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二楼角落里房间的房门,就看见屋里放了个巨大的玻璃饲养箱,里面用处理过的树枝和石头做了造景和丰容。
龙辞把手伸进饲养箱里,让小黑蛇可以顺着手臂回到巢穴。
吃完东西的小七并不像一般爬宠那样回到暗处消食,恋恋不舍地蹭着龙辞的手背,让人摸摸脑袋。
“乖小七。”
在屋内逗一会儿蛊蛇,龙辞才出门下楼,回外婆的房间休息。
因为担心周芬晚上会有需要用人的地方,龙辞支了一张床放在她卧室,很少回自己的房间睡。
第二天,艳阳高照。
龙辞起床帮着外婆梳洗完毕,还没开始弄早饭,就看见林延背着一个背篓从外面走回来。
“你去摘了些什么?”龙辞以为他大早上去摘菜了。
“去摘了两只小猪。”林延促狭地说。
他还是去对门的婆婆家买了两只小猪仔回来。
龙辞:“我记得我说过我不养的吧?”
林延:“你妈妈也让你养。”
龙辞拿出手机,看到妈妈林淑早上给自己发的信息。
妈妈:反正你在村子里比较方便,就养两只过年猪吧,我们给你发辛苦费。
后面跟了一个红包。
行叭。
养就养。
简单吃完早饭,林延带着陆愈明在村里到处逛逛。
既然家里给了他开发乡村的任务,嗯,反正也没什么事做,陆愈明打算试试,这几天到处就走走,找找创业灵感。
龙辞则从自己的房间翻出石塑黏土和工具,开始制作bjd灰模。
自由人形师,就是她的职业。
平时会做些bjd灰模,再用树脂翻模组装好,挂到自己的网店售卖。
手工自制的娃娃很难做到完全对称,现在许多店家都采用建模和3D打印来制作。
龙辞觉得手工制作的娃娃更加具有灵气,也享受玩泥的过程,一直坚持着手工捏制。平时也会接单,用家里的3D打印机来帮一些自己建模的娃妈制作成品。
陆愈明他们回来时,灰模才捏制出大概的形状。
“你在做什么?”陆愈明问。
“做个巫蛊娃娃,回头用来诅咒你。”龙辞回答。
陆愈明便拿起手机假装报警:“歪?警察叔叔,这里有人在宣传封建迷信。”
龙辞:“亲爱的彼得潘,我知道你不想长大,但你已经23岁了,不该再把自己当做一个宝宝,现在的你叫警察‘叔叔’已经不合适了。”
……
林延在村子里住了两天,终于假期结束,回到市里面去上工。
临走之前对龙辞说:“好好照顾那两只小猪仔,过年给你烤肉吃。”
将人当做小朋友来哄。
家里又只剩下龙辞和周芬两个人,哦,这次多了个陆愈明。
“你打算怎么开发村子呢?”龙辞问陆愈明。
她已经从舅舅那里知道了陆愈明来这边的原因,老实说,并不是很看好。
“打算在山底下开个动物园养熊猫,这样就可以挖山上的竹笋来喂熊猫,赚点门票钱。”陆愈明天马行空的说。
龙辞:“……”
“或者开个食品加工厂,挖竹笋去二次加工,再卖出去。”
这个倒是可行。
春天有春笋,夏天有鞭笋,冬天又有冬笋,原材料能够稳定供应。
“那你想卖些什么呢?笋干,腌笋,或者剁椒笋丝?”龙辞问他:“食品加工应该需要很多证明吧?你知道需要哪些吗?”
“不知道,”陆愈明一个都不知道。“你知道吗?”
