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母觉得最近真是好事连连,地里的粮食丰收了,多年没动静的大儿媳也怀上了,就连先前关于寒酥的非议也戛然而止了,现在村民们都在热议的是:怎么才能从那个最近很火的超市占大便宜呢?
连不怎么识数的老太太都掰着手指头硬算,越难算越要算得明白,大伙对数学的研究热情空前的高涨,谁家要是有个能算数的孩子,立时就成了众人争抢的香饽饽。
要说一斤便宜几文或是多少钱全包了,这大伙都熟,尤其是常去城里卖菜卖鸡蛋的人,靠死记硬背也能张口就来,但要是拐个弯,几件东西一起买能打几几折,合伙的几家一家能省几文钱,对他们来说就是不太好算了。
学习多难呀,尤其还是一群没受过系统教育,基础薄弱的人想要学数学,还上来就直接接触应用题,有些人连题干都弄不明白,只得带上一把小菜或几个鸡蛋去求别人给看。
“劳您给瞧瞧,我家需要这些样东西,我得怎么搭配买最合适?”
要说谁能算的最明白,那当然是陆总,超市里哪些东西打折,哪些东西不打折,他可是参与了方案制定的,陆巧领着几个好姐妹来找他帮忙算,毕竟陆昊当年也是在书院学了那么多年的。
陆总可懒得算这些小账,正好给孟家个刷人情的好机会。
孟昭也是读过书识了字的,只不过没有孟旻学的好,当账房是不行了但是算些小账还是可以的。
陆总把有活动的那些商品列了单子出来,然后带着那几个人和单子去找了孟昭。
孟昭也不乐意呀,初为人父正高兴着呢,谁有闲心算数学题呀,“我疯了吗?我管这闲事儿?”
陆总抖了抖单子,“你家都要添丁了,就不置办点新东西?我这张单子可是关于各项优惠活动的最全面信息,要不要看你自己定。”
东西肯定有要买的,尤其是又要有孩子了,当然得多省点钱以后给孩子花,孟昭一咬牙,算数就算数,“拿来吧。”
陆巧和几个好姐妹制定完各自的购物计划满意的不得了,随后不知被谁显摆了出去,村民们这回都知道了,开超市的是陆昊的朋友,谁打听的信息都没有他那张单子上的准确详细,而那张单子现在在孟家呢。
于是源源不断的村民找上了孟家,连先前说过孟家闲话的人家,也纷纷上门道了歉,态度相当诚恳,还不忘拿点小东西聊表心意,实在是关乎钱财的大事,可马虎不得呀。
孟昭虽然看不上他们,但到底一个村住着,真结仇了也麻烦,也就都给算了。
一时间,外边倒也传起了不少孟家的好话了。
丰收之年,各家收成都不错,还有收粮的散商给了不错的价格来村里直接收购,家家有了些余钱,拈酸眼红的人都少了许多,都沉浸在计划买买买的快乐之中。
城里关了好些间铺子,商人机警,各使手段打听了情况,就有人推测,一旦战乱爆发,粮价必能大涨,才有了不少下乡收粮的人,给的价钱还与城里的收粮价相当,村民自然愿意卖给散商,还省了往城里运粮的麻烦。
孟家因为孟旻是在粮店当账房的,所以每年都是直接卖给这家粮店的,给的价钱一直也很合理,只当是人家照顾孟旻了。
以往孟旻都会先给家里捎信,哪天过去方便呀,掌柜给的什么价格呀,今年却一点消息都没有。
孟家老两口也犯嘀咕,孟父这个慢性子人都有点着急了,“这是今年孟旻他们那粮店不收粮了?咋一点儿信儿都没有呢?”
孟母干脆的说:“要不就让孟昭明天去城里问问,咱们这儿干等着也不是个事儿,要是店里真不收了,咱家也就近卖给散商得了。”
一旁做冬衣的孟寒酥出言道:“娘,还是我去吧,蕙哥儿早就嚷嚷着想要去看看了,约了我好几次了,大哥这几天也忙,那么多人找他帮忙算账呢。”
“别说,托了陆昊的福,你大哥现在这村里也成了得用的人了,这些天那青菜、鸡蛋、小米子的咱可没少收,咱家啥时候这么风光过呀,就你太爷爷当村长那会儿怕也就是这程度了。”孟母现在得意的很。
“待会儿我得拟个单子,让他先把咱家要买的东西给算清楚了,正好你明天去看看,差不多就直接买回来,免得人家那超市优惠停了,咱们可就得多花钱了。”
“好,就按您说的办。”孟寒酥扯下一小块棉花,用手抻一抻,再轻轻拍扁成一个棉花片,往剪好的衣样上一层层的均匀铺着棉花片。
旁边罗小兰也在给孟昭续一条棉裤,棉花铺得厚厚的,反而是那件给她自己做的棉袄用的棉花不多。
孟母见了忙道:“小兰啊,不用给孟昭续这么多棉花,那傻小子火力旺着呢,倒是你自己的棉衣可得做厚点,你现在带着孩子呢,可不能冻着了。”
罗小兰羞涩的道:“不会的娘,我冬日也不常出屋冷不着的,不像孟昭入冬后还得去城里打零工,一路上冷的很咧。”
“这媳妇没选错,是个会疼人的,咱家不差棉花,把你自己那件也做的厚实的。”孟母欣慰之余又有些怅然。
“唉,孟昭有你照管我倒是一点不愁了,就不知孟旻那边什么样,苗绿儿也是个心大的。”
“上回老二回来,我见那衣服袖口都磨得起了老长的毛边了,不说让她给张罗件新的,哪怕给镶个边也行呀。”
“还是娘细心,我当时都没留意到。”孟母要是不提,孟寒酥就真不知道了。
“这当娘的,哪有不关心自家孩子的,不像那当爹的,万事儿不操心。”孟母斜了一眼孟父。
孟父无故被点,“说孟旻的事儿呢,你就说他就完了呗,还非得拐着弯损我一句干啥,那地里的活还不是我操的心,要不你能顿顿吃上饱饭?”
