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鸾台今又雪》/徐书晚
晋江文学城独家发表
***
【楔子】
史官载——
梁昭元二十一年,大梁中宗皇帝裴豫下诏,改元为“龙显”,立皇三子汉王裴怀郢为大梁储君,并大赦天下。
大赦的消息自京城郢都传入渠州各府县之际,渠州仪陇县县令宋安才却忧思连连,整日愁眉苦脸,连县衙琐事都一并交由县丞打理。
宋安才忧的是,今上大赦天下,这意味着会释放一批犯人。
他刚命人上报,判了一个城中为非作歹专门掳掠良家妇女泄欲的宵小之徒死罪。
若是大赦,恐怕不会砍头。
哎,他任仪陇县令三年,这是他做的第一件颇有些为父母官风范的好事,功劳还没记上呢,偏逢大赦,煮熟的鸭子飞了。
除此一件,还有一件。
胞妹宋若慈留下的一个女孩儿,如今已年方十七,到了婚嫁年纪,该是时候替他这外甥女寻个好人家了。
可那渠州太守之子,却欲纳他这水灵灵如花似玉的外甥女儿做妾!
那渠州太守之子是本州出了名的好色之徒,妻妾成群,不受宠的姬妾,一个不高兴,更是顺手送给那些狐朋狗友糟蹋。
他怎么好忍心将妹妹的血脉交给这种纨绔子弟!
宋安才正忧思难解,抬脚刚入门中,却冷不防迎面被一只圆滚滚的蹴鞠球击中,脑门儿当场淤青,鼻梁也差点歪了。
他摸着鼻,还没恼一句,斜刺里跳出来一位着浅碧色翩跹衣裙的妙龄少女,这正是他的外甥女许蔚兮。
许蔚兮一手捂了嘴,颇为惊讶似地走近了一瞧。
她笑靥如花,见舅父脸色有些不好,忙欠了欠身,低垂了脑袋说:“舅舅,兮儿知错了,你别罚兮儿又绣什么帕子……”
她一瞅地上,蹴鞠球不结实,里边的米糠漏了出来,把她舅舅的新鞋都弄脏了。
难怪舅父生气。
宋安才却欲言又止,挥挥手,让她下去。
许蔚兮巴不得,忙退了。
刚回后院往她闺房去,她那两个贴身婢女紫茗和朱若便一路小跑下了台阶朝她跑来。
她一笑,抬两手,分别戳了两个丫头的额头笑问:“你们两个刚才怎么叽叽喳喳的?”
紫茗和朱若对视一回,两个丫头颇为古灵精怪,相视一笑,打起了哑迷。
朱若嘴快,忙道:“姑娘大喜,方才夫人得了封书信,是您母亲所书,夫人正忙着打点姑娘的行装,不日就要送姑娘回郢都了!”
许蔚兮拨弄着头上珠钗,手一顿,心下欢喜万分。
父亲母亲终于要接她回京了。
舅母说,她生下来那会儿,府上来了一个云游和尚化斋,和尚对着尚在襁褓中的她哈哈大笑,言此女幼年多劫,轻易养不大,若好生养到成年,却又是贵不可言的命格。
父亲母亲起初不信,只随意打发了和尚。
后来,她果然体弱多病,养到五岁那一年,一场高烧几天不退,令她险些丧命,父亲母亲这才托人寻觅高人,又卜了一卦。
后来,她便被送到江南水乡长居。说来也巧,竟真的无病无灾了十二年。
如今她年方十七,城中也有不少来提亲的高门大户,可她的婚姻大事,舅父舅母不敢擅自主张,只好一一婉拒了那些提亲的。
这其中她最讨厌的,当属那渠州太守之子。
此人是个败絮其中的纨绔,还曾因强抢良家妇女打死过人,实在可恶可恨。
可奈何,太守是皇亲国戚,又是本州最大的官儿,那些状告其子的罪状便都被压下来不了了之。
听得父亲母亲欲接她回京的消息,她自然是万分欢喜。
一来与双亲团圆是她多年所盼,二来,也可借此摆脱那渠州太守之子的刁难。
她的父亲是朝中御史中丞,从三品,勉强也算是“三品大员”了。
等她回了京,天子脚下,料那渠州太守再怎么蛮横也没辙,且舅父任期将满,也马上就要调回京中,那渠州太守手再长,料想也不敢在天子脚下如何。
思及此,许蔚兮欢喜异常,忙张罗屋里的丫头婆子快快收拾行囊。
夜里入睡后,她久久无眠,她想,因是近乡情怯的缘故吧。
想来这十多年,她并未回过京,五岁时的记忆也已十分模糊不清,如今,她连父亲母亲的面容也想不起来了,只依稀记得一星半点……
譬如她还记得,那一年上元节,父亲将年幼的她驼在肩上赏花灯时,她掉了颗乳牙,闹着要吃糖葫芦,爹爹不让吃,她还和爹爹闹了好一会儿脾气,嘤嘤嘤哭了许久呢,爹爹没法儿,只好偷偷背着母亲买了串糖葫芦给她吃。
谁想没过几日,她高烧不退险些死过去。
记得被送往江南前一天夜里,父亲母亲在她床榻前守了一宿,母亲满眼噙着泪,一边温柔拍着她的背,嘴里哄着“兮儿快睡,明早别又日头晒屁股了才起,惹人笑”一类的话,一面悄悄扭头拭泪。
当时尚年幼的她并不知母亲为何哭。
第二日,她被抱上一辆朱顶罗帐的四轮马车,懵懵懂懂地被带到了江南去。
那时,她以为那一日不过和平时一般,随母亲去城外寺庙祈福进香,或是去哪位大人的府上做客罢了。
谁想,竟一别经年。
这一别已是十二年。
她都长这样大了,可以许配人家了。
大梁的女子到了十五六的年纪,婚嫁便会被提上日程,若过了二十还未许配人家,人家会笑话说这家留了老姑娘了,前朝更有“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的歪理邪说呢。
听舅父舅母说,这次回京,该是要替她定下一门婚事了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