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秦始皇(3)

【所谓评历史人物,必要从其功与过入手,上面已阐述了始皇之功,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始皇之过。】

此言一出,众儒生眼神一亮,天幕还是公允的,不枉他们等到现在!

而被点名的嬴政本人,则是饶有兴趣,凤眼一挑。

通过之前的描述,他已判断出后面两千多年,自己遭文人口诛笔伐不少,不过后人到底评价了些什么,他有些好奇。

【我们都知道,历史上对于秦始皇的攻讦,大多针对于其性格的残暴,以及治理下秦法的严苛。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天幕卖了一个关子,稍作停顿,留下一些时间给众人思考。

众儒生:......

这语气的转折,怎么让人有种不详的预感。

【据《史记·封禅书》记载,帝位三年,秦始皇泰山封禅,征求齐鲁的儒生博士七十人,共同商议封禅礼仪。

然而这群儒生意见不一,方法既麻烦又古怪,有如蒲草裹着车轮、用枯草茎杆编成的席子铺在地上等等,难以实施,于是嬴政并未采用他们的意见,而是选择修筑车道到山顶。

从正常角度来看,这并没有什么问题。嬴政只是征求意见,在对方意见不妥时,选用了更加务实的方法,有什么错呢?

而这群儒生又是何反应?

《论语》有言:“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然而当嬴政封禅时遇风雨,不得不在大树下躲避时,满口仁义道德的儒生们听闻后,却不是对君王的安危表露担忧,而是出言讥讽。

这时候,按照世人对暴君的理解,最起码也是诛杀起步,嬴政选择这么做了吗?

出乎意料,嬴政并未选择报复,也没有杀人,在得知儒生的讥笑后,他转念一想,幼稚地封了这棵大树为五大夫。

这可把对方气得不轻。

以幽默的方法回击了这群小心眼的儒生一回,属实是有点调皮可爱啊......】

随着系统001话音落下,天幕上忽的弹出了一个Q版卡通小人,头带冠冕,身着黑色玄袍,昂着小脑袋,指着大树说道:“儒生背后讲人酸话,儒生坏;松树遇暴雨挺身而出,松树好,那就封个官给松树做做吧。”

虽说和本人无一丝相似之处,可这穿着、这神韵,一下就让人给猜到了,还真是——调、皮、可、爱!

刚被蒙恬带入宫的扶苏抽了抽嘴角,忍着笑,不敢看父皇僵着的身影,这系统001也真是促狭。

而被点名之人,乌黑的发髻下,则是微微泛红的耳廓。

嬴政有些羞恼,但又不好发作。天幕怎能当着天下人的面如此评说!实在是,实在是.......有辱斯文!

微妙的氛围中,嬴政忽地扫到了扶苏努力隐匿于人群的身影,于是微微一笑,朝好大儿招了招手道:“扶苏,过来。”

宫殿之外,老秦人有些不满了:“这群齐鲁的儒生,竟然敢嘲笑陛下!”

“是啊,太过分了,竟然欺负到陛下身上!”

“天上的神仙都肯定了陛下的功绩,他们凭什么......”

秦国百姓本就尚武,厌烦文人那一套繁文缛节,现在又听闻神仙都夸赞的陛下,竟然还被儒生欺辱,心中自是不满。

在天幕的助力下,始皇遥不可及的身影忽地一下亲切了许多,比起威武的陛下,这位“调皮可爱”气儒生的陛下,显然更得民心。

其他朝代。

乍一看没觉得有问题,在天幕解说后才发觉不对劲的众人:“......”

大臣们不由自主代入了一下自己嘲讽陛下的画面,不由惊出一身冷汗,大逆不道啊这是!

而在皇帝之中,经常和臣子争辩的李世民倒还好,只觉得这群儒生的提议确实麻烦,换他来也是支持秦始皇的选择。

朱元璋则是气的不轻,想象了一下自己被酸儒嘲笑的画面,一时之间,草民出身的自尊心作祟,他盯着跪坐于地的大臣们,冷哼一声,想不到秦始皇心那么软,要他说,夷三族也不为过!

原以为天幕要批评始皇,结果回旋镖到自己身上的儒生涨红了面庞,被点名批评的秦朝齐鲁儒生尤胜。

【话说回来,从儒家的角度出发,以蒲草裹车轮,有利于环境保护,而修筑车道到山顶显然破坏了人与生态的平衡。

这一点,秦始皇在史书上也遭人诟病。如在《秦始皇本纪》中,司马迁就记载始皇到湘山祠时遇大风,渡不了江。于是问博士:“湘君何神?”

博士对曰:“闻之,尧女,舜之妻,而葬此。”于是始皇大怒,伐尽湘山树。

对于秦始皇渡江不得而伐香山树这件事,世人都持批评的观点,认为嬴政不仅破坏自然环境,连自然界的一点风浪都不能容忍,湘水之神都不放入眼中,太过霸道。

然而事实果真如此乎?

