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风在夹道遇上姜叶之前,刚给他远在东戎墨国的老父亲回了家书。
自打他从也茂山回到酉林沼,老父亲的来信更加的频繁。甚至他都没有张口,墨主就已经听说他要去王城的事情了。
消息播散的速度超出了姜风的预料。
当然,老父这回的家书主要说了件到现在都没有办法定下的事情,就是墨国王世子的人选,因为老父亲思来想去,还是他好大儿风无莽最好。可是嫁出去的儿子泼出去的水,等他回父家继承王位终究是不现实的。问题就在于现在这个情况不太妙,老父说自己积劳成疾,身体如日薄西山,一天不如一天,也不知道能不能撑到儿子去王城参加冬祭祀之后回来。
此一去前途未知,姜风哪儿知道呢。他给东戎老父亲回了封信,说他不是参加王廷祭祀,他是郡马,只陪同郡主前去。因为这是第一次去,也问过郡主,并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所以最近这段时间不用给他写信了,家书密集,他都来不及回,要是闲得慌,还是不要纠结的好,尽快把王世子的事情定下来,风无莽再优秀,这世上也只有一个,还不如格局打开,眼光放远些。
至于老父亲交代的,什么虽然他十分爱子,但也不希望自己的儿子顶着王世子的名头在重明境摆贵族子弟的架子,要跟人和睦相处,要多交朋友,要多发现别人的优势,要谦逊好学,不要以出身和修为眼高于顶,也不要因郡马的身份苛待妾室,更别学人家在郡府上搞宫斗宅斗嫡庶斗等各种乱斗,姜风读信读的眼角抽抽,觉得他过于啰嗦,这说的都是些什么乱七八糟的,仿佛在叮嘱不懂事的孩子,所以就没给与相对的回应,只说自己一切都好,会照顾好自己。这段时间真的不要再写,因为东戎来的家书大概是不会送进王城,不如等他回来,再写信给他,希望那个时候,墨王世子尘埃落定。
姜风在最后还特特写上一句:吾的好大爹,不管真的假的,保重身体少作妖,就算给你儿子帮大忙了。
老郑派个少使专门来通知郡马王婿们的登车地,于是姜风的回信就交给传讯少使带出去了。再后来,大家都走个干干净净。老郑在各处协调安排车马,随从仆卫和王女王婿走不同的道去王城,姜风出来的时候,郡府基本上走光了,听说是担心王婿们在新的地方不适应,所以一并带府上的老人旧物过去随侍,姜风对于此事还是相当吃惊的,话说,也不用走的这么干净吧。
出来之后,他在夹道上遇到了随着姜七来跟姜三汇合的姜七郡。
只姜七家的往那儿一站,有些事情,在电光火石之间,就全部串起来了,原来老父亲最近的这封来信已有暗示。其实早在之前,他已经猜到老父的每一封信都有些独特的意义,就是嫌弃他书写的啰嗦且散碎还抓不到头绪,懒得梳理。但是现在,脉络渐渐清晰,真相和使命一点一点浮出水面。
一些之前无法体会也不可明言的说教,都变得豁然开朗。
姜风曾经以为,他是孤独向前的勇者,原来同行者就在身边,也许往后,还会遇到更多。
他走过去,拍拍叶一寻的肩膀,笑道:走吧,七郡,我们去找两位殿下,咱可以早去,但不能让媳妇儿等着。
叶一寻瞬间换成了七郡马姜叶的姿态,点头表示完全同意。
两人皆是轻装简从。穿过庭院长长的走廊,前方侍从来接,告知两位殿下已经先行一步,大队人马多数撤离。随从仆使的车马出门向东,为避免显眼,郡马侍马出城关向西。
出府的时候,姜风特意打起帘子望向窗外,眼前的酉林沼已成规模,甚至连环城的大运河都已经投入使用,城内城外不管陆运还是水运,已然是来来往往,熙熙攘攘。
街面上穿行的百姓都是九境各族流亡而来的微阶灵脉人,带有各自地域特色的长相,操着不同的口音,连衣服都是五花八门的,还没形成主流风尚,哪怕眼下要入冬的时节,有裹得跟粽子似的,也有光着膀子的,你若问起他们是哪里人,大概不会告诉你曾经的故土是何方,只会很自在的表示,自己是最新的姜国人,比街边肉铺里新上案的肉还新鲜。
而这一切,也是当初姜风在姜元若的模型上窥见的手笔,一年不到的时间,所有的描绘全部落地。
街上有个卖糖葫芦的细高个儿小伙子,看见了郡府穿流而过的车马,毫不畏惧,竟然跑上来跟车,边跑边热情地冲着姜风打招呼,“郡马大人!小的认得您呐,小的是您东戎老乡啊!”
小伙子穿着崭新的棉衣,右臂的袖子里空荡荡的,他少了条胳膊,但一点也不影响脸上阳光般的笑脸。
姜风不认识他,或者不记得他,侍卫上前阻拦,被姜风按住,少年跑过来送了他两串糖葫芦,“带着路上吃吧,您肯定爱吃的。殿下,一路顺风,要早些回来啊,我们都盼着您早些回来!”
