嫂子们把薛然从屋子里推出来,和程扬紧挨着坐到了一处,胸前的红花映得两人脸色红艳艳的。大家伙儿又是起哄又是笑闹,王海生大声提要求,“程扬!讲讲恋爱经历!说说你们是怎么看对眼的?”
程扬被他折腾人的架势搞得都有些怕了,无奈笑说,“千里迢迢跑回家去相亲,一见面我就看上了她,这不就带回来了?”
薛然没想到还要讲这些,顾不得羞涩,眼睛直往程扬那里看,满眼的震惊和疑问:“这都要说吗?”
程扬笑着握住她的手,接着说,“见了面,薛然问我,愿不愿意结婚?我说,那怎么不愿意?”
大家哄堂大笑,薛然羞红了脸,虽然他们当时说了这样的话,可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啊!
“那是小薛先看上小程了!一见面就要结婚啊!”
“小程这么俊,哪个姑娘见了不动心!”
“小薛多漂亮!程扬还能不愿意?”
大伙儿你一言我一语,叽叽呱呱地笑着评论。
“小薛快说说,看上小程什么了?”一个嫂子高声问道。
程扬赶忙在薛然耳边小声说,“你怎么编都行,我帮你圆场。”
“哎!程扬可不准作弊啊!”一个战友大声提醒,一群人哈哈大笑着附和。
薛然红着脸,想了想说道,“我说想去海边看看,他说可以陪我一起去。”
众人还在等着她继续说,薛然却眼睛明亮地看向程扬,他了然地点头,忍着笑说,“她喜欢去海边玩,我答应带她去玩,所以就看上我了。”
众人又一阵哄堂大笑,薛然则不可思议地瞪着他,怎么能这么圆场啊?
严嫂子和冯嫂子笑得最大声,她们知道薛然特别爱往海边跑。
一阵欢声笑语打趣之后,王海生又冒出新主意,“咱们请新郎新娘给表演个节目,怎么样?!”
大家都笑着喊好,呱唧呱唧地鼓起掌来,有个战友紧接着嚷道,“程扬会吹口琴,整天躲到海边去吹,今天给我们大家伙儿吹个曲子呗!”
薛然惊讶地眨眨眼,原来程扬还会吹口琴,她从来没见他吹过。
程扬被王海生带头起哄得都没脾气了,“好,我吹个口琴,放过我媳妇吧。”
“不行不行!新娘子也得表演节目!”
“就是!新郎新娘都得表演!谁也不能偷懒!”
薛然趁着大家嚷嚷,凑到程扬耳边问他,“你会吹什么曲子?”
程扬小声回答,“珊瑚颂吧,这首曲子比较熟。”
薛然听了眼睛一亮,“我会唱这首歌!”程扬见她睫毛像蝴蝶翅膀一样扑闪,这只蝴蝶仿佛落在他心头,“好,我去拿口琴。”
王海生在一旁早听到了薛然的话,忙不迭地大声宣布,“新郎新娘商量好了啊,一起给大家表演节目!”
程扬瞧着王海生兴奋的样子,忍不住按了下额角,叮嘱他,“说好了,就表演一个节目,表演完了你可别再提要求了。”
王海生笑得特别憨厚,“行行行,快去拿口琴吧!”
早晨来的时候,程扬带了个提包,里面就有他的口琴。
他先试着吹了几个音,看向薛然,她站得如同歌唱演员一样,眼眸清澈明亮,两人稍微对了下音准,众人渐渐安静下来。
“一树红花出碧海,一团火焰出水来……”薛然随着程扬的口琴声,缓缓唱了起来,歌声如清泉流淌在岩石之上,泠泠淙淙,程扬眼睛都睁大了几分,随即嘴角弯起,口琴声和着她的歌声,宛转如一对飞鸟振翅翱翔。
“风吹来浪打来,风吹浪打花常开……”两人微笑着互相看着对方,旋律的尾声如轻云环绕着飘散在风中。
大家伙儿都听入迷了,静了片刻,才哗啦啦地卖力鼓起掌来,王海生巴掌拍得最响,大家大声夸赞,“唱得好听,吹得也好听!你俩真是绝配啊!”“小薛嗓子真好啊,唱得跟电影里一样!”
王海生又指挥着几个战友一起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东方红”,歌声笑声交织在一起,闹闹嚷嚷如同沸水一般,大家伙儿玩笑着催程扬和薛然以茶代酒喝交杯酒,又一个个举着搪瓷缸子和他们夫妇碰杯祝贺。
直到近午时分,众人才在王海生的招呼下,帮着他们收拾好院子,嘻嘻哈哈地各自归家去了。
程扬和薛然站在院门口送人,王海生是最后一个走的,程扬拍拍他的肩膀,“老大哥,辛苦了。”
王海生大笑起来,“我办事,你放心,改天请我喝酒,可别忘了!”
“没问题。”程扬笑着点头,薛然的脸上被热闹晕染得桃腮粉润,也腼腆笑着谢他。
送走了王海生,小院又恢复了清早的平静。
刘桂兰已经进厨房做饭去了,张利民在客厅里擦着木桌,见他们进屋来,笑着对程扬说,“今天可真热闹,你们两口子结婚,我们也跟着沾沾喜气!”
程扬微笑,“海生给张罗的,本来没想这么复杂,全当是请大家一起热闹热闹。”
“你俩表演的节目也好,小薛唱得比文工团的还好听”,张利民对着薛然夸道,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闲话了两句,程扬和薛然便进了西屋。
“饿不饿?”程扬帮她把胸前的红花摘下来,又摘自己的。
“有点”,薛然坐到书桌前,重新打散头发编辫子,扭头对他眨着眼睛,“今天别去食堂吃了,我来做午饭。”
程扬正把两朵红花放到矮柜上,一脸诧异,“你学会做饭了?”
