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二章

在先前的臆想中,赵珩每次失去意识前还会意犹未尽话还未说完,今日却希望自己马上就去死。

心道朕一定是病糊涂了,才会生出如此不吉的臆想!

然面色殊无变化,道:“你叫什么?”

赵珩自认为和颜悦色,落到这小太监眼中却和要命的厉鬼差不多。

他躬身,结结巴巴答道:“奴婢,奴婢何谨。”

“锦绣的锦?”

“回陛下,是谨言慎行的谨。”何谨道。

赵珩想起何谨方才说皇帝生前不修德,弯了弯眼,笑道:“倒不十分谨慎。”

何谨听得出赵珩话音中的笑意,害怕非但没散,更多了几分惊惧。

虎豹临阶前,尚心情调笑,莫非是皇帝饮下的毒酒没能把他毒死,却毒伤了脑袋?

皇帝先前若有现在一半镇定,何以到了要饮鸩自尽的地步。

赵珩看不清何谨变幻莫测的脸色,他此刻连何谨都要看不见了。

干坐着等死实在无趣,赵珩随意问道:“你先前所说的叛军都是些什么人?”

舌尖发麻,他每个字都说得很缓慢。

皇帝问,叛军是何人?!

何谨被惊得一瞬间忘了惶恐,猛地抬头看向皇帝。

帝王还保持着刚才的姿势没有动,眉眼弯弯地看他。

青年帝王生得极好,轮廓深刻而俊美,因着太-祖母族出身北澄,大昭王族与北澄之间婚嫁不少,皇帝身上或也有些北澄血脉,传闻中异族奉蛇为神,妖异而神秘,帝王英挺无双的样貌之中就又增了几分颓靡艳气。

何谨悚然。

即便皇帝从不视天下臣民为自己子民,可大厦将倾,他连自己的性命都保不住,怎么还笑得出来。

姬氏在曲南起兵三月后,战报日日都被八百里加急送到宫中,纵然皇帝不理朝政,也绝不可能不知道叛军的情状,除非——

何谨浑身巨颤,除非面前人根本不是皇帝!

九五之尊亦不过**凡胎,只要是人,饮下毒酒就不会不死。

眼前人既非皇帝,那他是什么?

卡在肌肤间的翡翠愈发冰冷,森森寒意刺得何谨不住地发抖。

何瑾想起守夜时,同伴的几个小太监觉得干站着无聊,便聚在一起讲志怪异事。

说那修为高深的妖物,最最喜欢披起美貌皮囊,来蛊惑玩弄人心。

赵珩虽看不清何谨的表情,缺能猜到自己将这少年吓得不轻。

他可不愿意之后的一两个时辰都在何谨惶恐得连话都说不出来中度过,于是语调放得更缓,几乎是循循善诱了,笑问道:“为何不言?”

何谨双膝发软,扑通一声伏跪在地,急声道:“陛下,叛军名靖安军,原是曲州驻军。先前国舅与曲州守起了龃龉,”他生怕说慢了一点就被眼前的妖物剥皮剔骨,“之后曲州守,便是这叛军的头目,竟自封靖安将军,鼓动曲州军与他北上,打着靖难安平的旗号谋反!”

赵珩唇角的笑意稍敛。

子不语怪力乱神,赵珩自知无论如何也难以弄清他为何能屡屡醒来,便干脆将短暂清醒中发生的一切都当成臆想。

倘若,不是臆想呢?

赵珩垂眸,语调愈发和缓,“昔日朕……太-祖曾言曲州乃咽要所在,兵家必争之,太-祖御极后立训,明言非赵氏宗亲不可为曲州守,竟是祸起萧墙了吗?”

何谨不知眼前身份不明的鬼魅之物怎么会对太-祖皇帝的往事一清二楚,恐惧更甚,忙道:“陛下,曲州守并非宗亲贵胄,而是您违制简拔,简拔的官员。”

好,特别好。

不是同室操戈,乃是引狼入室。

赵珩本想扯唇一笑,奈何他能动的部位愈发有限,只勉强勾出了个似笑非笑的模样。

何谨道没敢看赵珩的表情,赵珩既没让他停,他就将自己所知全说了出来,“他不仅领兵入京,还派兵大肆寻找太-祖陵寝,奴婢听奴婢义父说,此逆贼打得是挖坟掘尸的主意!”

