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翠回来后另带着一个食盒,十分兴奋地跟我说:“小姐,小姐,原来世子爷对您极是牵挂的,这样难买到的五芳斋馆主亲制的十二层酥皮的莲花酥,他也不惜花重金给您买来了。”
我接过食盒,莫名的有一阵悸动,但一旦想起那人无情的话语——他所做一切,无非是想让我扮演好一个贤妻的角色而已时,心里又有一丝微凉。
“可是,小姐,你怎么知道世子爷会去书房,而且刚好就想吃那两道点心呢!”
我心头一喜:“他果真喜爱那两道点心?”
“是啊!他吃了两口,就赞不绝口。”
“我猜他今日定然是去外面的私塾听了一天的课,定然是听得头晕脑胀、心烦气躁,这核桃酪给他补脑,莲子汤刚好让他清心去火。”
“可是他今日不是佩剑出去的么!怎么又去读书了?”
我胸有成竹:“我这位相公啊!其实心口不一得很,一面要装作对他父亲的训斥满不在乎的样子,一面其实很想要表现得好让父母高兴,不是说那位学富五车的裴侍郎大人过几日便要来考教他学问么!只怕他这几日都要窝在书房用功呢!”
小翠似乎对我的洞察力佩服得五体投地:“小姐,好像一切都让您说中了呢!奴婢刚才退出房间的时候,还听到世子爷吩咐若铭,明日将那位静研斋的庄学究接来府上讲学。”
我一听到这话,立马又有了个主意。
只是小翠突然用一种陌生的眼神看向我:“小姐,总感觉那场绝食昏厥之后,您好像变了一个人,以前的你,可不是如此心细如尘的。”
我将那精致酥脆的荷花酥递给了小翠一个,笑道:“傻小翠,想要日子过的平稳,便要心细如尘,提前预判。不过,你只要好好跟着我,有我的一口饭吃,必然也不会让你饿着。”
翌日晨,我照样与沈吟唐上演了一出和美夫妻的请安戏码。
临分开时,我鼓起勇气,问能否进书房与他一起听学时,沈吟唐竟然痛快的答应了。
听了一刻钟不到的课,我就知道沈吟唐的问题在哪里了。
原来古代的教学水平如此落后,今日讲的主要是《尚书》中的《舜典》一篇,这老夫子只一味摇头晃脑的领读,既不对文中生僻字加以注释,也不对文章的内核寓意予以解说,纯粹靠学生在一遍一遍的诵读中自行揣摩,当然若是启蒙较好的人可自行贯通,中有不解之处也大可与夫子讨教以求通达,对于我这种以四书五经作为打底的古代汉语文学专业并且享受着先进的学习方法和资源的硕士生来讲,自是小菜一碟。
但是对于连《千家诗》都读不明白的沈吟唐来说,《舜典》一篇无疑是天书一样的存在,难以理解的情况下自然就感到枯燥无味,我看他明显是强打精神的模样甚是惨烈,也知他心高气傲的很,即便听不懂也不会表露出来。所以就只好自己懂而装不懂,屡屡向那老夫子发问,几乎到了逐句解释的地步,之后又像孔子上身一般,与庄学究展开辩论,双方引经据典,从而让一篇干巴巴的《舜典》大放异彩。
最后达到了双方都对对方学识五体投地的结果而终止。
我偷瞄沈吟唐的神情,激赏之情溢于言表。
庄学究放课走后,我并没有打算马上走,而是默默坐着等沈吟唐开口。
终于。
“绾绾,想不到你学问这样好,可否……”
“可以。”
“你知道我的心思?”
“世子爷其实资质过人,只是学不得法,若是您不嫌弃,妾身自当全力辅助。”
他沉默片刻,说道:“以后不必总是世子爷、世子爷的叫我,称我一声沈郎或者……相公吧!”
接下来的两日,我便从《诗经》入手,辅导沈吟唐的学业,像他这样启蒙晚且对应试科目提不起兴趣的人,自然要先从培养学习兴趣开始,四书五经里最能体现语境之美的莫过于《诗经》,刚好我研究生阶段的研究方向就是文字学,便从每篇的生僻字的起源、演变和释义等开始,再引入逐句的释义,最后让沈吟唐自己说出心中感悟,若是刚好合住原意,就大加赞赏,若是稍有偏差,便加以指正。
这人本就极为聪明,记性甚佳,在理解了每个篇章的创作环境和基本大意后,便能很快吟咏和背诵,对中华语言的感悟和审美培养起来后,当日下午就明显感觉到沈吟唐对书本的兴趣极大的增强了。
“已是酉时了,今日就到此为止吧!妾身先告退了。”
“稍等。”
沈吟唐在身后叫住我。
“相公可还有别的事?”
他眼眸垂下,睫毛浓密,在玉面上投下浓重阴影,似掩盖住了他的一丝窘迫:“我、我想问你……”
我的心怦怦乱跳着。
“我想问你、能否推荐几本浅显些又有趣的书籍给我呢?”
我一时却好像松了口气,浅笑:“相公,先寻一本《世说新语》来看着吧!”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