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李旺国来去匆匆,很快就回部队了。后来听说……牺牲了。
至于老三(李庆国)。
李家兄弟就没一个丑的。
倪晓棠琢磨着,大概是李支书本人就相貌堂堂,海棠婶子虽说不是美人,但也五官端正。
没见过面的李家老大,想来也不会差。
不然咋能在城里站住脚,还娶了钢铁厂厂长的闺女呢?
老三李庆国也长得白净高挑,模样俊得很。只是后来再没听到过他的消息。
那时候倪晓棠自己都陷在泥潭里,挣扎求生,哪还有心思打听别人家的事?
可现在,她回来了,一切还没发生。
哪个姑娘心里没点念想?
李家兄弟的影子在她心头轻轻掠过,带起一丝异样的涟漪。
倪晓棠深吸一口气,用力揉了揉自己的脸,想把那点不该有的心思揉散。
指尖却触到脸颊微微发烫。
她定了定神,抬眼望向远处。
黄绿相间的山野扑入眼帘。
她在心里对自己说:还有件要紧事得办……
————————————————————————————
同一时刻,当海棠婶子告别了桃丫,约好明天来接她下山,自个儿先往家走的时候。
当知青们坐着牛车,在李远征和老牛头引领下往大碾子村进发的时候。
李家门口,来了个中年妇女。
她身后跟着个年轻姑娘,看得出是特意拾掇过的。头发用水抿得溜光水滑,两条大辫子梢上还仔细地缠了红毛线。
身上穿着一件崭新的白底红花洋布褂子,小尖领子浆得硬挺挺的,是城里眼下时兴的样子。
脚上蹬着一双崭新的青布鞋。
两人走到李家门口,看见大门紧闭,都有些意外。
中年妇女嘴里叨咕着:“这个老二!往常大门都敞着,偏生今儿个来了,倒插上门了!搞啥名堂?”
她敞开嗓门就喊:“远征!远征!在家不?”
喊了两声“远征”,又喊:“海棠!范海棠!”
原来这是李远征的亲姐姐,李雪梅。
这李雪梅,可真真是个糊涂人。
当初李雪梅嫁到了东王庄村。
这东王庄和西边的西王庄,都挨着大碾子村。
不过这两个庄子里,十户有八户姓王。
这些年外姓人搬来些,可到底还是姓王的占了大头。
因此,王姓在这两个庄子里势力就大得很。
李雪梅嫁的就是东王庄的大队长王祥华。
王祥华本家兄弟多,亲戚连亲戚,李雪梅算是嫁进了一个大家族,走哪儿都能碰上沾亲带故的。
李远征顶看不上东王庄那套动不动就“一个祖宗”、“本家兄弟”的做派,现在都新社会了,讲的是阶级成分,谁还讲那些封建老一套?
可李雪梅嫁过去没两年,不知怎么就被她男人拿捏得死死的,啥事都一门心思替王家打算。
比如,王家总想插手李家兄弟的婚事。
上回就是她横插一杠子,想把王家的姑娘王玉萍说给老大李爱国,结果逼得李爱国直接在城里找了对象,跟县钢铁厂厂长的闺女顾芬芳结了婚。
现在倒好,她又来了,说是有一门“顶顶好”的亲事,要介绍给老二李旺国。
李旺国那是啥人?
那是顶顶出息、顶顶精神的好后生!
早些年他就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俊后生,那时候提李旺国大名可能知道的不多,可要说“大碾子村李支书家那个俊得跟画儿里人似的二小子”,那没几个不知道的。
后来他参军去了,如今才二十出头,听说都当上营长了,出息大发了!
这样的儿子,从小主意就正,别说爹妈,就是天王老子来了也未必能替他做主。
眼下李雪梅想撮合他娶王家什么族里的侄女,那不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痴心妄想吗?
除非李旺国自个儿回来看上了。
李远征老两口哪敢替儿子应承?
老两口推了又推,可李雪梅不死心,一趟趟地往娘家跑,弄得老两口脸上挂不住不说,村里闲话也传开了,影响很不好。
但李雪梅脸皮厚,她是觉不出来的。
或者她觉出来了,也根本不在乎。
没准还巴不得呢。
她大概想着,村里闲话传开了,李旺国在部队当干部,总要顾着点影响吧?
说不定就顺水推舟回来把她那大侄女娶了呢?
反正她这个大侄女王玉萍在她眼里是顶顶好的,亲上加亲,再好不过。
她就是不明白大哥大嫂为啥死活不松口。
她回头瞅了一眼规规矩矩站在身后,两眼放光的侄女王玉萍。
王家在东王庄虽说是一大家子,但王祥华(李雪梅男人)的亲兄弟其实就一个。
王祥华的弟弟叫王祥冬,是东王庄生产队的副业组组长。
王家兄弟俩子嗣都不旺。
王祥华和李雪梅就一个独苗儿子,叫王玉伟。
也多亏了李远征和范海棠两口子没闺女。
要是有,不管年纪合不合适,李雪梅保准得动心思往王家扒拉。
亲上加亲嘛。
她心里头就认这个理儿。
可李家没闺女,只有三个儿子。
加上被王祥华天天念叨,李雪梅早把王祥冬一家子也当成了自己的至亲骨肉。
“亲不亲,打断骨头连着筋;美不美,家乡的井水甜又美。”
王祥华最爱说这套。
王玉伟年纪还小,娶媳妇的事还早。
于是,李雪梅就真把王玉萍当成了自己的亲闺女,成日里操心她的终身大事。
要说这十里八乡拔尖的好后生,除了李支书家那三个,还能有谁?
王玉萍她妈叫王想弟,也是东王庄土生土长的。
那是个心眼多、算盘精,又格外嘴碎刻薄的主儿。
她自然也眼馋李家的家底和李家三兄弟的人品模样。
可她精得很,自己不出头,就等着大嫂李雪梅领着自家闺女去冲锋陷阵。
当年李爱国刚满二十,李远征老两口正琢磨着给他说亲。
李雪梅就领着才十六岁的王玉萍,风风火火上了李家的门。
她想把王玉萍说给李爱国。
这王玉萍要是品性好点,哪怕模样差点,李家老两口加上李爱国,兴许也就捏着鼻子认了。
可这王玉萍在她那个“吃亏就是上当”的娘调教下,养成了个好吃懒做、嘴刁心狠、还最爱挑事儿吵架的性子,这样的人娶进门,那不是请了个搅家精回来?
何况她长相平平,因为好吃懒做还胖墩墩的,跟那时挺拔清俊得像小白杨似的李爱国站一块儿,瞎子都说不出一句“般配”。
偏生李雪梅就像是被猪油蒙了心,或者说彻底被王家拿住了,非认准了王玉萍是李家的好媳妇。
李家不答应,她就赖着不走,软磨硬泡。
最后逼得李爱国没办法,在县城里自个儿飞快地定了亲事,多半也是被这姑妈给吓的。
李爱国这边没戏了,大家伙儿都以为李雪梅该消停了。
没成想,等李旺国长到十六七岁,李雪梅又开始了!
她又开始三天两头领着王玉萍往李家跑,想把王玉萍说给李旺国。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