学习进度。

也就是说,傅玉璋从原本的旁听生,变成了和傅怀安错峰上课的正式学生。

傅玉璋很是气愤,可恶,这样就不能让傅怀安当场教自己了!

傅渊有些不解,傅玉璋要是能跟上傅怀安的学习进度,兄弟俩一同上课不是更好?

周夫子却有自己的看法,“世子沉稳,便是如今就去参加神童举,通过后被朝廷授官,侯爷心中定是毫无隐忧。但若立马要任职的是小公子……”

傅渊想了想那个画面,心下一阵发颤,虚弱地摆手道:“子敬兄不必多言,我明白了。”

傅玉璋就这么从旁听生转为了正式生,没了时刻陪在身边的学习进度参照物傅怀安,傅玉璋只能按照自己的节奏来学。反正神童之名都传出去了,学习效率高那就是不愧是神童,效率低那就是伤仲永。到时候傅玉璋再给自己写一篇《伤玉璋》,说不定也能入选后世语文教材呢!

自产自销,童叟无欺!

傅玉璋一向心大,最会自娱自乐,甚至开始想象作这篇文章的可能性。

奈何他小时候没什么异象,可见伪神童和真天才之间还是有所区别的。

老天爷给的待遇就不一样!

大齐的科举考试内容并不是傅玉璋印象中的八股文,而是兼容并包,除了耳熟能详的儒家经典四书五经之外,还有往上二十个朝代的史书,文学类有《文选》、《历代大家文集》,还有律法类的《齐律》,内容丰富,光是原版书籍就能堆满整整一大屋子。一般人家想买齐这么多书都难。

尤其是二十代史书,记录的史官可不止一个,每个人所著的史书都有其独到之处,考题从哪个版本中选,完全看主考官的偏好。这就很考验考生们的阅读量和记忆力了。学过历史的都知道,要背的东西简直数不胜数,到了期末周简直想上吊。现如今要背各个版本的史书,还要融会贯通,结合当时的背景环境,明白这个版本的史官更偏向于何种观点……

背诵量之巨,堪称致死剂量。

傅玉璋也算是开了个小挂,四年下来愣是都还没看完那几大屋子经史子集。

周夫子有意识地磨砺傅玉璋的性子,傅玉璋的课业进度比傅怀安落了一截,目前傅玉璋还只学到《春秋》,而傅怀安已经开始学《齐律》了。

傅玉璋本以为《春秋》不过一万八千字,努努力两三天就能把它背下来。但谁能告诉他,《春秋》的注解会有那么多?周夫子是把流传下来的注解全都搜罗来了吗?为什么一个平平无奇的“王正月”,前前前……前朝大儒竟然就能为此注解近万字?

就离谱!

傅玉璋看着自己手中各个版本的《春秋》注解,露出了迷之微笑,奋笔疾书,向宫中的太子写信:

太子殿下,我已经开始学《春秋》啦!这本书可简单了,不过一万多字,很快就能背完哒~

检查信的傅渊:……

就……默默为太子祈祷吧。

太子:我那糟心的卷王学习搭子!实在可恶!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4章 014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六十二年冬

还有此等好事?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在全A男团中假装Alpha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
科举完后捞哥哥
连载中銮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