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乡下不同,城市的年味更淡一些,何况在京城,还有禁燃禁放的约束。
金明溪百无聊赖地摆弄着手上新作的美甲,半躺在贵妃榻样式的沙发上看电视。
她们金家人都是大忙人,纵然过年,也都谈生意的谈生意,走亲戚的走亲戚...额不,打着走亲戚的名义谈生意。
家里只剩她这个没有正经职业的人和一个还在上高中的半大孩子。
而这个小孩,她的外甥宋锦此时却对她这个小姨和电视的声响置若罔闻,专心致志地看面前一本书,不用问也不用仔细瞧,这书也不是她感兴趣的内容。
金明溪叹了口气,她这个外甥,除了长相像她们金家人,小小年纪不苟言笑的性格可真是一点也不讨喜,像他们宋家人,被带偏了呀带偏了。
忽然,电视里响起了梅子的广告“你这会子也该吃一颗了!”
金明溪瞬间来了精神,虽然这则广告她看了好几遍,金明溪还是被清甜的声音吸引了注意。
不得不说,这条广告极为成功,既洗脑,又不落俗套。
两个小姑娘又甜美又清新,甜而不腻,真是刚刚好。
看到广告快结束,金明溪余光瞄到宋锦也抬起了头,她暂停了电视,“哦哟”一声:“打扰你看书了,我声音调小一点吧?”
“不用。”宋锦又垂下了眼帘。
“这个广告拍的如何?”金明溪语气一转,一副考问功课的模样。
许是这个现场出题的场面过于常见,宋锦略一思忖,答道:“总体来看比较成功,记忆点强、互动性好,有利于提升产品关联度和品牌国民度。本来这类广告容易走偏,匹配不到高端客群,但古装的姑娘气质亲和但清贵,便不会让品牌真的落到地面上。”
宋锦看着电视里被小姨停留的画面,那是一个很漂亮的小姑娘,但光说漂亮不足以形容。
那种气质既淡雅又有灵气,仿佛他小时学画,临摹的古卷中的人,从时光的另一头走来。
金明溪心里好笑:抬了两秒钟头,这不是都看进去了?
面上却赞一声,“不愧是我亲外甥,对娱乐圈还是很了解的嘛。”
话锋一转,金明溪又笑道:“这个小姑娘我也觉得她好,咱们的眼光也一样,她叫林岱瑜,比你小两三岁,不过她家不在...哎你怎么走了?”
宋锦微微一笑,清澈慵懒的眉眼瞬间弯如月牙:“小姨,习字时间到了,我去楼上书房。”
金明溪刚起来的聊天兴致又被浇灭了,她一向拿自律又话不多的外甥没办法,只得挥挥手让他快走,广告时间结束,又继续看没滋没味的电视剧了。
往书房走去的宋锦脚步不停,唇齿间却不知不觉暗暗念了两遍“lin dai yu”这个名字,不知道是哪几个字?和人一样,名字也很好听。
遥远的临江市,岱瑜蓦地打了两个喷嚏,她正倚着门边看两个表哥放烟花,不等戴雨燕出声便退回了火炉边,顺手把门虚虚掩上。
她这身子,现在很健康,但岱瑜总是想起曾经每日每日喝药汤的时候,她不喜欢那时候,喜欢现在的康健,因此日常也很注意。
老家现在还烧着木炭,傍晚奶奶往炉子里埋了两把栗子和几个红薯,几个小时过去,现在香味才被激发出来,让本就温暖的火炉变得更加诱人。
“女儿好啊,多乖多听话!你看我那两个傻儿子,穿的又少,一会回来,衣服上指不定又多几个洞。洞也无所谓,别让那烟花炮竹溅到眼睛,就谢天谢地了!”苏红见到岱瑜乖巧地坐过来,又狠狠夸了两句,夸奖里倒真掺和了多一半的真心。
戴雨燕笑:“孩子都是人家的好,我看彦俊和彦杰就很好。”
苏红一边用炉钩子勾出两块红薯,一边不耽误说话:“彦俊学习还行,虽然比起岱瑜来差老远,以后板板正正考个大学也没问题。彦杰就不是那块料子了,也不知道能不能考上高中?要是考不上,就回来接着我俩的活干,总归少不了吃喝。不过咱们家,学习好的都是闺女,岱瑜自然好,岱瑾也很不错。听说这回期末考试,也考了年级前几呢。”
姑姑家的女儿熊岱瑾,已经早岱瑜一年上了初中,学习也蛮争气。
表姐表妹都像小山包矗立在那里,林彦俊多少有些压力,林彦杰么,压力过头,干脆就放飞自己,爱咋咋地了。
看着林彦杰没心没肺地疯玩,苏红叹了口气:“话说回来,家里要就一个儿子,高低要想想办法。现在两个大胖小子,供得上吃穿上学就算不错了。”
戴雨燕随口搭话:“能有什么办法?”
“办法可多了。”苏红认识的人多,也不乏家里有钱的。
有钱,门路便多一些。
“一是读什么外籍还是国际学校,不参加国内高考,直接出去读大学,读完再回来找工作,留学背景也有、学历也有。只不过,要花这个数。”苏红颤巍巍伸出了三根手指。
“三十万?”戴雨燕惊讶。
“哪能啊。”苏红笑了起来,她这个妯娌,眼界还是没那么宽。
“上下来得三百万,所以咱们这种小康家庭,听听就罢了。”
“这可真是...”戴雨燕愣了愣,一时间没说出话来。现在孩子上学花销不算多,一路公立学校下来就行了。
而且有些成绩好的孩子,不同地市的高中为了抢夺好苗子,还会给奖学金。
“伯母刚说一是出国读书,那还有第二种?”岱瑜也听着,见妈妈愣神,不由好奇地问出声。
“第二嘛,便是去那些人少或者教育资源好的地方,躲一躲咱们这样竞争压力大的地方。要去人少地地方,就往西往北走。要去教育资源好地地方,京城或者沪市,哪怕津市,总比咱们这好。”苏红闻言答道。
戴雨燕和岱瑜顿了一下,娘俩相互看了一眼,虽不知好坏,这倒...也是个主意。
那边苏红还在念叨:“这也不简单呐,抛开家里去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上班咋上,生意咋做?更何况,京城那种地方,哪怕柴米油盐咱们能负担得起,但房子可怎么买得起哟?”
戴雨燕有些心虚,没应声。
她们家不仅买了,还买了两套!
戴雨燕只装作不经意站起身,喊了喊外面的兄弟俩:“栗子和红薯都好啦,回来吃点喝点再出去玩吧!”
等回了家,一家三口真的一起商量了下让岱瑜去京城上学的可能性。
林湖生特意找人打听了不少消息。
京城的高考压力确实小一些,且重视孩子综合素质的发展,考顶尖大学的几率也大很多。
但光有房不行,有房可以上学,但不能高考,得有京城的户籍才行。
落户嘛,又是另一块未知领域。
父母为子女,则为之计深远。
林湖生夫妻俩既然知道了这个渠道,起了一点心思,便努力深度了解了一下。
可以先靠房子回京城上初中,在中考之前,不拘通过开公司、投资、人才引进哪种方式落户,就不耽误孩子高考。
而戴雨燕的花间记,恰好在招商引资的范围里。
滴-电视里掉落一枚林妹妹[烟花]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章 第十三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