太-祖皇帝本人:??!

“谁的陵寝?”赵珩险以为自己听错了。

何谨战战兢兢有问必答,“太-祖的陵寝。”

逆贼安敢!

赵珩想拍椅而起——没起来。

赵珩经历过群雄并起,诸侯割据的乱世,王侯们沉溺于享乐,要死后也如生前一般欢愉,遂以山为陵,将陵墓修缮得极尽豪奢,陪葬品更数不胜数,于是,这些高陵大墓就吸引来了些诸多盗墓贼。

赵珩绝望地闭了下眼。

若能只盗取陵墓中陪葬珍宝便离开,这盗墓贼也算得上矜持守礼,但昭人习俗是给死者以金玉裹身,口含明珠下葬,他的太子是万里挑一的孝顺儿郎,赵珩嘴里含的东西有多价值连城他自己都不敢想。

既为财物而来,怎能放过搜刮他的尸身?

难怪国师说他二百年后有一大劫,他还想着生前无需在意身后事,就没有理会。

原来是在这等着他!

“无半点识人之明。”赵珩有气无力地喃喃。

纵然此人不一定是皇帝,何谨溜须拍马的习惯已深入骨髓,下意识劝道:“姬氏心机深沉,最善作伪,莫说您一时惜遭了蒙蔽,就是太-祖这般英雄人物,不也在姬循雅自尽后还给姬氏加恩封王,若非有太祖的先例,您也不会轻信姬氏。”

天下初定,尚有未宾服之地,朕对怀柔对待姬氏意在笼络人心——赵珩思绪忽地顿住,不可置信道:“你是说这位所谓的靖安将军,是姬氏族人?”

“是,”何谨打了个寒颤,不知为何觉得殿中阴冷不少,“正是本代承恩王。”

赵珩被生生气笑了。

这就是他的好儿孙,当真有出息。

何谨觑着赵珩的脸色,正要开口,忽闻一阵震天喧腾。

马蹄声笃笃而来,听声音,竟越来越近。

靖平军入城了!

何谨脸色惊变,他迅速看了眼宫漏,竟比李纹告诉他的时间提前了半个时辰。

何谨咬了咬牙,心道是我蠢。

李纹若真有通天之能,岂会死于乱刀之下,被砍成一滩肉泥。

万千军马渐次入宫,饶是赵珩这样的半聋也听得清,他眨了眨眼,勉强确认了跪在他面前的少年的位置。

他说:“你来。”

何谨不想过去。

如不是这妖物附在了皇帝身上非要问他话,他也不会浪费许多时间,以至于现在想跑都跑不了。

但他不敢不过去。

他胆大包天地拿余光瞟了眼皇帝因渗血而泛着靡红的嘴唇。

触目所及,薄唇染朱,更衬得牙齿森白,简直与话本册子中妖精鬼物一模一样。

若他不过去,说不定这妖物就会现出原形,将他的心挖出来吞了。

何谨膝行上前,仰面去看皇帝。

后者似是虚弱得厉害,连弯腰这样的动作都做不出。

何谨心道说不定是这妖物自视甚高,觉得自己不配令他俯身呢。

“庆安亭可还在?”赵珩忽道。

何谨连声道:“在,在。”

“庆安亭对面的千层石山,”赵珩已经有些听不清自己的声音了,“从北向南数第十一块石内是空的。”

何谨巨震,难以置信地看向赵珩,缓了一息才意识到这是皇帝告诉他出路的意思。

“陛下,”他顿了顿,柳暗花明绝处逢生的狂喜逼的他心头狂跳,话音有点发抖,“奴婢搀……”

“空隙极狭窄,只够一人侧身通过,出口在城外,”赵珩微微笑,打断了少年的虚情假意,“你的时间不多了。”

这种时候何谨反而忽地冷静了下来,妖物难道会对人有怜悯之心吗?

