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2011年的8月末。
暑假最后一天,热得没法出门。
舒心睡了个午觉,醒来已是霞光漫天。
家里静悄悄的,突然手机振动了,舒心赶紧爬起来,打开一看,原来是提醒明天开学的公益短信。
靠在床头发了会呆。
打开小企鹅,刷新了好几遍,没有新消息。
下午六点,杨婉心准时进家门,视线触及到处乱放的书本,不由叹口气,这个拖拉的性子也不知道随了谁。
舒元同笑着换了鞋,走到客厅,站到那高高一摞书跟前,“这些还用吗?不用了,爸爸帮你搬到书房。”
“那是上学期的,用不着了。”舒心说着把书包里的草稿纸都翻了出来。
杨婉心倒了杯凉白开,塞到舒元同手里,“你就惯着她吧!不开学不收拾书包。”
舒元同搬着那摞书去了书房,客厅又恢复了安静,隐约能听见楼下篮球撞击地面的声音。
舒心扔下收拾了一半的书包,急匆匆跑进了卧室,在床上翻了好一会才找到手机,解锁,有条信息。
“明天记得早起,别迟到。”
舒心笑着,眼中光华流转,也不知道是谁天天迟到?
“知道了。”点击发送。
舒心把刚刚那条信息复制粘贴保存到一个叫‘话梅糖’的文件夹里。
吃过晚饭,舒心竟破天荒的主动下楼去扔垃圾。
杨婉心看了眼突然勤快的女儿,赶忙把厨余垃圾袋打结拎出来,出来只看到舒心甩上门的背影。
“你闺女拎哪个垃圾袋走的?”
“那个。”舒元同指了指客厅那个垃圾桶。
杨婉心叉腰,“那个是我今天下午刚换的,勤快都勤快不到那个地方去。”
一见状况不对,舒元同麻利起身收拾碗筷,去洗碗。
舒心拎着没装多少东西的垃圾袋,一蹦一跳的下了楼。
单元楼通往小区门口的那条路被晚霞映得黄灿灿的,有行人,却没有他。
一步三回头,还是没有他。
慢悠悠的上了楼,舒心刚进门又看到垃圾袋,麻利拎起来,转身,又下楼了。
这次垃圾袋比上次重,舒心的步子也远不及上次轻快了。
出了单元门,一抬头,没白跑。
少年抱着篮球,缓缓走来,身影被拉长,落日金色的光线包裹住他,眉眼清隽如昔,好看的双眸因落日余晖而斑驳,就连他手上的篮球也像带着光晕离她越来越近。
球在她脚边落下,滚到了绿化带旁。
他走近,嘴角含笑,眼角有光,“小舒心,明天记得早起!”
舒心把垃圾袋扔到垃圾桶了,拍拍手,“贺余枫,不要叫我‘小舒心’,还有啊,我起得也不晚。”
他“哦”了一声,尾音拉长还带转音。
明显不相信的意思。
舒心紧了紧嗓子,什么也没说出口。
反正不能告诉他:
自己天天在街角那里排长队,是因为他喜欢那家的煎饼果子,说实话,他家的酱有些咸;
经常在路上装作找东西,故意徘徊,就为等他经过,载她一程;
其实她每天很早就被妈妈叫起来了。
“明天路口见。”贺余枫捡了球,跟舒心摆手。
高三开学,重新分班,舒心站在乌泱泱的人群前,根本不可能看到墙上的新班级公示表。她又不愿意挤,索性找了个阴凉地站着,等人群满满散去。
早上来报道的只有高三生,片刻后,人就少了。
舒心在公示栏找到自己的班级,高三九班。
本想找找贺余枫的,却被又一波来找班级的学生家长挤到一边,算了,他自己找吧。
自己回了教室。
已经九月了,还燥热,舒心坐在教室里看书,太阳西行,阳光照在书页上,刺眼,闭上眼睛,放松会儿。
再睁开,贺余枫朝着这边走了过来,舒心突然就像呼吸凝滞了一般。
心跳得像打鼓。
他笑着,那双琥珀色的眼睛看起来就如高原中的湖泊,流光绚烂。
“哈,同班也不说声,没良心。”
又是那张种带着坏的语调,却不让人讨厌。
他穿过大半个教室,走到了最后一排坐下,与他相熟的男生已经跑过去跟他打招呼了。
他人缘特别好,不像她,高二才转过来,还没认清人,这高三又分班了。
更是一个也不认识了。
“你好!”
身后人碰了碰她的肩膀,舒心回头。
“你好,我叫木槿,木槿花的木槿。”少女一脸灿笑,大方明朗。
“我是舒心,舒服的舒,心情的心。”
舒心注意到贺余枫和几个男同学在后面谈笑风生,有飒爽的女同学也加入了他们,嬉笑打闹。
“舒心,你认识贺余枫?”木槿明知故问。
舒心看她,又是一个因为贺余枫才接近她的,“嗯,我们是邻居。”
“那你知道贺余枫那个长的特别特别特别帅的朋友叫什么吗?”木槿双眼放光,满怀希冀。
啊?这出乎意料的反转晃了舒心一下,贺余枫那几个朋友里长的最好看的,“暮云白?”
“对对对对……”木槿点头如捣蒜,“原来他叫暮云白,果然美男的名字也是美得。”
其实贺余枫在舒心见过的人里不算最好看的,就比如木槿提的暮云白就比他好看很多,可偏偏舒心就把贺余枫记心里去了。
第一次记住他,是在613路公交车上。
爸妈工作调动,舒心从永川转学过来。因为在乡下爷爷奶奶家待得太舒服,她拖到开学前一周,才自己坐车过来的。
出了火车站,舒心转向了,做了相反方向的公交车。
等她发现自己的错误时,车上人满为患,根本挤不到门口按下车铃,做了几次准备也没有发出声音喊司机停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3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