姜风点头回应。糖葫芦小哥确是东戎口音,当年他做宗主国世子,在东戎被无数人拥戴,此刻他乡遇故主,自然格外亲切。
小伙子挥着一只手臂跟他告别,姜风不记得他很正常,一口糖葫芦咬下去,那个味道让他猛地想起自己多年前在营地遇到的一个毛头小兵,那孩子多年前跟着他父亲在营地做伙头兵,按说那么小的年纪是不可以入伍的,但家里也没人,父亲就带在身边上战场,爷俩儿熬的糖葫芦串就是这个味道,后来打起仗,伙头兵死了,孩子也死过去,战况激烈,姜风作为将领乘胜追敌时,顺手在战场上护过这孩子一把。彼时铁蹄踏过硝烟,见死人堆里那孩子尚有一丝气息,便将他扣在了他父亲背的那口大锅底下,再后来,也就没有什么后来了。
看看现在,太平现世,他有吃有穿,糖葫芦的吆喝声很响亮,想必他老父亲九泉之下,也可安心了。
姜风放下车帘,只是感慨,如果九境所有的地方都能跟重明境一样,至少得个民生的保障,该有多好。
去王城的道,要走水路。
运货的,有货道,运人的,有人道。
环城大运河有十数渡口,新辟的航线与九九城和八八城都可关联,真正做到了四通八达,姜三家的车马到达运河西岸,换乘大船,船造的宽敞和华丽,显然是按照海上航运的最高标准建造的。侍奉一旁的少使们还特地解释,说去王城路途遥远,殿下怕怠慢各位大人,所以用了最上等的船。
众人早就见怪不怪。甚至在心照不宣之间无声交流:我这灵识里,好像还能捡点东西。咱们上次出发,还没有酉林沼,我记得是从八八边城走的,也是水路,坐的船很大,就跟现在一样,能在水里游,也能在天上飞,还可以在平地上滑,比前修时候的飞船还厉害。
另一个侍马就暗示着补充:你还想起了什么,不会想说这船是咱们家元若看着造的吧,我瞧这大手笔,是元若的风格没错了。
后头侍马姜曹整整衣领走上来,看着河岸的风景摇扇子,无声而笑:我们元若多厉害,就问这世上还有什么是她不会的?
姜张斜眼:她不会喜欢你。
姜曹捋一捋新发型,将刘海拨到脑门上,继续看风景。
侍马们哈哈哈笑,都说这两岸风光美不胜收,谁来赋诗一首?
姜风就在一旁听着,很平静,等他们明的暗的都聊完,无声总结:能想多想,能云多云,横竖下回再来,你们还得重新见识。
侍马们说的没错,船能上天,也能下水。天色暗下来,桅杆上的灯也全部点亮,河道越发宽阔,大船驶入宽阔而碧蓝的平湖,自上而下,划出一层结界,罩住整个船身,那结界像巨大的琉璃罩,却宛若蝉翼,看得见摸得着,虽然薄薄一层,摸上去却是坚不可摧,在月夜星光的掩映下晃出一圈又一圈的水波纹。
众人还没看明白,大船已然入水下沉,开往更深更远的水域。
水下暗淡,不知其广阔,不知其何温,更不知其在何方。偶尔有星星点点的光,在不远处游动,像是大堆大堆的鱼群,随着水流逆向而行。
姜风知道事情绝不会这么简单。大家又开始笑着猜测,说远处游过去的是什么鱼,你们见过吗?众人摇头。无声交谈中,有个侍马说,如果我没记错,那并不是什么鱼,而是自王城出发,去往九九城和八八城的大船队。
绝大部分是商货船。
姜风静下心来,以灵力探之,那些货船鱼贯而出,四平八稳的向前行进,比它们乘坐的这一艘船,显然要大出许多。也是用巨大的像琉璃一般的结界罩着,整船都是码的整整齐齐的箱体。至于箱子里面装什么,不得而知。
船上能装什么呢,侍马们都能猜个八.九不离十。姜国人大都不种粮食,也不屯垦粮田,但是重明境的粮食多的吃不完,吃剩下的,还能跟外境做交易,平价出售。姜张以前在九九城运粮,大致晓得境内的粮道都是从王城开出来的。
自然,那船上也不一定都是五谷,或许有盐铁,或许棉麻绒丝,或许有木碳火漆,或许有金银铜器,或许有百家书籍,也或许有很多很多保障民生安稳的制品。
这些东西,不止重明境需要,九境这几百年也十分短缺,所以说老姜家人不动兵卒不开疆,却还是牢牢牵制着大九境的动向和命脉,她们已然站在世界之巅,只是不稀得坐这破败之地的霸主而已。
船平稳行进,水路迢迢,昏暗无光。姜风想起从前看过的重明境疆域图,七七城以内偏北向寒,便猜测他们一路向北,大概已经从河里汇入湖里,搞不好现在已经入了海,看样子是要走很久了。
长夜漫漫,无心睡眠。但侍马们聊了会儿,并没有继续聚在一起饮酒作乐,而是趁着这段安静的时光,一起回到大舱凝神打坐,静待天明。
等所有人一个周天运转结束,少使进来禀告,说各位大人,王城即将抵达,请做好准备下船。
结局五章起扩,目前扩了七张,还是没写到终章,看来有的熬了。要过年,很忙,且更且写,顺其自然吧。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2章 第四十二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