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皇帝对她还有愧疚之情,许慎敏收拾收拾东西,提前给余杭的琼州书院打了招呼,直接住进了琼州书院,辟出一个院子来,每日和学子们一起上下学。
琼州书院的院长黄开明一天三日的来请她,想把她请走。许慎敏不动如山,甚至和他辩论:“为何不许我读书?”
“人生在世,各有其所。公主应该去走自己的路。”
“我现在走的就是自己的路,谁说女子不能读书的?哪个圣人规定了女子不能读书?”
黄开明呐呐不语,确实没有人规定,但学堂里从来没有女学子,这不是常识吗?
院长打不得骂不得,夫子也只能小心翼翼地捧着。学院里的很多学子都暗暗观察她,有人觉得她哗众取宠,有人觉得有枝可攀,也有人漠不关心,只觉得她作秀打扰自己上学读书。
许慎敏毫不在意。
有上了年纪的夫子不愿意教她,看她在课堂上就甩袖而去。
许慎敏依然不在意。她给邓国伟写信,让邓国伟给她推荐几个像他一样郁郁不得志的读书人。你不干,有的是人干!
许慎敏还在余杭抢了几块被地主隐瞒不报的土地,反正都隐瞒不报了,不是国家的,就是她的了。
她招了一堆人,在这片地方轰轰烈烈的干起了工业革命,首先研发的就是玻璃、水泥和不可言说的火器、钢铁。前者在明,后者在暗。
盛世之下也多得是活不下去的人,许慎敏拿出足够的钱,请了足够的人,开足马力,开始冲锋。
余杭的知州黄文琪最近很苦恼,因为总有人向他告状。兄长向他告状,说公主在书院读书,扰乱秩序。
地主向他告状,说公主强抢土地,如土匪转世。
连周县的县长也向他告状,说公主不知道在干什么,招了许多人做工,男男女女都有,害得他们县里的人少了许多,连服徭役的人都没有了。
公主刚到余杭的时候,黄文琪不以为意,甚至没有主动求见。一个从京城出来祈福的公主,谁知道她是不是惹怒了皇上,他可不敢靠近。
没想到公主到了余杭才两个月,就已经闹出这么多事了。公主手里还有三百侍卫,兵强马壮的,十分骇人。这不像是被驱逐的,倒像是皇帝管不住了只能送出来的。
黄文琪也不知道要怎么处理公主的事,因为公主虽然看上去胆大包天,但细看起来,似乎没干什么坏事。
那他总不能把公主从书院里捉出来吧?
于是,黄文琪只能向上求救,他给自己的上司左相写了长长的奏折,希望左相给他拿一个主意。
左相对公主搞掉了柳渝心怀不满,虽然他侄女和柳渝和离后归家了,但总归是嫁过人,有孩子,被世人所不容,只能暂时待在道观里,等世人遗忘了才能考虑二嫁。
年轻一辈,柳渝是他最看好的一个。虽然他因为顺风顺水犯了一些错,但这些错是可以改的。结果被二公主直接搞死了。
在知道许慎敏这件事后,他几乎是迫不及待地想进宫告状,公主自己都欺压百姓,强抢土地,有什么资格去揭发柳渝?
可惜,皇帝没时间见他。
因为他的皇子又死了。算起来,这已经是他死的第四个皇子了。
皇帝原以为自己这辈子还是能有儿子的,但总是得到了又失去。这让他大受打击,罢朝三日,一个大臣都不想见。
黄文琪没收到左相的回信,对公主的言行和别人的告状只能装聋作哑。
许慎敏很快就知道伪人弟弟死了这件事了,但她不是很在意。因为琼州学院最近要进行简单的小测了。
许慎敏看了许多书,早早做好了准备,她一定要在这次考试中一鸣惊人。
许慎敏认真的完成了检测,但夫子们并没有看她的文章,只丢在角落里,表达他们无声的抗议。
被许慎敏请来的夫子何卫红倒是看,公主答得很好,有粗有细,贴合这次测试的主题“何以为家”,角度新颖,对仗工整,堪为头名。
何卫红把公主的文章收了起来打算给公主批改一下,慰藉公主的心灵。
可惜了,这么好的文章,一群老顽固不愿意看。
许慎敏知道夫子没看她的文章后,神色倒是冷静的很,还和何卫红探讨了一下文章的内容。
等何卫红走后,许慎敏这才一把推翻了自己面前的书桌。
看来琼州学院都是墨守成规、冥顽不灵的老化石,那她就不用在这浪费时间了。
但许慎敏临走之前还给琼州学院送了一份大礼。
她把自己写的文章贴到了学院展示本次测验头名文章的位置上,在旁边写上了几个大字:墨守成规,庸碌无能。
两篇文章贴在墙上,谁写得好一目了然,原本的头名撕掉了自己的文章,羞于见人。