尴尬的事情来了。据岳麓书院藏秦简记载,秦始皇南巡游至湘山时,因喜爱湘山一带的树木美景,将湘山、屏山、骆翠山以南列入禁苑禁止砍伐。

此外,《秦律十八种田律》中也规定春天二月不准上山砍伐林木资源,除夏季外不得焚烧杂草以肥田......到七月禁令才可以解除。这称得上是我国古代社会最早的保护森林资源的法律。

从史料价值上看,禁伐树木是秦朝人抄录当时的诏令条文,绝非虚言,与之相比,采录汉代民间流传的《史记》,其真实性便大大降低。

可以说,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啊,更何况是记录在史书中的谣言。时至今日,有些人仍不了解事情的真相,可怜我们始皇大大,平白无故背负了几千年的骂名......】

汉朝,司马迁低头看了看手中的竹简,默默拢在了袖中。

后人竟连秦朝的诏令都翻出来了!恐怖如斯!

不行,除了先人的文献外,他得回民间重新做一些考据,谁能料到几千年后的后辈这么较真呢......想到忽然翻倍的工作量,司马迁顿觉心态沧桑。

不过听天幕的意思,在这之后的几千年里,后人似乎都以他撰写的史记为标杆。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他虽身陷囹圄,然所作之书流传千古,到底也算明志了!

这一边的太史公悄悄藏起了书,另一边的读书人则炸开了锅。

什么!连太史公的《史记》都不可尽信,那还有什么是真的,天幕你快说什么是真的!

然而还不等他们缓解一下恍惚的情绪,更具爆炸性的信息又如巨锤般砸来。

【除伐湘山树之外,秦始皇还背负了许多莫须有的罪名,以焚书坑儒尤甚。

焚书这件事呢,要追述到秦始皇34年,也就是公元123年,一个君臣同乐的酒宴。

宴席之上,趁着氛围大好,一位叫周青臣的大臣便拍了拍嬴政的马屁:陛下啊,您平定海内,放逐蛮夷,天下莫不宾服;陛下啊,您以诸侯为郡县,人人安乐,天下可传之万世......

原本乐一下的事,嬴政脸上刚露出笑容,谁曾想立刻被一盆冷水浇了个透心凉。

原来是书呆子淳于越一听,心里不是滋味。于是当下便反驳周青臣道:天下不效仿古人还能长久的国家,简直是闻所未闻!陛下啊,还是得行分封制......

要知道,这一年已经是郡县制实行的第八年了。六国氏族复辟浪潮凶猛,搏浪沙刺杀已过,此时重提分封制,摆明了告诉嬴政背后复辟力量有多强大。

淳于越很幸运,即使当着众大臣的面被嘲讽,嬴政也没给他难堪,而是笑笑将此事作罢,让大臣们以后再议。

嬴政是宽容放过了淳于越,李斯心头却窝起了一团火。

他一手辅助陛下缔造的大秦帝国,决不允许任何人来搞分裂搞破坏!

六国复辟怎么办,厚古薄今怎么办,烧,那就都给他烧了吧!

于是李斯痛斥了以古非今的论调,揭露了儒家依附分封制而存的立场,向嬴政建议焚烧除农家、医家、墨家等实用之学以外的书,即口舌之书,并禁止以私学议论朝廷。

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始皇焚书。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留下了上述所提及的书本外,秦始皇也在咸阳宫内保存了被焚烧书本的副本。可惜项羽火烧咸阳宫时,一把大火将这些留存的书籍烧了个干净,造成了真正的文化大断层。】

“夫子,夫子,您别晕啊......”

宋朝,陆佃望着缓缓倒下的恩师王安石,惊地赶忙扶住,差遣下人去唤大夫。

“不必。”王安石缓了口气,摆摆手道:“继续听天幕怎么说。”

适才听闻那些被焚毁的书,秦始皇还保存在咸阳宫内,不由心生希冀,想着有生之年说不定能见到圣贤书重新出世,谁料项羽那匹夫......

不提也罢,没文化,就是可怕!他知不知道自己烧毁了多少圣人的心血啊!只稍稍一想,王安石又觉得眼前阵阵发黑。

与此同时,韩愈、杜甫、白居易等人皆是掐着人中,一口气喘不上来,项羽那莽夫,岂有此理!

汉朝,司马迁翻出了项羽本纪,气地挥挥袖子将竹书掷在地上,当下便抽出一卷新的竹简,下笔时文思泉涌......

秦朝,项燕瞪着自己的孙子项羽,一个不可思议的念头缓缓浮现于脑海,天幕说的火烧咸阳宫的项羽,不会就是自己不爱读书又善武的孙子吧?

这样看来,自己孙子以后有大作为啊,可那刘邦又是怎么回事?难不成是孙子败给了刘邦,项燕想破了脑袋也没想出答案。

不过焚书绝不可取,得罪了天下读书人还得了,说不定孙子就是吃了没文化的亏,才败给了那什么刘邦。

不行,文化课绝不能落下!

还有,孙子的名字也得改改了,天幕此言一出,嬴政那暴君定要严查同名同姓之人......

不得不说,在一定程度上,项燕真相了。

自秦孝公十二年迁都起,咸阳宫一直为秦国历代国君的大朝之地,耗费人力物资无数,最后竟化为了一抔焦土,秦始皇怒不可遏,一边听着天幕,一边下令严查项羽为何人,同名同姓者均不放过,速速拿往咸阳。

他百万秦军横扫六国时,都不曾焚毁六国王都,这项羽小子尔敢!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秦始皇(3)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他的暗卫

窃玉

小船三年又三年

我用人物面板伪装神棍

重生之母仪天下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历史直播,从千古一帝开始
连载中言午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