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泥沙俱下(一)

听完副官的报告,里奥尼德突然觉得这是一个烫手山芋,被踢到他手里了。

他低头看了看手表,此时刚上午九点,现在立刻出发还能到上次的面馆吃碗面条。如果急行军,大约午后两点就能赶到部族营地。

里奥尼德最后抽出了脖子上的挂坠盒,看了看照片上的萨哈良和伊琳娜,然后面向那些士兵说道:“那就出发吧!”

这只步兵连不足百人,但提前休整得当,训练有素,在前往部族营地的路上整齐地行进着。

两名军官在队首,骑着两匹高大的黑色战马。一旁经过的农民或者商队停下脱帽示意,但也有些本地人小孩子,看见他们便惊慌失措的逃开。

里奥尼德转过头,扬起马鞭,对他临时率领的步兵连下达简短的命令:“保持警戒,收起刺刀。记住,我们是皇帝传递和平意图的使者。”

士兵们立刻原地立正,刺刀收回的金属撞击声惊飞了树枝上的麻雀。里奥尼德对他们的训练程度很是满意,这样一支军队足以让东瀛人艳羡,或是放弃与帝国争霸远东的野心。

“上尉,你知道先前那次谈判,司令部开出了什么条件吗?”骑行路上闲着无聊,里奥尼德决定向副官询问一些细节信息。

但副官好像对这些也很迷茫:“不瞒您说,我们作战部队一般不执行谈判任务,所以不知道细节。我也是听说,一般都是按照最低限度的补偿给,勒令限期搬离。”

那也难怪他们会情绪激动,拒绝沟通了。

军队行进的速度远比预想要快,时间还没到正午,他们就抵达先前那家面馆所在的小镇了。

里奥尼德看了眼身后的士兵,询问上尉:“上尉,我们在这吃碗面再走,怎么样?”

倒不是因为饿,他只是想尝尝先前萨哈良吃的那种面条。

“可以,但士兵人太多了,不便在小镇里停留。我让各排排长带他们到小镇外的空地上休整,等吃完饭我们再过去。”说着,副官便和排长们做出指令,让他们自行前去休息了。

副官的担心是有道理的,这里时不时就会经过商队,时不时还有些追跑打闹的小孩子。而且人多眼杂,许多脑袋都从两侧商户的门里探出来,想看看这是哪儿的军队,去执行什么命令。

也许是因为军官身份,里奥尼德分明感觉到老板娘已经认出他了,但却没有往日的热情,只是把菜单递给他们,让他们自己选。

这片小镇本就是驻军常来的地方,副官的样子看起来也不像是第一次来。但他还是选了红菜汤面,里奥尼德则是选了萨哈良上次吃的打卤面。尤其是想想试试少年吃过的食物,这种念头蹦出来的时候,不知为何,他感觉到胸口一阵细微的刺痛,又像是心慌。

“你拍一,我拍一,黑龙泣血鹰啄心。

你拍二,我拍二,红日坠在熊脊背......”

里奥尼德和副官正坐在小面馆的条凳上,等着老板娘上菜。他听见门口那些正在打闹的小孩,好像在唱着一个奇怪的歌谣。

“年年岁岁有因果,大鹅叼了海东青。”

里奥尼德顺着声音看了过去,那些小孩也不怕人,只是冲着他笑。

“上尉,你能听懂吗?那些小孩子在唱什么?”他只好询问副官,毕竟他也负责翻译。

副官思考了一会,说:“没什么,中校,只是儿歌而已。”

里奥尼德突然觉得有点不喜欢这个副官,他办事一丝不苟,可话总是说不清楚:“帮我翻译成帝国语。”

“好......好的。”副官扭头看了眼那帮小孩,说:“其实真没什么,只是本地蛮子爱好血腥童谣罢了。大概就是说,一条黑色的龙在吐血,一只老鹰在啄食心脏,一轮红日坠落在熊的后背上,最后原因和结果倒转,一只大鹅杀了一只老鹰。”

里奥尼德想起杜邦先生说,东方人偏好谶纬学说的事。出于他作为学者对符号的敏感,立刻察觉到了异样。于是他扶正了军帽,严肃地对副官说:“上尉,我们帝国的徽记是什么?”

