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大一年一度的校园艺术展在十一月初如期举行。
展览设在美术馆最大的展厅,清晨的阳光透过高窗洒落,在光洁的大理石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颜料味。
展厅内早已聚集了很多的人,现场的作品很多,有浓墨重彩的油画,雕工精湛的立体人像雕塑……
学生们三三两两地聚在自己感兴趣的作品前低声讨论,偶尔爆发出一阵惊叹。
江昀言的参展作品被安排在一个算不上多好的位置,但这个地方的光线极佳。
早上他天没亮就来到展厅,最后一次调整作品的灯光角度,此刻他站在不远处,看着观众在自己作品前的反应,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衣角。
这个作品叫《蝶囚》。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巨大的银白色相框,上面精致的浮雕在灯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相框内部是镂空的,看起来像是一个立体的三维空间。
数百只透明的树脂蝴蝶被定格在飞行的瞬间,蝶翼上点缀着微量的荧光粉末,配合着背后流光溢彩的屏幕,在灯光照射下,会折射出梦幻般的光晕。
这个作品的设计点在于,当观众近距离观赏时,那些蝴蝶仿佛被银色相框囚禁其中;但只要向后退几步,就会发现,光影和视觉开始产生奇妙的变化,相框的边缘逐渐模糊,那些最外层的蝴蝶已然挣脱囚笼,从框内纷飞而出。
像是活了过来。
此刻这个作品前聚集了很多的人,他们有的在和同伴互相点评着,有的在拿出手机拍照,还有的只是单纯地看着,好像沉浸在了作品中。
“哇去,这个蝴蝶也太好看了吧!像真的一样。”
“这蝴蝶是标本做的吗?”
“太美了太美了,真没想到我还能看见这样的作品!”
“寓意也很有意思,我很喜欢。”
江昀言看见艺术系的李教授正站在作品前,主动向他问好。
“很有意思的视觉效果。”
这位以严格著称的老教授推了推眼镜,继续点评道:“近看的压抑和远观的释放,这种矛盾性抓得很好。”
“谢谢李教授。”江昀言轻声应道。
这时,一个熟悉的大嗓门出现了。
“小江,原来你在这儿啊!”
陈炀从人堆里挤过来,兴奋地举着手机:“快看校园网!”
手机屏幕上显示着艺术展的官方投票页面,《囚蝶》作品的点赞量遥遥领先,底下的评论区更是热闹一片:
[3L: 我最喜欢的一个作品,必须得投一票!]
[71L: 据说作者是江昀言?我收回之前的诋毁。]
[156L: 真的假的,江昀言不是个花瓶吗?他还能搞艺术?]
[201L: 神迹啊,神迹!]
江昀言看着投票结果,嘴角不自觉地微微上扬,但很快,他的目光又忍不住一次次飘向展厅入口。
纪驰舟没来。
其实他昨天晚上就给他发了消息,邀请他来看展,但对方没有明确答复,只说有时间会来。
“陈炀……”江昀言小声叫他,“纪驰舟今天没来吗?”
陈炀耸耸肩:“他一大早就被他爹一个电话叫回公司了,你是没看见那阵仗,来了两辆车接他,估计又是什么麻烦事吧。”
“不过你别担心,你作品的热度这么高,纪驰舟肯定早就看到了!”
江昀言点了点头。
展览进行到大半,围观他作品的人越来越多,江昀言听到不少赞叹声,却始终心不在焉。
他借口需要透气,走到展厅外的走廊上,半倚着栏杆,看着远处教学楼里来来往往的人群,心里空落落的。
也许他不会来了。
江昀言重新走回展厅。
这时,一个挺拔的身影出现在走廊尽头。
纪驰舟穿着白色衬衫,袖口一丝不苟地挽起,头发比平时梳理得更加正式,像是刚从某个重要场合脱身。
他径直走向展厅,在入口处略微停顿,目光扫过全场,然后精准地落到某个围观人数最多的作品上。
江昀言正站在他的作品旁,微微侧着头,他今天穿着一件质地柔软的白色针织衫,领口半敞开着,露出清晰的锁骨线条。
他的手轻轻搭在展台边缘,指尖在阳光照射下几乎透明。
周围的人群和喧嚣似乎都成了模糊的背景板,他就那样安静地站在那里,周身散发着一种近乎圣洁的气息,仿佛与他身后的作品融为了一体。
纪驰舟的脚步顿了一下。
他看着光线中那人微动的嘴唇,看着他偶尔因为听到夸奖而微微泛红的耳尖,看着他向提问者解释作品时那认真又柔软的神情。
他就这样静静地看了他一会儿,才重新迈开脚步,向着那片光走去。
纪驰舟和作品隔着不远不近的距离,他看得很专注,薄唇微微抿着,眼神深邃得望不见底。
展厅的喧嚣在他周围仿佛都安静了下来,那些关于作品的讨论声都渐渐远去。
作品名叫《蝶囚》,内核却是自由与束缚。
纪驰舟的目光落在了一只白色蝴蝶上。
他忽然想起小时候——那时的他大概七八岁,每天被困在一个小书房里,几个老师轮流给他上课,功课布置得很多,他怎么也写不完。
那房间很大,也很空,除了一套比他个子还高的书桌椅,一整面墙的书籍,几乎没有别的装饰。
那天下午,他面前摊开着一本比他脸还大的书籍,上面的字句晦涩难懂。窗外的花园里,隐约传来其他孩子玩闹的笑声,很远,远到像是另一个世界。
就在这时,它出现了。
一只翅膀残破的白色蝴蝶,不知怎么误打误撞,从他面前的玻璃窗飞了进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