琼州学院的夫子被气得说不出话,又不得不承认许慎敏写得确实好。
是他们墙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
许慎敏骑着马,带着书,转到去了天府的致之学院。说起来,这个学院还是邓国伟以前读书的地方。在知道许慎敏在琼州学院上学后,邓国伟还向她推荐了这个学院。
这个学院的院长叫张自明,是一个很爱笑的小老头,为人很开朗,他愉快的接收了许慎敏,把许慎敏安排到学院里。
学院的学生也很有趣,虽然他们与许慎敏并不亲近,但无论是在夫子讲学还是小测时,他们都很愿意与许慎敏争论。
许慎敏又不是来交朋友的,这样的距离对她来说正好。又能了解当地士子,建立联系,又不至于失了皇家尊严,让人轻看。
黄文琪最近日子好起来了,公主带着人走了,虽然奇奇怪怪的工坊还留在周县,但起码告状的人少了很多。
日子过得很快,等皇帝从悲伤中缓过来,接见各位大臣时,许慎敏的水泥和玻璃也被她折腾出来了。
随着许慎敏的步伐,她的小报从京城开到了余杭,掌握了民间的话语权,很多老百姓对小报中的信息深信不疑。
很多文人墨客都会给小报投稿,与其他人争论每一期的小报主题。
阅读小报,讨论小报的主题,成为了文人之间的新风尚。
许慎敏把她工厂里制造出来的水泥和玻璃送到了皇宫。
大病初愈的皇帝看着一边是大臣弹劾的帖子,说许慎敏心怀不轨,恐有谋逆之心。一边是许慎敏送来的信和水泥,还有一些精致的盒子,打开一看,是透明的,像琉璃一样的东西。
女儿的信里说,她愿意献出这两个物品的制作之法,只要他愿意给她一支军队。
皇帝想笑,凭什么呢,只要他愿意,现在就可以派大军把她在周县折腾的东西抢过来。她做得那样大张旗鼓,把旁边的铁矿都抢了,这是打量着他不知道她想干什么吗?
他犹豫着,不知道该拿这个女儿怎么办。一年前的女儿虽然聪明,但并没有那么咄咄逼人。
他咳嗽了两声,手里的信拿起了又放下。
“你不怕皇帝直接把你东西抢了?把你关进大牢吗?”007好奇地问许慎敏。
许慎敏正在弄蒸汽机的图纸,听到007的话,连眉头都没皱一下。
“我这个皇帝老子,是最优柔寡断,最摇摆不定,最不愿意承担的风险的人了。之前王贺提出要改革新政,他犹豫半年,同意了,刚出点事,群臣反对,他又把新法废除了。这样的人,你让他把自己的女儿关起来,那实在太为难他了。他装了那么多年的慈父,把这个看得比他的命还重要。当了那么久的明君,更是恨不得让群臣满意,史书工笔都是夸赞。”
“这不是很正常,所有的皇帝都是这样的啊,除非他是个昏君,没有哪个皇帝一开始的目标是当一个名声很坏的皇帝吧?”
“是啊,但是他又没有成为明君的能力。”许慎敏自信地说:“我有啊,他又不是瞎了眼,看不到我的本事。”
“你是说,他会让你当太女?”
“他才不会。”许慎敏嗤笑:“他只会装聋作哑,说不定还会借水泥和玻璃的功劳给我一个官当一当,接着便继续做他无功无过但仁爱无比的皇帝,说不定还会把宗室的子弟带进宫里,把那些宗室子弟当皇帝培养。”
“那你呢?他不管吗?”
“不管啊。我要是胜了,我是他女儿,是他名正言顺的继承人。我要是输了,他就是明君,没有因为子嗣导致江山大乱,进可攻退可守啊。”
007:“你们人类真复杂。”
许慎敏没料错,皇帝确实没有对她做什么,而是把她封为了余杭的知州,至于原来的黄文琪,已经被调到京城了。
许慎敏虽然有些惊讶,但还是迅速到岗了。她余杭毛病真的很多,她早就忍不了了,这不得把余杭好好打理一下。
许慎敏拿出来的东西在朝堂有人关注,也有人不以为意。
最关注的当然是户部,户部是收税的,管皇商的,他们最知道国家的商业税带来的收入有多高。玻璃和水泥现在算朝堂的东西,这些东西拿出去卖,那收益是巨大的。
更多的人是惊讶于皇帝竟然让公主当知州了,这是什么意思?哪有让公主干涉朝政,就任地方官员的?
朝中一下子吵翻了,甚至有人猜测皇帝是不是生不出儿子,打算立二公主为太子,现在在给二公主铺路呢。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