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萨满听到萨哈良的话,喜笑颜开,他说:“没事的,我知道鹿神爷有他的想法,我们有神灵庇护就足够了,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勇士敢于冒着危险向敌人冲锋。”
告别大萨满之后,萨哈良又回去找里奥尼德。
由于昨天晚上吃了太多烤羊肉,油腻让他们现在只想喝些蔬菜汤。所以两个人也没吃早饭,只是在营地里到处转转。
在萨哈良没注意的时候,里奥尼德已经画了许多速写了。有营地里那些房屋和装饰,昨晚的仪祭场景,甚至还包括精细描摹植被特征的水彩画。他和猎户要了一个动物的苦胆,用胆汁调和,作为水彩颜料的媒介。上面那些问荆草和石竹花,以及柳条筐里的野菜都被他画得栩栩如生。
甚至还有山下那些东瀛人的驻地,身为军人的那部分直觉让他只是觉得应该画下来。
“哎?这是我吗?”萨哈良和里奥尼德一起坐在草地上,他指着笔记本上的仪式场景。
在画里,炭笔的黑色将萨哈良以外的所有人都压了下去。只有少年身上,里奥尼德用白粉笔细细勾勒出高光,描绘着这位在月光下指引部族前程的年轻萨满。就像史诗中出现的场景,人们在少年展现出的灵气与神性中,重拾古老的信仰。
“我画的还是太差了,我认识那些美术学院的人画得比我强太多了。”一边说着,里奥尼德翻过那一页,不给萨哈良看。
“不不不,已经很好了,在这里面我好像一个法力高强的传奇萨满一样。”萨哈良看着远处的那些人,他们已经在雕刻鹿神的神像了。
里奥尼德的手很快,他已经将人们雕琢神像的场景画到笔记本上了。
很快就到了该离开的时候,萨哈良答应他们,不久之后就会回来再看他们。大萨满因为身体不太好,没有走到营地入口送别,但还是托人给萨哈良带了一枚熊神雕像的挂坠。
雨季快要来了,今天的天气也变得阴沉。里奥尼德最后看了一眼山脚下的东瀛驻军,他们还是日复一日的按时操练,除此以外也看不出什么了。
杜邦先生比约定的要早,他们走到停放马车的那间小屋时,他已经在那边等候了。
“所以说,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我来得早,你们也来得巧。”杜邦先生说着,招呼那位仆从把马车驾过来,然后接着说:“少校,还好我昨天下山的时候注意到你的马车夫了。这兄弟太老实,不敢用你们的毯子,给他冻得够呛,我把我车上的给他了。”
“谢谢你。”里奥尼德走上前去和杜邦握手,那位车夫尴尬的笑着。
杜邦先生打量着萨哈良,问道:“怎么样?我们的年轻萨满?昨天的仪祭还好吗?”
“挺好的,大萨满接下来会去寻找其他部族的踪迹。”
杜邦听见萨哈良的话,眼睛朝旁边看了看,说:“是吗......那挺好的,一会回去的时候,跟我一块去吃碗面怎么样?我每次来都会去。”
看着里奥尼德迟疑的眼神,他又补充道:“没事,就在河口附近,咱们出关的那边,有好多帝国驻军的那里。”
里奥尼德又看了看萨哈良,说:“那也行......是南方帝国人喜欢的那种汤面吗?正好我们昨天晚上吃得有点油腻了。”
“哈哈哈哈,他们还真实诚,还真给你们选了只最肥的羊,”杜邦先生爽朗的笑声传向森林的四面八方,他接着说,“没错,就是那种面条,保证你们喜欢。”
回去的路上也许是少了许多新奇,总感觉时间要快上不少。
空气是清冽的,带着松针和附近河流的气息。远处白山的峰巅还积着不知几千年的雪,在阴沉的天气里也白得晃眼。
镇子被一条车辙深陷的土路分成两半,路东边,靠近海滨城的那一侧,有着高高尖顶的教堂刚做完上午的礼拜,身穿黑色长袍的牧师站在木门前,花白的胡子被风吹得微微颤动。几个农妇系着围裙,正从井边打水,木桶碰撞的闷响惊起了在灌木丛里啄食的麻雀。
路西边完全是另一番光景,青砖灰瓦的商号刚刚开张营业不久,穿长衫的掌柜捧着烟袋,站在柜台后打量着街面,手中的算盘一刻不停。隔壁茶馆的灶台已经烧滚,水汽混着茉莉花香飘出来,裹杂着南方口音的闲谈。有个挑担的货郎摇着拨浪鼓走过,担子一头是白底蓝花的瓷碗,另一头是帝国式样的印花头巾。
有些拿着抱着木盘子,衣衫褴褛的行人吸引了里奥尼德的目光,但很快就被杜邦先生的声音打断了注意力。
“到了到了,下车吃饭!”