哪怕面前人当真是回光返照的皇帝,他更非仁善君主,岂会放过自己。

何谨静默须臾,试探道:“陛下不需奴婢随身伺候吗?”

言下之意,无非在问皇帝,莫非不要他殉死吗?

赵珩觉得这少年郎玩心眼的样子很有意思,让他想起太子小时候,“要给朕殉葬的人不知凡几,”帝王话音中缠绕着丝丝缕缕笑,“你生得很美?”

何谨一愣。

他不加掩饰地仰着头,目光恰好落在赵珩脸上。

帝王眼中笼罩着一层血丝,看上去很是可怖妖异,可即便如此,何谨还能看出皇帝眼中含着的笑意。

恍若天生如此。

倘若眸光清明时,该是双极尽多情缠绵的眼睛。

何谨猛然低头,往地上一叩首,“陛下,奴婢去找太医来。”

赵珩轻轻嗯了一声,不以为意。

少年迅捷地爬起,转过身,快步向殿外跑去。

祈年殿归于死寂。

赵珩能感受到自己的意识越来越模糊,他知道这是再度死去的征兆。

倘他所见种种并非臆想,而是现实。

那为何要让他一次次醒来,暂寄身于后人身上,却无力回天。

温热腥甜的滋味不断上涌。

难道只是为了让他亲眼看着,他提枪纵马打下的河山是如何崩于眼前的吗?

这让他,如何能甘心!

“咔、咔、咔。”

赵珩愣了愣。

是靴子,踏过黑金石板的声音。

他全瞎半聋,脚步声到了面前才勉强听见。

是谁?

赵珩想皱眉,那傻孩子不会真去找太医了吧。

他欲要启唇,下一刻,陡然被掐住了喉咙!

掐着他喉咙的手完全被护甲包裹,正殿长明的烛火下,铁器边缘闪烁着层杀气四溢的冷光。

剧痛骤然袭来,赵珩霍地睁开了双眼,他甚至听见了自己颈骨这只手中嘎吱作响。

肺中空气愈发稀薄,赵珩只觉耳边轰鸣声阵阵,他艰难地想要喘息,血腥气翻涌,刚张开嘴,便咳出一口黑血。

温热的血顺着他下巴滴答落下。

尖锐的疼痛绵延不绝,如同针扎入骨,刺得赵珩昏沉沉的神智骤然回笼。

似乎是怕赵珩将自己呛死,这人终于大发慈悲地稍稍松力。

他低头,一呼一息间的波动尽数落在赵珩的面颊上。

与赵珩急促的喘息截然相反,他的呼吸轻缓得几乎没有,比赵珩还像个死人。

因为看不见听不清,赵珩的触觉比往日更为敏感。

浓郁的血味与男人身上砭骨的兵刃冷腥气混合,简直,像是一条朝猎物亮出獠牙的毒蛇。

“陛下。”男人毕恭毕敬地唤他。

赵珩听到男人的声音恭顺极了,也好听极了,玉鸣似的清润,让令人不必看就能猜得出,此人生着一张怎样昳丽韶秀的面容。

这人掐着他的脖子,恭恭敬敬地垂首向他请罪,“臣救驾来迟了,请陛下恕罪。”

疼,浑身上下无处不疼,好像皇帝喝下的那壶毒酒此刻方在四肢百骸中游走。

这次与从前的任何一次都不同,他竟感受到了疼!

赵珩忍不住笑了起来,疼痛让他的声音喑哑低沉。

皇帝笑道:“带着精兵数十万前来救驾,爱卿,好忠心耿耿啊。”

寒意顺着皮肤与铁器贴合处源源不断地扩散开来,对死本能的恐惧逼得赵珩脊骨震颤。

可他唇角的笑非但没有收敛,反而越扩越大。

借尸还魂,死而复生,赵珩想,世间竟真有如此奇事,令他在大厦将倾前醒来。

这岂非——上天见怜!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第二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春夜渡佛

镜中色

春盼莺来

贵妃娘娘千千岁

逢春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离朕皇陵远亿点
连载中蝴蝶公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