上尉好像突然明白了里奥尼德的意思,他有些紧张的把手摸向佩枪:“是......双......双头鹰......中校,我去把面馆的老板和这帮小孩抓了吧。”

里奥尼德伸手过去拍了拍上尉的肩膀,他笑着说道:“上尉,别紧张,我只是出于学者的敏感才胡乱解释的,说不定那是人家本地人之间流传的寓言故事。别动不动就要抓人,我们是出于和平目的才来的。”

当那些榛蘑与猪肉,混合着酱油的香气在面馆里蔓延开来时,里奥尼德再次感到胸口的刺痛,甚至变得更强烈了。他的眼前开始浮现起少年坐在他身边,两个人笨拙地使用着筷子,将打卤面里的酱汁溅得到处都是。

回想到这里,里奥尼德又觉得有一股暖意,只要完成任务,就可以去圣山了,去那个在传说中,能荡涤一切过错的地方。

吃完饭,这支谈判队伍就继续前进了。

到达山脚下时,比预想的速度至少快了一个小时。由于树木茂密,里奥尼德还没看见那些正在演习的东瀛人,只是隐隐能听到他们的口号声。

和第一次来的时候不同,那间山脚下的狩猎小屋附近,系着许多五彩的布条,树干上也刻着咒文。

里奥尼德和副官将马拴在小屋旁边,随后他低声命令道:“把步枪背在身后,未经命令不得随意走动,不得做出命令以外的动作,最大程度表明我们的善意。”

士兵们动作迅速,立刻就收起了原本托在手中,随时准备进入战斗姿态的步枪。

但当他们缓慢向山顶上移动时,里奥尼德拿起望远镜,向山下望去,才发现那些东瀛军队甚至在林间空地上开挖出战壕,正在列阵集结。

他移动望远镜,甚至还看见了他们炮兵营,正在调试野战炮和榴弹炮。

“中校,我认为应该留下一个排作为哨兵,避免我们背后受敌。”这名副官作战经验丰富,时刻防备着身后的敌人。

“好,就按你说的办。”第一次近距离看到东瀛人的军队,里奥尼德也感到有些紧张,好在司令部给他安排了精干的副官。

当剩余的士兵行进到山腰那处瀑布旁边时,里奥尼德看见那里原本生长着的问荆草与石竹已经遭到破坏。这多半是商会的矿产专家所为,他们在这里取了很多土样,挖开一些岩层观察土质情况。

而通往部族营地的路上,那些熊神部族的人们用削尖的圆木插在地上,作为拒马抵御敌人。里奥尼德抬起头,正看向山上的方向时,一声浑厚而凄厉的战吼响起了。

无数枪口正指着他们。

这一章……聊聊伊琳娜和她的父亲伊凡部长,以及这个索尔贝格家族吧。

同样是来自于普鲁士,索尔贝格家族的设定是在女皇执政时期,帝国招商引资的时候搬来的。我想突出一种皈依者狂热的感觉,所以选索尔贝格这个姓比勒文还要德味儿,但伊琳娜的父亲却叫伊凡这种非常常见的名字,他给女儿起名伊琳娜也是非常帝国的名字。

身为商业家族,索尔贝格早期依靠燃料生意,在帝国进入工业化之前也只是平稳发展,直到工业革命,依靠煤矿突然发家。

但索尔贝格家族始终有一种深深的不安全感,就是缺乏贵族底蕴,没有世袭的爵位。因此他们的策略就是:为勒文家族提供资金支持,两家高度绑定,同时生一堆孩子到处联姻。

这也导致伊琳娜的思维逻辑也会倾向于解决实际问题,在前面的故事也能看出,她不会像里奥尼德一样陷入宏观的抽象概念挣扎,而是专注当下。

所以我觉得她也是故事里最不内耗的那一个。

然后她的新大陆梦想,一方面是历史原型上的移民潮,一方面是,她很清楚在父亲的功利主义思想下,自己早晚成为家族的牺牲品。

也许之后会有关于里奥尼德和伊琳娜小时候的番外,伊琳娜其实非常喜欢在里奥尼德他家呆着,因为他那位元帅父亲经常不在家,而里奥尼德那位疯癫的祖父正常的时候也很慈祥,这让伊琳娜有了家的感觉。

虽然她父亲始终有种自卑感,但伊琳娜没有,她经历了一种微妙的成长,就是在目睹矿难之后。因此她始终保持着在茶杯里放三颗方糖的习惯,其实是只有那些记得她这个小小习惯的人,真正在矿难惨剧面前,保护过她。

最后谈谈权贵对这个家族的看法:无疑是一只最好拿捏的肥羊。前文中皮埃尔提到过,远东的木材生意并不归商会负责。那是因为远东始终不在勒文和索尔贝格两大家族的控制范围里,它是那些主战派勋贵的地盘。

这也是商会急于勘探金矿的原因,以此为锚点,可以逐步蚕食远东市场,让自己也像军功贵族那样缴纳“血税”,真正与帝国绑定在一起。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9章 泥沙俱下(一)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六十二年冬

橘涂十一日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
鹿神长歌
连载中姑获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