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入宫

马车摇摇晃晃了一整天,若昭开始不耐烦了起来。

“还有多久到?”若昭掀开马车的帘子,不耐烦地问了一句

“说是今日要到的,这太阳都要下山了。要不就让我下来走走,骨头都要被晃散架啦。”

从西谟国到南灵国,这一路已经走了五个多月,每天几乎都在赶路。倒不是若昭偏偏这个时候失去了耐心,而是昨天一同随行的礼官说看地图今日无论如何也能走到了,于是今天一大早起来女官们就拿出了全套服制。

一番打扮下来,这一套少说也有十几斤重。再加上这一整天的颠簸,对若昭来说实在是辛苦极了。

“回公主,南灵国都城就在那儿了,您看,城墙都看得见啦!”马车门外的侍女兆儿兴奋地说道。

若昭顺着兆儿指的方向看过去,一抹红墙出现在视野的远处,在夕阳的映照下仿佛发着光。再仔细看看,这红墙往四边延伸开去,仿佛无边无际。

“兆儿,你进来陪陪我。”若昭看着这无边无际的红墙突然开始有点害怕起来。

“不行呀公主,公主平时是怕我赶路辛苦,才许我进马车随侍。如今快要进南灵国了,可不好让他们看我们西谟国的笑话。”兆儿虽然是侍女,但是年纪已有二十出头,平日里倒更像是操心的老妈子。

若昭放下帘子没有再说话。身上的疲劳仿佛浮了起来,脱离了自己。

因为实在无事可做,若昭看着车厢顶上的雕花开始发呆了起来。这雕的雄鹰栩栩如生,是要人按着自己养的鹰的样子刻的。

若昭最喜欢带着自己养的鹰在大草原疯跑,一会儿去赶羊群,一会儿去闹牦牛。她养的鹰也是,经常飞得远远的消失在天空里。不过只要若昭一吹哨子,它们就会乖乖回到若昭手上。

可惜这次来南灵实在是不能把它们都一起带过来。一开始出发的时候,若昭不仅想鹰,还想自己的父皇母后,想自己的姐姐,一路上不知道哭了几次鼻子。

不过还好这一路上游山玩水,若昭见惯了家乡大草原的辽阔,看到了山峦叠翠,看到了溪水细流,看到了各种自己不认识的花花草草。硬是把原本三个月就能走完的路走了快六个月。

想到这些若昭开始有点难过了起来。不过又想到南灵国好玩儿的花样必然更多,当初父皇也是这么和她说的,不禁又有些期待了起来。

若昭不知道的是,这红墙里不仅有好玩的东西,更有如深潭一般深不见底的秘密。

若昭被兆儿叫醒的时候竟然已经到了,下马车后换了一顶小轿,最后在一座古古朴朴的小院前停了下来。院子里早有奴仆在等候。

“老身是宫女所的荣姑姑,今日送来这些宫女供西谟国若昭公主管教使用。”一个年约四十的妇人走出前些,做了一个揖。

“在陛下赐正式名分之前,这知秋苑就是您暂时居住和学习礼仪的地方。您带来的其他随从这段时间安置在宫外别院。”

“谢过荣姑姑。”若昭看了兆儿一眼,兆儿会意,拿出一包银钱,荣姑姑半推半就收下。

一帮人马在宫内歇下已经是后半夜的事情了,而若昭因为在路上睡着了,刚才又用过了夜宵,此刻是毫无睡意。在塌上辗转反侧了一会,就偷偷溜了出来。

知秋苑不大,小小巧巧十分古朴,尤其是院中的一颗大桂花树,现在时值中秋,正散发出阵阵清香。

今夜的月亮皎洁无暇,这让若昭想起自己在西谟的时候,也经常喜欢爬上树看月亮,只是怕今后,都只能隔着这高高的宫墙看月亮了。走出院子,是皇宫长长的甬道,又宽又深,脚下的青石板也传来阵阵凉意。

若昭往前走了走,一座院子就出现在了眼前,原来是和知秋苑挨着的。大门虚掩着,院门的牌匾上写着“梧桐苑”三个字。

“梧桐知秋,难怪是两座挨着的院子呢。”

若昭不想惊醒这里住的人,只透过半掩的门缝往院子里看了看,却看到院子里杂草都长了半人高,而月光下清清楚楚站着一个人影。

“你站住!不准告诉任何人我来过这里。”

那人影也早就看到了若昭,发声的却是个略显稚嫩的男声,约莫十二三岁的身高,但却显得比同龄的孩子格外挺拔,只是背着月光,看不清面容。

若昭根本没想过院子里会有人,隔着门缝被吓了一跳。

“啊!好…好的!”若昭赶紧把头缩了回去,三步并两步地就跑了自己的知秋苑,还不忘把院门锁好。又怕惊动了下人,回到塌上才终于敢松了一口气。

“隔着门缝应该看不清楚我的脸吧?可是那人为什么要大晚上站在院子里呢,还是说… 我见鬼了?”