“嗯”,薛然得意地翘着嘴角,眼睛明亮,“我才知道王嫂子是山西人,跟她学做了我们山西的炝锅面,今天做给你吃。”
“这是结婚才有的待遇?”程扬走过来双手扶在她肩膀上,笑容满面,“新娘子亲自洗手作羹汤。”
“做得不好吃,你可不能说我”,薛然眉眼弯弯地仰头瞧他。
程扬瞥了眼窗外,低头亲了下她,“只要你做的,怎么样都好吃。”
“对了,今天食堂蒸馒头,你快去买”,薛然拍他胳膊,“去迟了,就买不到了。我来做炝锅面。”
“你等我回来再做吧,我在旁边看着,还能救场”,程扬不放心她,接过她递来的钱和粮票,又嘱咐道,“实在不行就煮点挂面吃,不用那么复杂。”
薛然冲他皱眉眼,“别老给我泼冷水,不然以后不做给你吃了。”
程扬摸摸她头发,“那就做,大不了吃糊锅面。”
薛然气得站起来打他,程扬躲开她的巴掌,笑着快步出去。
刘桂兰刚好端着盘子往屋里走,程扬让了一下,笑容淡下来,没说一句话绕着过去了。
刘桂兰有点惴惴不安地回头看了他一眼,心想他是不是听薛然讲了之前她传闲话的事,估摸着应该是没告诉张利民,不然张利民早就跟她急眼了。
程扬从食堂买好馒头回来的时候,薛然扎着围裙和套袖,很像那么回事地在炉子旁边忙活,他直接进到厨房里。
“要不要我帮忙?”程扬把馒头放在一边,挽了挽袖子。
“不用不用,你去屋子里把桌椅摆好”,薛然已经把挂面和配菜都收拾好了放在炉子旁的架子上,“不要干扰我。”
程扬被她推出厨房,只好去屋里,刚把竹桌放好,就听到“呲啦——”一声,葱姜入油锅的声音,紧接着是薛然的咳嗽声,赶忙跑着去厨房。
“我来”,程扬跑到她身边,要去接她手里的锅铲,薛然不给,“你别给我捣乱。”见他有点着急的样子,又说,“那给我打下手吧。”
程扬笑着摇头,“行,我给薛大厨师当小工。”说着提起暖瓶帮忙往锅里倒开水。
“好了好了,这些水就够”,薛然挥舞着锅铲,“把挂面递给我。”程扬把挂面放进锅里,又蹲下身烧柴火。
张利民夫妇已经吃好了饭,刘桂兰在院子里洗碗,偷偷覷着厨房窗户,他们两人肩碰着肩,一边做饭一边说话,喜眉笑眼的,又亲昵又甜蜜,再看看坐在东屋窗户边抽烟的张利民,怎么看都不顺眼,本来自己和薛然是没差几个月的新媳妇,怎么过得跟个老妈子似的,气得甩甩手上的水,进屋去了。
“收拾完了?”张利民见她用围裙擦着手进来,问她。
“你去刷碗吧,我不刷了”,刘桂兰摘下围裙扔在桌上。张利民不明所以,“大老爷们咋能刷碗?”
“人家能,你咋不能?”刘桂兰气呼呼地坐在床上,“人家新媳妇不用刷锅做饭,我就得跟个老妈子似的伺候你。”
张利民一愣,程扬真是会给他出难题,惯着自己媳妇不干活儿,倒让刘桂兰对比出滋味来了。
他没办法,按灭了烟头,说她,“力气活儿我不都帮你干了?你别老跟人家比,人家还会唱歌呢,你会吗?”
刘桂兰气得眼睛立起来,“那你找会唱歌的媳妇去!”
张利民后悔说错话了,赶快说软话,“谁比得上你这个媳妇,又勤快又能干,打着灯笼没处找。”
张利民在屋里给自己媳妇赔罪,好言劝她去把剩下的活儿干完。程扬和薛然做好了炝锅面,一起端着面汤和馒头进西屋吃饭。
“怎么样?”薛然盯着程扬吃了一口面条,“好吃吗?”
程扬咽下去面条,夸奖道,“味道还不错。”他又挑了几根面喂到薛然嘴里。
“嗯……没有王嫂子做的好吃”,薛然皱着眉说道,“我下次再去她家观摩学习一下。”
“没事,慢慢来”,程扬觉得已经很好了,“实在不行接着吃食堂,我没有意见。”
薛然想着结了婚总归要有居家过日子的样子,“小青菜是严嫂子给的,豆芽是盼娣自己用黄豆生的,等我再去跟盼娣学学怎么擀面条。”
程扬劝她,“你自己还是吃食堂吧,又烧火又做饭,太费事了,周末我能给你帮忙,你再做饭。”
“可总是不做饭,又怎么练熟啊?”薛然发愁。
“没关系,以后日子还长呢”,程扬拍拍她后背,又问她,“你会唱歌,我怎么都不知道?”
薛然眉眼转而弯成了月牙,“我在学校还是合唱团成员呢,唱得好吗?”
“特别好”,程扬刮了下她鼻子,笑着说,“我都震惊了。”
“你会吹口琴,我也不知道啊”,薛然睁大眼睛看他,“没想到我们居然是文艺之家!”
程扬被她的话逗笑了,“说的是,以后部队联欢会出节目不发愁了。”
午饭过后收拾停当,薛然提议去南头村,“给阿锦和林爷爷送喜糖。”程扬没意见,他陪着薛然一起去了南头村。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