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她全身上下六只剩下五分钱了,来回的车费还要四分。
欧荣和欧晓峰说晚上不回去了,让他带晓丽住一晚,自己则是盘算着天黑以后找找黑市。
黑市一般都在那些人少偏僻又空旷的地方,现代很多小说里都会把黑市设置在一个巷子里,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
巷子里是方便本地人逃跑,可抓投机倒把的革委会和公安局里的人哪个不是本地人?小贩们占不到太多优势,反而还会因为视线受阻不能第一时间发现来抓他们的人,从而错失逃跑良机。
像是欧荣她们市里,黑市的地点就在坟地。
京市当然和欧荣老家的小城市不能比,但在六十年代,就算是京市这种大城市也仍然有很多地方未开发。
厂区和厂区往往都隔着一大片的芦苇丛或者树林子。
骑自行车五六分钟就能找到一片大树林子,走路也就半个多小时。
黑市虽然不方便在居住区,到底也是服务居民们的地方,也不可能离居住区太远,这样的地方很好找。
为了以防万一,还有一个方法也能找到黑市。
守住居民们外出的主干道,晚上十二点左右就等着吧,肯定有不少出来买东西的,跟着他们就对了。
卖东西的人都很小心,不好跟,被抓到就是投机倒把,但买东西的人防备心轻很多,因为他们被抓到也没事,顶多被教育教育就会放他们回家,下次该怎么买还怎么买,不妨事,所以就好跟的多。
打定主意换点钱和票,欧荣特意去淘宝商城买了两个特大号的藤编篮子,本来以为这种篮子会很便宜,她想多了,一个68带盖子,两个136,手续费14,花了150。
欧荣生怕东西卖不出去,往篮子里面放了好几样东西。
毛巾五条,肥皂两块,牛奶两袋,还有奶粉,一袋普通奶粉,一袋羊奶粉,鸡蛋二十个,猪肥油五斤。
菜的话不太好卖,工人门都从食堂打饭回家的,自己家做饭的去粮店买菜就好。
而且这年头,谁家没有几个乡下亲戚,回乡下拿菜或者乡下的亲戚送过来都挺正常的。
粮店只有大城市里才有。
人口少的小地方,供销社就可以解决所有,大城市不行,人太多,供销社负担不过来。
所以把食品这一块儿单独分了出来,就有了粮店。
粮食,肉,菜,蛋,挂面,白糖,油盐酱醋,这类都要去粮店买。
供销社只供应日用品,或者偶尔才有的水果,以及加工食品,比如红糖,水果糖饼干之类的。
京市的工人们每人都有一个粮本,一本刚好够用一年。
他们每个月都能在粮店买到粮本上规定的数量的粮食和肉菜,价格不贵。
超出粮本上的量才需要用粮票去买。
而当月如果谁没有买到粮本上的量,多余的部分就会废掉。不会累计到下个月。
这么做有一个好处,就是只要是粮本上有的东西,就百分百一定可以买到,需要用票另外买的部分就不一定了。
有钱有票却买不到东西,在六十年代是常态。
所以蔬菜不一定能卖的出去,就算有人买,也卖不上价格,欧荣就没放。
好吧,她空间也没有。
欧荣空间的大米白面在这个年代属于特等米面,比一等还要好,每样拿两斤。
还有十三只生鸡肉,十五只熏鸡,和十只干熏鸡。
欧荣想了想,把生鸡放了一只进去。
这些东西用一个特大号篮子都能装下。
还有一个篮子,是摆设。
欧荣把熏得干干的干熏鸡拿出来,放进去,白天找人的时候就用手提着。
熏肉是有香味的,尤其是用香木熏得肉,隔老远都能闻到味儿,放个一年半载都不带散的。
刚上车没一会儿就引来了全车人若有若无的围观。
坐在前座的大姐百分百是六十年代社交牛逼症无疑了。
她转过头来问欧荣:
“大妹子,看着面生,你是哪儿的啊?”
欧荣回答:
“我是津林县前进生产队的。”
大姐说:
“没听说过啊?”
欧荣点头:
“挺远的,我坐了七天火车才到的京市。”
大姐一惊一乍的。
“哎呀,那么远啊。”
“那大妹子,你那么老远,来干啥来了?”
有大姐带头,车上的婆婆妈妈全都聊开了。
欧荣回答:
“我找人。”
前座大姐说:
“这趟车的路线全是去各个厂的,小姑娘你要去哪个厂找人啊?找什么人?”