若昭不敢再想,赶紧用被子蒙了头。

好不容易熬到天亮了,若昭顶着两个黑眼圈被侍女们架起来梳妆打扮。昨夜荣姑姑送来的一个侍女中有一个叫丰儿的擅长梳头打扮,若昭就把她定做贴身女使了。

“丰儿,昨夜我来的时候看到隔壁院子好像叫什么梧桐苑,那里住的是哪位娘娘呀?”

“梧桐苑和知秋苑一样年久失修,知道您要来,年前才把知秋苑修葺了。至于梧桐苑,现在正空着呢。”丰儿边帮若昭梳头边说道。

“我知道了。”若昭倒不觉得奇怪,杂草丛生的样子也不像有人住的样子。只是那个孩子为什么要去那种地方呢,如果是下人的话,为何又用那样的口气呵斥。

一连几天,若昭没有再出知秋苑,不是有人不让她出去,是每天跟着荣姑姑学礼仪实在也没有空闲的时间。

平静的日子过了约莫七八日,这天兆儿正在帮若昭梳妆。

“今日吃过早膳后就该去面见陛下了,荣姑姑已在院内等候。午后陛下也和会我们的使臣会面。”兆儿小声地说着。

“好,那我们今天一定要好好准备。”若昭沉静地说道。

出院子的时候,若昭又特意看了一眼梧桐苑,与那晚所差无几,只是一把布满灰尘的大锁将大门锁得严严实实,更没有可供偷看的门缝。

那夜的事情,难道是梦吗?

若昭一行人在勤政殿前等了两个时辰,却只有侍从出来通告说陛下政务正忙。等若昭真正见到西谟国当朝皇帝的时候,已经是接近正午了。

西谟国与南灵国相距不过千里,数百年前原是一国,因此文字语言皆通。

南灵国三面环山,气候温润,潮湿多雨水。而西谟国正因在山脉的另外一边,每年的时雨大都被山脉挡住,气候干燥,时发旱灾,百姓经常颗粒无收。但好在平原辽阔,牧畜发达。

西谟从南灵获取茶叶,丝绸等物,而南灵也从西谟采购必需的皮草,草药,因此两国通商交好数百年,从未发生过战事。

只是两国交界山脉众多,地形复杂,不仅常为草寇强盗所藏,更是没有一条可以直达的水道。

两国商人只得靠马匹行走,即使躲得了草寇,因为山路陡峭而丢了性命的事情也屡见不鲜。若是能有一条直通两国的运河,不仅可以一解西谟国经年发生的旱灾,还可以使得两国通商更加容易。

殿内焚着龙涎香,只有古朴的古董点缀。

走入内殿,只见一人穿着明黄色的长袍坐在桌前,旁边有两位美人正在布菜,一时寂静,四下只有秋蝉有气无力地做着最后的呐喊。

听说南灵国以男子为尊,因此若昭低着头,并不敢仔细端详皇帝的脸。按照这几天学的礼仪,做了一通中规中矩的大礼。

随这一声清脆的骨筷放置在碗碟上的声音,一个沙哑而虚弱的声音响起:“西谟与南灵本就是邻国,多年来一直相安无事,又兼西谟臣服朝贡多年,今后更当相扶相济。”

皇帝顿了顿。“西谟国若昭公主封为嫔,因尚未及笄,不必侍寝了。一律赏赐按规制操办吧。”说完这句话,皇帝急促地咳嗽了起来,有气无力地摆摆手。

“都下去吧,朕累了。”

若昭谢过恩,便退了下去。南灵国当今皇帝正值壮年,身体这么差却是若昭没有想到的。

回到知秋苑的时候,正逢司礼局的人一路敲敲打打地来了。

领头太监谄媚道:“恭喜娘娘贺喜娘娘,还未侍寝便封嫔的真是宫里头一件。足见陛下对娘娘的重视。这些赏赐还请娘娘笑纳,这可都是皇恩啊!”

若昭苦笑,如果真的重视,又怎会让一国公主足足在殿外等上两个时辰以显国威,又怎么会分在如此冷僻的知秋苑。

但是若昭并不在乎这些,更不想在这种时候惹人关注,她想做的,是不辜负西谟万千子民的期待,是确保运河可以修成。

晚膳过后,兆儿递来消息,使臣们与西谟皇帝的会谈顺利,虽然西谟没有明确同意开渠修运河,但也没有直接拒绝。

不管如何,看来要加快速度了。

秋意渐凉,而这段时间以来,皇帝的病也越来越重,妃嫔们都忙着侍疾,按道理若昭也有一份,但是谁又敢在这么敏感的时候让一个异国女子去接触皇帝呢。再加上皇后夏天才刚崩逝,还没来得及册封新的皇后,现在后宫正如一盘散沙,因此若昭便因年纪还小被免了每日的请安和侍疾。

知秋苑里桂花树上的桂花越来越少了,不及若昭刚入宫时的繁星满树,仅有星星点点的黄色挂在枝头。终于在立冬这一天,最后一朵桂花也归于泥土。

这一天,是若昭及笄的生辰,也就是在这一天,皇帝薨逝。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宁得岁岁吵

不小心与嫡姐换亲后

道姑小王妃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兰心若昭
连载中小浪滔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