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气候盲区

外河检修口离北环分流站不过三百米,可这三百米像隔着另一座城市。

风道出口是一条窄石阶,阶面潮湿,嵌在河岸和码头仓房之间。沈计走在前头,风衣下摆沾了水雾,却像没感觉到冷,步伐稳得像在熟悉的地板上行走。

“快些。”他低声催了一句。

陆衡回头看,巡逻无人机的灯已经在雾里消失,可他心里清楚,分流站的追捕不会就此罢手。

谢淮紧跟在他身后,半是喘气半是笑:“你带我们去哪?不会是回南城吧。”

“不是南城,是城里的空白。”沈计头也不回,“那里没信号,没风向监控,也不在呼吸税的征收区。”

空白区——外勤组的官方说法叫气候盲区。

它们大多位于老城区的夹缝地带,管网和气候监测系统都没覆盖,全靠旧式自然通风。理论上,这种地方不适合居住,但在南城,这反而成了灰区和一些隐秘交易的温床。

三人绕过一条废弃的引水渠,进入一片旧厂房。厂房的屋顶塌了一半,裸露的钢梁上吊着几条破旧的输送带。空气里有淡淡的木霉味,却比外面的雾干净许多。

“欢迎来到气候盲区。”沈计停下脚步,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细长的金属管,伸进墙角的铁柜锁孔,轻轻一转,“咔”的一声,柜门开了。里面整齐地码着几卷旧地图、两盏手电和一个便携式呼吸瓶。

谢淮挑眉:“你在这儿有存货?”

“防身。”沈计递给陆衡一盏手电,“等会儿可能需要分头走。”

陆衡环顾四周,厂房四壁布满灰尘,唯独靠北那堵墙很干净,甚至有几道新刮过的痕迹。他走过去,轻轻按了按墙角——那里空空的,回声发闷。

“暗门?”

沈计点头:“出去是另一条巷,可以通到老街。万一这里暴露,你们走那边,我去引开他们。”

谢淮靠在柜门边,单手插兜:“你打算一个人顶?”

“我不是顶,我是熟悉他们的搜捕路径。”沈计淡淡道,“我知道他们第一波会查哪几处出入口。”

“听着像是提前演练过。”陆衡盯着他。

沈计没接话,只是把那卷旧地图铺在柜顶,上面用红色墨笔圈着几个点,都是城市外围的循环站、雾气调配库和临界数据中心。圈的中心,有一个标记比其他更粗——协调处主机房。

“这是你最终的目标?”谢淮问。

“是。”沈计抬眼看向他们,“如果你们只想查一桩北环案,可以现在就走。但如果想真正动到临界延长的根——必须进主机房。”

“那可不是三个人的活。”陆衡冷声说。

“我没说只靠三个人。”沈计指了指地图边缘,“盲区里还有别人,他们不信任我,但也不想被呼吸税榨干。”

谢淮笑:“听起来你是想借我们做引子,让他们看见局里有人愿意动真格。”

“随你怎么理解。”沈计收起地图,“九点前我们必须离开盲区,城北会有一次人工降雾,是主机房测试临界前的必经步骤。那是唯一能掺手的时间。”

说话间,厂房外传来轻微的脚步声,像是有人踩过碎玻璃。

沈计朝暗门一指:“走。”

三人鱼贯钻进暗门,门后是条狭窄的通道,墙面用旧木板和铁皮拼接而成。通道尽头分出两条岔路,左边通向老街,右边是下行的台阶。

“老街外是正常区,容易被跟踪。下行台阶通往排水暗渠,可以绕到城北的试降雾口。”沈计说。

“那走暗渠。”陆衡果断道。

暗渠里潮气扑面,水声在石壁间回荡。谢淮抬手挡了下滴落的水珠,忽然笑道:“我有个问题——你当初怎么从协调处出来的?”

沈计走在最前,脚步没停:“被评估为不适合临界管理,调出岗位,限期内不得进入任何核心机房。”

“然后你就开始四处收集证据?”

“我只是收集自己看不顺眼的东西。”沈计的声音被水声拉得有些空,“北环只是其中一块。你们今天看到的,只是延长临界利益链的末端。”

陆衡沉默了几秒:“那主机房是链条的源头。”

“对。”沈计停下脚步,回头看了他们一眼,眼神在昏暗中冷静得像一条直线,“所以你们要想清楚——动了源头,没有回头路。”

暗渠出口是一处低矮的铁门,推开时,一股夹杂着油烟的热气涌进来。外面是城北一条卖夜食的小巷,摊贩的炉火把雾气染成橘色,空气里是烤串和花椒的香。

沈计抬腕看表:“八点半。”

“我们有半个小时到试降雾口。”谢淮甩了甩手上的水,“路上要不要顺便吃点?”

“你胃真大。”陆衡淡淡说。

沈计却道:“可以。吃摊的人多,我们不显眼。”

三人混在人群里往前走,巷子尽头的灯光渐渐亮起来。热气、叫卖声、炭火的爆裂声,把盲区的潮冷隔在身后。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AI指令调到冷脸上司后

狩心游戏

猫总会被蝴蝶吸引

今天今天星闪闪

【原神】百年契约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临界天气
连载中wh1t3f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