正好可以在车上打听一波,欧荣没藏着掖着,她说:
“我来找我丈夫。”
“他是早年来我们生产队下乡的知青,六年前突然就不见了,我爸妈说知青能回城了,说他是偷着回城了,他家就是京市的,可是当时孩子还小,我出不来。”
“现在孩子大了,他不回来,只能我来找他了,咋的我也得要个说法。”
车里的妇女全都支持欧荣:
“肯定得要个说法。”
“这样的男人良心被够吃了的,见到他挠死他,别客气。”
“这要是我儿子敢这么干,看我打不死他。”
别看在乡下当年抛夫弃女回城的知青多,但这些才是凤毛麟角。
回城后在各个城市里一分散,水花都看不见。
而大部分在农村结婚的男知青,都是带着老婆孩子一起回城的。
坐前座的大姐听了欧荣的话脸色一下子变得有点一言难尽,她问:
“大妹子,你那老公叫什么名字?他父母叫什么?在哪个厂上班?”
欧荣摇头:
“我就知道他父母都是厂里的正式职工,家庭条件还不错,我就是想碰碰运气,一个厂一个厂的找总能找到的吧!我老公叫吴振华,你们有听过他的吗?”
“吴振华?”前面的大姐露出一个果然如此的眼神。
车上的人也都看出来她知道点啥,纷纷问道:
“咋?你认识那个后生仔?”
“可不是吗!你们说巧不巧?就住在我楼上。”大姐回答。
“大妹子,碰上我,算你走运,不然指不定要找到啥时候去。”
车上的人七嘴八舌的问吴振华家是什么情况。
大姐说:
“吴振华他们家条件确实好,吴老婆子早年生吴振华伤了身体,他们家两个正式工人,就一个孩子,房子也大,金钱也宽裕,就是当年下乡的时候他们家和厂长家对上了。”
“红旗生产队你们知道吧?”
“知道,不就是咱们京市下边的生产队吗!”
“对,就是那个生产队,京市孩子下乡的首选,从生产队回家走路两个时辰,坐车半个小时。
去那里下乡,天天回家都不是问题,凡是疼孩子的父母都往那头使劲呢。”
“吴振华他们家和我们厂厂长家也不例外,可红旗生产队就剩一个下乡名额了,两家因为这事儿闹的挺难看的,但人家厂长家的是女孩儿,总不能让一个十六七的女孩离家去几百公里远的地方,让吴振华一个十**的大小伙子去离家近的生产对吧?”
“没有这个理,街道办就做主把吴振华给分出去了,我们就只知道去的地方挺远,但不知道是津林县。”
大姐突然问欧荣:
“你篮子里是啥东西?咋那么香?”
欧荣掀开篮子上面的盖子:
“熏鸡,家里自己养的鸡,自己熏的,出门时爸妈让我带上,说找到振华给他父母尝尝鲜。”
“哎呦!是了,是了。”那大姐直拍手。
“听说你们那个地方虽说是农村,但是生活条件特别好,天天有肉吃,是不是?”
“天啊!”车里的人惊呼:
“天天有肉吃?”
“是不是真的哦?”
欧荣点头:
“我们生产队是全国有名的先进生产队,专门负责畜牧养殖,牲口在我们生产队也长得好,当兵的都是去我们那里拿肉的,我们队确实不缺肉吃。”
“那就对得上号了。”
“都说吴振华去的是好地方,去的头一年他还要靠父母接济,第二年他不但再也没要父母的钱,还开始往家拿东西了。”
欧荣:……
吴振华去的第二年她俩结的婚。
大姐:
“拿的就是你篮子里那种熏肉,鸡肉,鸭肉,兔肉,猪肉,牛羊肉都有,月月都往家寄,一寄就是二三十斤,那段时间别提吴老婆子多嚣张了,下巴都昂到天上去了,就是他寄回来的熏肉没你篮子里这个香。”
那是自然,吴振华寄回家的就是普通养殖鸡加上普通木材熏出来的肉,她这个是空间肉鸡,开水直接煮熟都好吃,再加上特别种植的香木,熏出来的能一样吗?
见欧荣没说话的意思大姐接着说:
“大妹子,姐和你说啊,六年前吴振华回城后,那是提都没提他结了婚的事儿,有人问他,他就说没结婚,这六年他谈了好几个对象,但因为他们家得罪了厂长,工作的事儿一直办不下来,所以最后都没成罢了。”
“吴振华年纪不小了,他家挺急的,他妈老给他安排相亲,听说最近的成了,他和那姑娘就快要领证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