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红楼老太君(10)

从那以后,小人儿就有一个执念,要长高,长高高。

之前还叼嘴,这也不吃那也不吃,可祖母说要多吃绿叶子菜才能长高高。

小家伙为了长高高,第一天就闭着眼睛吃绿叶子菜,从不吃到吃只花了一顿饭的时间。

如今吃蔬菜也能吃一小半碗饭。也慢慢的喜欢吃蔬菜,再也不挑食。

家里的孩子都是杨清在管,每一个孩子的性子(除了贾琏),都与以前有了极大的变化。

贾琏就是一块白纸,从能听懂话就开始被人为的朝好的方向引导。

晚膳前,小郡主带着好些好吃的,回到王府。

回去就直奔母妃的院落。“母妃,母妃,我带了好多果果回家。”人还没进屋,声音早已飘进来。

在王妃这边,正与王妃商量事情的雍王,听到女儿的声音,冷硬的脸瞬间变得柔和,脸上也露出一般人很难见到的温柔笑容。

迈着小短腿进来的明.慧,一眼就看到了坐在一边的父王,瞬间变换姿势,如乳燕归巢般扑过去,发出土拨鼠般的兴奋尖叫,“父王,父王,我今儿……”小嘴吧啦吧啦的一口气说了好些。

雍王抱着女儿,专注的听着小女儿说她一天干了些什么,玩了些什么,还有学到了什么,听的很认真。

听到女儿说与元春一起在学金针还有认穴位,老夫人让她一天学会认一个穴位,会写那一个穴位的名,雍王与王妃对视一眼,眼中有动容。

要知道这关乎到秘方关乎到技术问题 ,一般人家根本不会传给家中的女儿,更别说外人。

没想到史老夫人传给家里的几个孙子孙女还传给自家的闺女。

即便他们是皇家,可也不可能觊觎全天下的一些秘方一些不传的技艺。

各家各户对于秘方技艺看的比皇帝还重,真是这样。就是个腌制咸菜的方子,都不会轻易泄露出去。

还别说关于金针治病救人的本事,谁会传给外人啊。

雍王抱着女儿,轻声的问道,“是明.慧自己想学的还是老夫人让你学的?”

“是老夫人教贾瑚哥哥他们的时候,见明.慧喜欢就问明.慧喜欢吗?”顿了一下,小姑娘扒拉着小手指继续说,“明.慧说喜欢,老夫人就让明.慧跟着学。”

歪着小脑袋不解的望着父王:不明白,这有什么问题,想学就学咯。

雍王看懂了小女儿的疑问:“……”小孩子的世界真单纯。

想说点什么最终没有说出来。孩子还小,也听不懂。

可□□还在继续吧啦,“父王,母妃,我想去老夫人家学习。”

小手环抱着父王的脖子,用小脸蹭蹭父王,声音娇滴滴的撒娇,娇娇的让雍王的心都萌化了。

抱着小女儿,心里软的一塌糊涂。跟着娇娇说,“好,慧儿想学什么?”

□□扒拉着手指说道,“学金针,学武功,学知识,学做好吃的,学……”说一个扒拉一个手指头。

雍王妃好奇的接过话茬,“明.慧想学武功?”

小脑袋直点头,“嗯,老夫人让元春在学,说是姑娘家家的是弱势群体,要学会保护自己。学武功学医术是为了保护自己。学知识是为了明理,好吃的可以在什么特殊时候,自己能独立生活……”

一项项的,说的夫妻俩频频点头,诡异的是,夫妻俩觉得很对。

“行,明.慧想去就去。”雍王点头道。

“噢耶,父王真好。”吧唧一下亲在雍王的额头上。

欢喜的从雍王身上蹦下来,机灵的跑到母妃边上,抓住母妃的衣裳,自己爬上母妃的膝盖,也在母妃脸上吧唧一口,亲在脸上。

奶声奶气的说,“母妃也好好。”

端水大师立马把水端的稳稳的,不让任何一人伤心。

晚膳过后,夫妻俩坐在一起说起史老夫人,“王爷,史老夫人以前就这样吗?”

“不清楚,大概不是。应该是成亲以后,跟着贾代善的母亲鲁老夫人身边学习到的。

鲁老夫人深不可测,唯一遗憾的是,老夫人去世的太早。如若不然,贾赦也不会是现在这样,凭老夫人的心性,嫡长孙即便不培养成人才也不会是现在这样平庸纨绔的样。”

“贾赦不是最近在做正事吗?”