可能是想到这家面馆的手艺,杜邦先生看起来很是开心。他招呼车夫把马车停到后院,别挡了往来的商队,然后带着一行人走进了面馆里。
杜邦先生坐在南方帝国的面馆里时,身上的派头都不一样了。
“老板娘,给这几个小兄弟介绍介绍,推荐推荐你们拿手的面。”
老板娘把洗净的手在围裙上擦了擦,然后给这两位新客人介绍:“看您这面相不是本地人,我们这有红菜汤面,也有肉酱面,鱼汤面,还有奶油蘑菇面,怎么样?”
里奥尼德瞥了一眼隔壁桌碗里那些被酱油染得颜色发黑的打卤面,心想选自己听说过的总不会出错。
“那我要......红菜汤面吧。”里奥尼德说着,朝老板娘笑了笑。
“那你呢小伙子?”老板娘看向萨哈良,给他介绍了另外一份菜单,“还有炸酱面,酸菜面,打卤面——我瞅你这小气质肯定爱吃这打卤面,拿猪肉、木耳加鸡蛋熬的卤子,还有上好的榛蘑,如何?”
老板娘说话热情,萨哈良也笑着回应她:“那我就吃这个打卤面吧。”
“老板您吃什么?”老板娘最后看着杜邦先生说。
“我想想......这别的我都吃过了,给我尝尝那个鱼汤面吧。”
“好嘞。”说着,老板娘走向后厨,把菜单递了过去。
杜邦先生靠在椅子上,用一个略带遗憾的表情对里奥尼德说:“少校先生,要入乡随俗啊,多尝试尝试新鲜事物。”
里奥尼德点点头,他在看着街上那些到镇子里寻欢作乐的帝国边疆驻军,说:“你说得对,下次有机会我试试别的。”
面馆的厨子手脚麻利,再加上卤子早就炒好放在盆里,只需要现擀面条就行了。很快,他们点的面条都端了上来。
由于今天是教堂做弥撒的日子,面馆里的客人也不多,大都是些往来的商人。老板娘便走过来,有一搭没一搭的和他们聊着天。
“这位老板我认识,您老来我这,那这两位小兄弟是在何处高就啊?”
杜邦先生装作生气,和老板娘打趣道:“这都是道上的事儿,您少打听。”
“哎,是,是,您说得对。”她边说边看着萨哈良吸溜着面条,他和里奥尼德两个人都用不惯筷子,把酱汁甩得到处都是。
老板娘赶紧拿来抹布放在旁边,接着说道:“主要是我刚才打水的时候,看见你们从西边过来。要是冲着老金沟来的,还是算了吧。”
“老金沟?什么东西?刚才我就看见有人拿着大木盘子在路边。”老板娘的帝国语口音太浓了,里奥尼德听不太清楚。
“拿木盘子?那就对了,多半又那是帮要饭的叫花子跑去淘沙子了。”老板娘说起那些人的时候,神情鄙夷:“就是前两年下过一场暴雨,从山里冲出来好多泥淤在河口。那会突然就来了好多淘金客,天天蹲在河边淘那个淤泥,没钱吃饭了就上我这讨碗阳春面。”
杜邦先生点上一支烟,问老板娘:“有这好事怎么不跟我说?”
“您这一看就是体面人,淘金可不是什么轻松活,弄不好要掉脑袋的。”老板娘做出一个讳莫如深的表情,接着和他们说:“反正就最开始来的那些人淘出点金沙,之后不管是帝国人还是东瀛人,都派专家来探过,就是找不到那矿在哪儿。”
杜邦先生把嘴里的烟气吐到一边,看向老板娘:“这可就说不准了,这白山绵延小两千公里,一下暴雨指不定从哪儿冲来的。”
“是啊,所以我刚才说,别费这劲儿了,人还是得踏踏实实过日子。”
说完,老板娘接着去招待客人了。
这家面馆的水平确实不错,里奥尼德和萨哈良两个人靠在椅子上,也许是吃太多了,感觉脑子微微发昏。
杜邦先生给他们每人都倒上了茶,说道:“喝点茶吧,消消食。”
街道上一趟接一趟的在跑着马车,或者是帝国巡逻的骑兵,也有些大白天就喝多了酒的士兵在路上摇摇晃晃。
这时候,杜邦先生好像突然想起什么忘掉的事情一样,和他们说道:
“对了,我想起来今早去商会办事,管事托我告诉你们,伊琳娜女士给你们寄的信到了。”
佩服我自己,感冒了还能码字[爆哭]求求收藏求求营养液[爆哭]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3章 后日谈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