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因为思考金姐的事,导致他都跟着金姐到了书房门口,才反应过来,金姐说的“郑女士”应该是自己的生母。
应青觉得这个称呼很奇怪,可想想又觉得这大概就是有钱人的礼仪。他也没见过真正的有钱人,连忙思考,自己见到郑女士,应该喊妈妈、母亲,还是跟着金姐喊“郑女士”,害怕在第一次见面的母亲面前失礼。
原本以为还有什么流程要走,可郑女士就坐在书房里。
她穿着深黑色的长裙,头戴几乎拖地的长巾,坐在落地窗前,夕阳照在身上,整个人都像是在发光,一副随时都会被圣光召唤,离开这人世间的样子。
察觉门口的动静,郑女士放下手里厚重的书籍,朝应青招手,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我可怜的孩子,这些年在外面辛苦了吧。”
听见郑女士说话,应青下意识地看了眼金姐。
他算是知道为什么金姐要那么说话了。
郑女士的打扮完全就是电视里才能看见的那种,外国修道院的修女模样,不过还有些地方不同,看上去又不太像修女。
应青在心里猜测,郑女士是不是一名话剧演员,她手里正在阅读的书,就是等会儿表演要用的。
应青正在犹豫,要不要尝试学学郑女士说话腔调的时候,郑女士的眼睛已经开始湿润。
她一把将应青搂入怀中:“我听说你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车才回到我身边,当初是我不好,如果不是我轻信他人,也不会让你离开我身边十四年。我可怜的孩子,都是妈妈不好。”
郑女士的眼泪说掉就掉,快得应青都没反应过来,只得连忙安慰,说他这些年过得还可以,养父对他很好。
可这样的安慰并没有起什么效果,只是让郑女士越哭越起劲。
“你离开的这十四年,我无时无刻不在思念你,后悔当初的决定……”
应青被抱着,很紧张,手脚僵硬。
说实话,他没有被人这么抱过,养父是个情绪内敛的汉子,并不像郑女士这样,这样的“善于表达”?
应青有点招架不住。
“……现在回家了,以后就都是好日子了。”
郑女士哭了一阵,总算是情绪发泄完毕,眼泪收了回去,除了眼眶还有点泛红,声音带着点哭腔外,很难发现她刚才是那样的情绪外露,接着郑女士带着点期待,突然说:“小宝,我可以听你喊一声妈妈吗?”
应青没想到话题突然跳转到这里。
实在不是他不想喊,而是他没反应过来。
刚才为了安慰郑女士,应青自己也掉了点眼泪,他的情绪管理能力不如郑女士。
应青看着郑女士年轻的面容,“妈妈”这两个字,怎么也喊不出口。
倒是郑女士鼓励地望过来,让应青更加紧张,他像是突然被按了消音键,什么声音也发不出来。
郑女士眼里很快有了失落。
“没关系,小宝能回到我身边,我已经很开心了……”
郑女士转换话题,又开始询问起应青的生活习惯。
一边问,一边叮嘱金姐,要帮应青准备什么。
金姐始终面带笑容,一一应下郑女士的要求,并适时提出建议,有来有回,场面十分和谐。
这样比较轻松的氛围里,应青的话匣子也打了开来,忍不住和郑女士分享起和养父的生活趣事。
听到应青说小时候捡垃圾卖废品,就为了去县城吃炸豆腐。郑女士又激动地落下泪来,眼里满是心疼与愧疚,她说应青离开陆家的岁数实在太小,她错过了应青许多年,亏欠应青太多事。
本来应青是当乐子给郑女士说的,但郑女士的反应有些出乎应青意料,他茫然地不知道该怎么接话。
他是真的认为偶尔去县城吃点零食就很开心了。
郑女士却已经换了话头,她说:“小宝喜欢吃东西,下次带你去府西路,那边有家很有名的湘菜馆,我们一起去吃……”
郑女士说话细声细气,看着应青的眼神专注而认真,就真像是她喊应青的小名一般,将应青捧在手心,视若珍宝。
两人说话间,外头有仆人来报,说:“则明少爷回来了。”
郑女士闻言,高兴起来,她对应青解释:“小宝还不认识则明吧,他是你的弟弟,比你小一岁,很有缘分,你们是同月同日生的。”
应青出发前,村长和他介绍过,陆则明是他被拐卖后一年,父亲为安慰母亲,从孤儿院抱养的孩子。
来之前应青就想象过,自己多出一个弟弟,要怎么照顾对方。
等真的见到人之后,应青立马打消了照顾弟弟的念头。
陆则明分明比自己小一岁,可个头已经超过一米八,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站在门口,结结实实地把小书房的门给挡住了。
如果不是知道陆则明的岁数,应青几乎要以为这是个成年男性。
郑女士挽着应青,给陆则明介绍:“则明,这是你小宝哥哥,他今天才回到家里,你们以后就是兄弟了。”
原本在母亲面前被喊小宝,应青还不觉得有问题,但郑女士用她那抑扬顿挫地特别腔调说出“小宝哥哥”四个字的时候,应青觉得有必要纠正一下,他朝陆则明露出个自认友好的微笑:“我叫应青,应该的应,青山绿水的青。”
可陆则明却像是没听到一样他的名字一样,只是顺着郑女士的话,露出一个温和的笑:“小宝哥哥好。”
应青:……
确实很奇怪。
卡日子,开个坑,悄悄溜走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第 1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