“嗯,比以前纨绔样强了不少。”

话题到此打住,当晚,雍王就睡在王妃的屋里。后院不少女子砸碎了不少瓷器。

个个心底都在骂王妃的娘,真是,生了俩子一女还霸占着王爷 ,真是不知足。

……

林县

县衙后院

县太爷贾政收到家里的信件,一次三封信函。

第一封 是来自老母亲的关心,全是温暖的关怀。

第二封是来自兄长的关怀。

第三封是一双儿女在他们祖母的帮助下写的信件,还有他们画的画,虽然稚嫩,但也画的不错。特别是儿子画的,已经有点像模像样。

看见这些信件,贾政遥望京城的方向,眼泪怎么也止不住。

“咚咚咚……”外面有人敲门。

“进。”贾政装好信件,放进抽屉中,快速的擦干眼泪。拿着一本书假装看。

刘师爷拿着什么东西走了进来,“大人,时间差不多了。”

贾政放下手中的书,站起身,拉拉衣裳,说道,“走吧,都到齐了吧?”

“差不多,该来的都来了。”

“不知道他们会不会慷慨解囊?从县城到各村的官道拓宽平整铺上细石子花费不少。”说到公事,贾政揉着太阳穴。

“大人,凡事都要一步步的来。不能着急。”随着贾政一起来到林县的还有刘师爷,他是林如海昔日的同窗,京城本地人,是举人,家中条件一般。学问不错,但距离考上进士希望不是很大。

但为人不错,用杨清的话说是三观正。圆滑,机灵,不迂腐。

做官阶更高的大人的师爷都成,只是他对辅助的大人要求也高。不一定要聪明,要有多大能耐,至少不是阴险狡诈之人。

憨憨的,迂腐点也没问题。但不能对他如对下人般颐指气使。还有一些细枝末节的要求,挑来挑去,也不好找事做。

最后被林如海推荐来给贾政做幕僚做师爷。

“嗯,不急。只是想早点修好路,到了秋收以后,就要再修储水库或者加固河堤,修筑灌水的边沟,时间不等人啊?”贾政如今也懂不少农事,知道先干什么后干什么。

他外放后,着实在林县做了不少为民的好事。遇到不明白的不知道怎么做的,就写信回家问母亲,每次总会给他一些启发还有建议。

如今的林县是周围几个县建设的最好的县城,规划的最好的县城。

在林县谁不夸一句县太爷是个好官。

县衙隔壁不远的一处茶楼,全县的有钱人基本来了个齐。

所有人与认识的,关系好的,有亲缘关系的,各自坐在一起,闲扯着。一头雾水,知县找他们来有什么事?

三五一群的坐在一起,窃窃私语。

县衙今儿包了茶楼,没有一个闲杂人等。

贾政带着师爷,走进茶楼。

原本热闹的茶楼,见到县令大人进来,茶楼内一片寂静。

所有人鸦雀无声。

刘师爷主持乡绅大会,一条条的走流程。衙役们抬着林县各村连接县城的道路在人群中慢慢的走。

“诸位,看到了吧。这是我们林县目前所有村落连接县城的所有道路,红线是县城连接下面各镇子与相邻的镇之间的官道,绿色的线路,是每镇连接各自下面村落的道路。

林县是属于山区县,不富裕,大半的村落都在山里。

山脚,山腰的都有不同的村落。

有些村落想走出来,是不容易的。翻阅大山就要一天的时间。

有位贤者曾说,要想日子好过,必须先修路。

今儿大人想聚集各位,就是想让各位群策群力。怎么让各村的道路彼此相通……”

刘师爷一口气说了好多,在场的人,更加的鸦雀无声,不敢出声。怕被贾知县抓包,他们中有两户乡绅家里也是有背景的,也不怕眼前的贾政大人。

只是也不想被知县抓包先表态。

大家都低着脑袋,也不说话,心里都嘀咕:乡村小道与我们有什么关系。

许久,没有人说话,贾政冷笑一声,说话了,“既然诸位不愿意相助,也不愿意上本县的县志与光荣榜,本官不勉强。

乡村官道,本官会以县衙的名义自行修路,只是诸位以后府上的下人,主子,牛车,马车等出行,只要走本县的道路,一律缴费。

走一次交一次,按照路程的远近交费。直到修路的费用赚回来为止。人,与车,还有满车与空车,以及大小收费都有不同……别到时候找本县求情,还有不遵守收费准则,到时候别怪本县不留情面。”

一位本地有几分面子的乡绅听明白了,县太爷在搞事。

开口问道,“不知大人怎么收费,还有是所有人都收费吗?”

贾政笑眯眯的说道,“不,贫苦百姓不收费,只收家有五十亩良田以上的富人。无论是开铺子的还是家有良田的,全是一样,走路的行人不收,只收牛车,马车,各种用车的,车碾路,很容易造成……”

作者有话说

第10章 红楼老太君(10)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金缕衣

修仙女配谋长生

反派苏而不自知

金吾夜

招魂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快穿之咸鱼的美好生活
连载中传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