“那孟昭还下地了呢,我吃的是我儿子种的那份,跟你没关系。”孟母嘴硬道。
孟寒酥凑过去靠在他娘肩上,“那我吃的是爹种的粮食行了吧,爹和娘都是疼孩子的呢。”
孟母点了点他靠在肩上的小脸,“都多大了还撒娇,就你能和稀泥。”
孟寒酥又道:“娘呀,二哥那儿你也不用惦记,等手头这件棉衣做完,我再多做两件给二哥二嫂送去,我这手把快着呢,保证冻不着您儿子。”
孟母惦记归惦记,但心里明白着呢,“你别挨那个累。”
“当初说好的,孟旻挣的钱两成送回来当给我们当养老钱,剩下的八成留给他们过日子自用。”
“去了租房和伙食费也绰绰有余,哪就连棉衣都做不起了。”
“不像你大哥,现在赚了钱还全交给家里呢,我若从公中出钱给你二哥二嫂做衣服,那就是对你大哥不公平。”
罗小兰道:“娘,我们不介意的,孟昭说了他赚钱就是为了养家的,二弟二弟妹也都是咱一家人。”
“知道你是个好样的,但娘也不能做那偏心人。”孟母又跟寒酥炫耀,“你看你大嫂人多好,你娘我选的,我看人这眼光准着呢。”
“当初啊,我就想让你二哥娶蕙哥儿,可他偏自己在城里相中了苗绿儿,蕙哥儿多贤惠呀,能吃苦脾气也好。”
“哪像这苗绿儿,动不动就使小性儿,你二哥回家有时候连口热乎饭都吃不上。”
“娘,蕙哥儿您可别提了,别耽误人家说亲。不过,娘的眼光是真好,不然怎么能挑中我爹,那菜碗里的最后一块肉,哪回我爹不都是给您夹去。”孟寒酥揶揄道。
“还敢打趣起你娘来了,我看你是欠揍了。”
孟父坐在一边清嗓子装咳嗽,孟母还是给了句好话,“你爹呀,也就这点好处了。”
第二天一早,孟寒酥装了些自家腌制的小咸菜,打算给二哥二嫂送去,小陶罐不大,但架不住咸菜样数多,用个背篓背着也不轻巧,何况远道没轻载,他和蕙哥儿是打算走着去的。
孟寒酥不缺坐车的钱,但是蕙哥儿家里不宽裕手上没钱,又不肯让孟寒酥花钱请他坐车,寒酥也就陪着他走了,中间多歇几次,倒也不是太累。
两人背着背篓刚出村,就碰上租了牛车要进城的陆昊。
陆总不习惯跟好多人挤着乘一辆牛车,这几天去超市帮忙,都是早些走单独包一趟牛车。
赶车的周叔也习惯了,每天都是一早先送了陆昊,再回村里接一趟其他进城的村民。
陆总叫住那个连背影都美的合他心意的人,“孟寒酥,你去哪儿呀?”
孟寒酥的心事先前还没纠结完呢,可是现在看他跟自己说话还是这么冷冷淡淡的,应该真是自己会错了意,眼下就更不想搭理他了,简单的回了两个字,“进城。”
陆总:“我带你,我也进城。”
孟寒酥:“不用,我和蕙哥儿走着去。”
陆总下车上手去抢他的背篓,“这么沉,你一路背着多累,上车,我顺你。”
孟寒酥:“不用你管,你放开。”
陆总一手抓住背篓,孟寒酥两条小胳膊使劲扑腾也挣脱不开,陆总另一只手就去抢背带了,孟寒酥挣动着躲,陆总直接使了个巧劲儿,把背带弄折了。
趁着孟寒酥愣住,直接把背篓整个夺了过来,“这下不坐车也不行了吧,这么重的背篓你要是捧去城里,等到了地方两条胳膊也不用要了。”然后就把背篓放到牛车上了。
孟寒酥都要被这人的霸道给气死了,更气的是这人一会儿又好像在乎他,一会儿又好像不在乎他。
“上车呀,算我弄坏你背篓的补偿,别愣着耽误时间了。”陆总往里挪了挪给他留出地方,要是只有两个人就好了,可惜还有车夫和另外的小哥儿,难得的机会,真让人不高兴。
孟寒酥确定了,他肯定不喜欢我,没有人跟喜欢的人说话是这么横的,“蕙哥儿,我们上车,这事本来就怪他,他合该用车钱补偿咱们。”
周三不更,周四有新更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4章 第 14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