龙辞:“我也不知道。”
属实是两个菜鸡。
“你不如先做个策划书。”龙辞建议。
创业可不是动动嘴皮子的事。
不过在做策划书之前,可以先去镇上拿个快递,陆愈明的东西已经到了。
从青竹村去镇上是有些距离的,只能由龙辞开车载陆愈明去取快递。
她在大学毕业的时考了驾照,后面毕业靠卖bjd娃娃赚钱,买了辆代步车方便出行。
不到半个小时就来到镇子上,不是赶集的日子,镇上人很少,但是路边有许多的小吃摊儿,沿街店面也开着门。
两人暂时不急着闲逛,直奔快递驿站。
大约是因为很多村子的东西都要送到这里来,驿站里包裹很多,不过找陆愈明的东西却不费什么时间。
最大的那个箱子就是他的。
“你究竟买了什么?”龙辞惊讶地问。
她以为陆愈明只是买了一点洗漱用品,就算东西多些,怎么也不至于有那么大的一个箱子吧。
感觉可以装个人在里头。
“我常用的那些东西在没有网店卖,我也懒得问管家东西是在哪里买的,干脆让她从家里打包一份寄过来了。”
他也没想到会装这么多,家政阿姨怕不是要把他整个房间都整理好寄过来。
管家……
“哇偶。”龙辞发出没见识的声音,给小少爷打开后备箱,帮忙把东西塞进车。
取完快递,他们还需要在镇子上逛一逛,买些零食小吃,给村里老人带些日用品。
她每次来镇上都会提前告诉大家,有什么需要的东西,村里的老人都会和她说。
龙辞照着备忘录一样一样采购,陆愈明则叼着一根棒棒糖,晃晃悠悠的跟在身后,听她与老板讨价还价,给人提东西。
最后满载而归。
“阿公,你要的虾片。”
“大伯,你的电池给你买来了。”
“三婶,灯泡给你放这里了。”
买来的东西被一个一个的送到对应的人家里。
最后一家是住在竹林边的一个老阿公,他从前靠编竹篓生活,现在也有编东西的习惯,院子里摆满了竹编的簸箕、笼子、小筐。
“昂呜!”陆愈明听见门边放着的一个竹筐里传来小狗奶声奶气的叫声,凑过去看。
竹筐里垫了几层旧衣物,有四只小狗在里面颤巍巍地爬来爬去。
陆愈明左看右看,没发现它们的家长在附近,伸手把几只小狗摸了个遍。
又软又Q,手感很好。
“喜欢小狗啊,要不要带一只回去?”老阿公用苗语对陆愈明说。
龙辞给他翻译一遍。
“不了不了,太小了,我养不了。”他是忠实的云养宠用户。
龙辞小时候经常来这位阿公家里,因为他会给自己用竹子编小马,这次也让阿公给她编两个。
“喏,给你。”龙辞分一个给陆愈明。
竹编小马虽然粗糙,却很灵巧。
只用一小节破好的细竹条,绕来穿去地,便编成一只站立起来,甚至可以前后摆动的小马。
陆愈明觉得新奇,和龙辞捏着小马在竹筐旁边逗狗崽儿。
“叮铃铃——”龙辞的手机突然响起来电铃。
“外婆,什么事儿?”
在出发之前龙辞找了邻居帮忙照看外婆,外婆还说让他们两个人在外面好好玩玩儿再回去。
不知道打电话过来是什么事?
“辞花,你回来了吗?你舅婆脚受伤了,要找你帮忙包药。”
“马上回来。”
因为小时候跟着师父学过苗药的原因,龙辞大学也去学了中医专业,所以村子里的亲戚和邻居受伤时总会来找龙辞帮忙看看。
要是些跌打淤青或者小伤口,能治的龙辞都会给人治,只是这次的伤口却有些严重了。
到家时,那位舅婆正坐在沙发上小声呼痛。龙辞拆开脚上的纱布,可以看到脚底有个口子,脚面又红又肿。
舅婆没上完小学,现在为了赚钱和丈夫去工地干活,伤口是在工地上不小心被钉子扎的,她忍着痛把钉子拔出来,简单处理过后买点药敷上,又强忍着上班。
“怎么不早点看医生?”龙辞责怪道。
“工地上一天两三百呢,想着忍忍就好了。”
谁知道后面越来越严重,快要走不动路,才和丈夫一起回来,想让龙辞给她治。
伤口很深,又已经开始发炎化脓,她怎么治得了?
“舅婆,我送你去医院吧。”龙辞说。
“帮我找些草药包一下就好了嘛。”
“看你这伤口,钉子扎进去那么深,还好上面没生锈。不然你忍的这些天,命怕是都要丢了。”
好说歹说,终于将人劝到车上,去市里的医院做个检查看看怎么个治法。
陆愈明踌躇着,不知道该上车还是该留在家里帮人照顾外婆。
“想去的话你也去吧,小明。”周芬说。
她并不是完全没有自理能力。
开了四个多小时的车,终于来到市医院,忙里忙外给人挂号检查。
医生说需要住院挂水消炎,之后看恢复情况再决定是安排手术,还是用药治疗。
“还要住院啊,不能和医生说一下,拿药水回去自己打?”舅婆坐在病床上问,她还在觉得住院太费钱,想回家慢慢治。
“就安心住着吧,挣的钱不早晚都要花的。”龙辞劝她。
“而且后面医保可以报销,花不了多少。我明天就得回去,你和舅公不懂的地方多问问护士,或者给我妈打电话,让她有空的时候来帮一把。”
她的父母和哥哥都住在市里,哥嫂平时需要上班,父母开了家早餐店,又得带孙女,并不清闲,只能抽时间过来看一下。
帮着人安顿好,龙辞带陆愈明回市里的家。
天不早了,休息一晚再回村。
一路沉默。
龙辞把车开进小区的地下室车场,熄火,打算下车。
坐在副驾驶的陆愈明突然出声。
“我知道我要做什么了。”他转过头来看着龙辞,一双眼睛明亮又透彻。
彼得潘,一个不愿意长大也永远长不大的小男孩,出自《彼得·潘》,作者詹姆斯·马修·巴利。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既然要创业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